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20-04-02孑民堂院内景致。蒋晨明 摄
一般人都知道沙滩附近的北大红楼,其实北大旧址不只是红楼,在周边胡同里或街道边,还有不少老北大的附属建筑。只是有些建筑现被一些机关使用,大家不甚了解罢了。最近我有幸去看了著名的孑民堂,这也是原北大校址的一部分。
今天的孑民堂要从北河沿大街进入,是一座已经修缮的精美四合院,现为一单位使用。院落坐北朝南,首先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座垂花门,门墩、木雕、彩绘都十分精致。历史上,垂花门南面还有一进院落,共三进,现在只剩下了两进。院内正房与厢房共约20余间,四周是游廊环绕,古朴典雅,韵味十足。
孑民堂原为清乾隆朝大学士傅恒宅第。清末,裔孙松椿承袭公爵,该府即称为“松公府”。民国初归入北京大学。那为什么称作孑民堂呢?据资料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从昆明回迁北京后,在松公府内举办了公祭,纪念1940年3月病逝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蔡元培一生将自己比作水塘中不起眼的“孑孓”,号称孑民。所以后来就以“孑民堂”作为此院的称号。今天的孑民堂是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纪念着蔡元培先生,也记录着北京大学的一段校史。(蒋晨明)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20-03/27/content_12453513.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