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柳条,而不是塑料条?修复古建筑的时候,如何做到保留原有的模样?作为非遗项目的纱灯是如何创新的?

提出这些问题的是来自安定镇中心小学、大兴区实验小学、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亦庄学校的小记者们。3月16日,大兴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大视界工作室”2024年首场直播,走进安定镇沙河村,和大兴非遗传承人们一起来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记者们,有谁对柳编有所了解?”活动一开始主持人于就对小记者们提出了问题?带着探索的欲望,小记者们认真倾听“李式柳编”传人李久玉老师讲述柳编的制作工艺以及历史文化知识。几根纤细的柳条,快速游走的手指,同学们都见证了李老师的柳编“绝活”,他们纷纷表示,看着步骤挺简单的,但操作起来一点也不容易。

修复古建筑的时候是如何做到保留原有模样的?这次是小记者首先提出了疑问。作为大兴区非遗文化之一的建筑彩画是伴随古代传统木构建筑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装饰和防手段,历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中极富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听到北京安海之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彩画传承人的讲述同学们表示很惊叹。

而接下来参观的灯则是沙河村的“特色”,它于2016年入选大兴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纱灯制作工艺复杂,20多道工序都靠纯手工完成。“真好看啊!”“这个好薄啊,这画是画上去的吗?这个需要打磨多久?”在体验环节,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示范下,动手学习了纱灯打磨制作过程。

大兴区安定镇中心小学的小记者贾佳娇锦说:“没想到原来咱们大兴有这么多宝贝!我为大安定表示骄傲和自豪,今后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定,今后也会为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亦庄学校的赵璐瑶同学告诉记者,通过这次非遗活动的探索之旅,近距离地体验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跟随传承人们学到了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今后会努力学习,争做家乡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大兴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于介绍道,“小记者大视界“爱我美丽家乡云队课直播活动是由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大兴区少工委联合开展的。在今后的直播活动中还会陆续走进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去了解老字号,去氢能国际中心关注我们的大兴科技发展,让大兴的孩子们更多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