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互未来”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计划,坚持把未成年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首善标准、突出首都特色、互联互动互助,以法治之光守护成长之路。
一是把未成年人放在“首要”位置,政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推出了“首互未来”理论学习专题平台,成立“首互未来”志愿团,通过中国盲文图书馆为视障儿童送上普法有声读物20余期,在网络安全日为未成年人送去网络安全专题阅读,在暑假接力送上儿童普法读物,通过有声点播,为未成年人送去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从未成年当事人和学校中招募“法治小种子”,组建“首互未来”志愿团,引领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坚持“首善”标准,数字赋能“与家共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共同建设“首互未来”线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集合来自司法机关、高校等研究机构、有关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专业课程及主要互联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使用指南等近百个视频课,对案件中发现的未正确履行监护职责的家长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家长参加线上课程学习,提升网络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并定期跟进反馈。自主创作“首互未来”微剧场、微漫画、微课堂系列课程,受到网友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平台视频点击播放量超过250万次。
三是突出“首都”特色,深入最后一公里“与校共治”。依托北京市首批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优势,开展各类型公开日及进校园活动。联合了北京师范大学,为广渠门中学、北京芳草地学校等量身定制定制一整套网络素养系列课程,在开学典礼、放暑假前等时间节点深入学校为未成年人送去网络素养教育“大礼包”。与京内外学校进行合作共建,选派懂法律、懂教育、懂未成年人工作的院领导、法官、法官助理深入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目前已覆盖北京市十六区县。还延伸帮助河北张家口小学共建,与其开展长达12年的合作,干警自发捐款邀请河北省张家口小学、四川大凉山区的孩子们走进北京开展暑期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红色教育基地中深植爱国情怀,传播法治信仰。
四是“互联互动互助”,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共治”。立足审判实践一线,发布《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白皮书》,对案件中反映的涉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成因、对策建议等进行详细梳理,发布十大典型案例,相关报道浏览量超2500万次;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举办“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中标共青团中央重点调研课题,法官参加中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研讨会。发挥司法建议及指引作用,推进企业优化未保机制。向大型社交平台、短视频直播平台、电商平台、网络漫画平台等,围绕涉未成年人内容审核发布机制、未成年人身份核验机制、主播管理机制、未成年人开设网店的身份审核、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审核等问题发出五份司法建议,平台全部落实整改。总结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拟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未成年人用户账号管理指引》《网络服务提供者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投诉处理指引》,是全国首个由法院发出的涉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的指引,进一步促进企业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