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小巷住着七位教书先生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20-01-19

七贤巷一眼就望到了头。蒋晨明 摄

  今天讲的这条胡同,听名字就觉得很文雅——七贤巷。想必有七位贤人居住于此。都是哪七位贤人呢?其实就是七个住户而已。

  七贤巷在阜成门附近的宫门口四条内,小小的巷口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进得巷内,一眼就望到了头,全长仅60米,巷宽也就两米多,两人相向骑车就得小心翼翼。

  有意思的是,这60米的巷子仅有七个小院,而且每个小院的大小与格局差不多。据说这条巷子原来住着七位教书先生,被称为七贤人。这也正是“七贤巷”名称的由来。

  七贤巷并非死胡同,向北走到头,又向东折过去,就连上了东教胡同。看名字,东教胡同是不是与七位教书先生有关呢?据资料称,“东教胡同”得名于旧时的“东轿杆胡同”。“东轿杆胡同”与平行的“西轿杆胡同”夹着中间的七贤巷,就像两根轿杆将七位教书先生抬进了轿子。

  这可真是富于联想。我倒觉得,会不会还有一种可能,即“轿杆”实为“教杆”,这样与教书先生似乎更搭。至于七位教书先生的院子为何建得基本相同呢?网上有资料认为,胡同里的这类建筑现象多始于民国初年。那时有点积蓄的人可能去做“房地产生意”,旧时叫“吃瓦片儿的”。他们会建一批规格一致的小院,向外界出租,实现财产增值。(蒋晨明)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20-01/14/content_12441625.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