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绶琯:1923年出生,福建福州人,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中科院院士。我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等共创“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方案。1999年,倡议并联合60位科学家创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被会员们称为“科学启明星”。

浩瀚宇宙中,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王绶琯星”,标志着他在天文领域的杰出贡献。“他是中国射电天文学奠基人,研究了一辈子星星。逾古稀之年成立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二十余年间成为带领无数中学生走进科学的‘启明星’。王老走了,属于他自己的那颗星星,继续闪烁夜空,护佑晚辈们前行。”

学习造船专业十几年  27岁转行“追星”

王绶琯从小就喜欢天文。早年间,在家人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王绶琯一直在造船专业学习。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凭着对天文学的热爱,以及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励和前辈的帮助,王绶琯最后还是放弃了造船,改行天文。1950年,王绶琯如愿以偿地来到伦敦大学天文台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追星”生涯。 

王绶琯为天文事业整整奋斗了70年,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和同事们不到两年时间里,将中国的授时精度提高到百分之一秒,为中国授时以及天体测量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自此,“北京时间”响彻祖国大地。   

在他提议下,密云建起了50米射电望远镜用于脉冲星观测,至今仍在探月工程中发挥作用。他和其他科学家共同提出的攻关项目——配置多根光学纤维的“大天区面积大规模光谱”,自主设计了大型光学望远镜LAMOST,可以实现同时在大片天区中测量几千个光谱,观测效率比以往提高几千倍。   

他是观星星的人,却把路铺在脚下;他求索毕生,却只说坚持“安”“钻”“迷”。那浩瀚星河,在王绶琯手中发出了浪漫的对话,跳动着无尽的牵挂。

投身青少年科普 尽早发现“科学苗子”

王绶琯对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也十分重视。他认为,只有植根于一片深厚的土壤之中,科学之树才能枝繁叶茂。科普,变成一种科学的养成,这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很多人去做,不是靠几个人就能做得成的。他联合60多位中科院院士、科技专家,发出了《关于开展首都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倡议》。

在多方支持下,1999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

20多年来,王绶琯为了俱乐部的发展四处奔波。他坚持“去功利化”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科学教育思想,要求俱乐部不以应赛为目标,要制定缜密严谨的人才培养方案。他还寄语青少年:“勤学而好问,务实以求真;敏思而笃志,温故以创新。”   

为了让“小手”拉到合适的“大手”,俱乐部成立之初,王绶琯走遍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跟科学家的深入交谈,他要找出那些真正合适的人来担任科研导师。“科学普及了,更多孩子才能受益。只有植根于一片深厚的土壤之中,科学之树才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