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仇庄村是远近闻名的乱村,村里吵架闹事、打架斗殴的特别多。同时它也是出了名的脏村、落后村,村里的主街道破旧杂乱,一下雨就全是泥泞,村民进出十分不便。为改变村庄面貌,仇庄村以坚持推进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为主抓手,将孝道文化融入到村庄治理,用“德”聚人心、以“孝”民风。如今,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庄不仅改变了环境,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1998年,农村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仇庄村分田地时,却没人主持大局,王书信临危受命,出任了仇庄村的党支部书记。他觉得村民的这份信任来自于他早年间管理企业的经验,也来自于他与父母、兄弟姊妹间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

刚刚上任之初,王书信对于怎么当好一名村支书并没有思路。彼时的仇庄又穷又乱,百废待兴。王书信觉得只有当文化和信仰立起来,负能量才能被驱逐。在此后至今的很多年里,“孝道与德善”成为了王书信带领仇庄发展的切入点,也成为来自于的核心文化。他希望传统文化能占领村民心中的“高地”,引领村民不断振奋精气神、汇聚正能量。

王书信上任第一年,仇村就设立了“老人节”,每年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2014年,又为193户家庭提炼制作了家风、家训、家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家庭化,让仇庄村家家户户过日子都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为什么要操心村民的家事,王书信的答案很朴实。因为家是最小的社会单元,小家的和谐稳定不仅能有效降低乡村治理成本,村庄也会因为村民家庭的和睦团结而凝聚力量,好的家风就会成为乡风,影响更多的人。

在王书信眼里,文化建设搞的就是一股精气神,为的就是村庄积极向上的活泛劲儿。家训家风的重申看起来有些古板,可老话讲“有言之教谓之训,无言之教谓之风”,这些都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也是乡风文明的底气。“风气”足了,就成了“风俗”,自能传承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治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不仅要搞“面子”,也要注重“里子”。什么是“里子”?王书信提到了村民内心的幸福感,“对于农村来说,幸福感未必是实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王书信眼里的新农村,一进村庄得是“主街绿,横街花,村民房前屋后还要种瓜点豆”,“得保留住农村的特色,也要搞好家乡的文化”。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融入中国人血脉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村民内心幸福感的来源。

与那些背靠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不同,仇庄村既无青山可依,也无绿水相迎,“但要能把老百姓的思想意识,给它归置干干净净的,保护好了,那大家也能收获自己心灵上的一片绿水青山,这同样也是金山银山。”王书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