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9-09-12阡儿胡同夹杂着古今建筑。蒋晨明 摄
若你行走在珠市口大街上,在虎坊桥东侧路南的位置,会看到一处大牌楼,上写“阡儿胡同”几个大字。此胡同如此“高调”,想必你也乐意进去一探究竟。
整条胡同走下来,比较普通,夹杂着古今,也融合着快与慢的节奏。这或许与它的位置能够匹配:它是一条南北较长的胡同,北接的是琉璃厂片区,代表古色古香,南边则穿过永安路,逐渐过渡到了现代建筑较多的区域。所以可以说它处在“古今结合部”吧。
阡儿胡同在清乾隆时称蜡阡胡同。蜡阡是旧时插蜡烛的一种用具,下为底座,上可插蜡烛。此胡同内多是制售此种用具的手工业者。至光绪年间开始改称阡儿胡同。
值得一提的是,此条胡同的西侧紧邻着腊竹胡同。腊竹胡同,在光绪《顺天府志》中作“蜡烛心胡同”。估计“心”应为“芯”。民国后《燕都丛考》,“心”果然改作了“芯”,但成了“腊竹芯胡同”。1965年又略“芯”字而简称作“腊竹”。
一个是腊竹胡同,一个是蜡阡胡同,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地区旧时制蜡售蜡的历史。这也反映了胡同名称起源的一个特征——由旧时街区功能演变而来,像琉璃厂、珠市口、鲜鱼口等,源起都十分相似。(蒋晨明)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9/10/content_12397411.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