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呈裕(中)上门看望老人。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宗呈裕。受访者供图
宗呈裕的志愿者马甲上别满了徽章。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北京连着下了几天大雪,气温也跌进-10℃。寒风中,一群人身穿着蓝色马甲,拿着铁锹、扫帚,在街边清扫积雪,铲除暗冰。

组织铲雪的人叫宗呈裕,53岁的他是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泽众社会工作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志愿服务队队长。铲雪队伍中的15名志愿者,也大都来自这支团队。几乎每隔10分钟,宗呈裕就不得不停下手上的动作,腰间的疼痛越发明显,他用手撑着,不断调整呼吸。两小时的体力输出让他不停出汗,但手指依旧被冻得生疼。

像这样不计回报的事,宗呈裕带着志愿者们做了12年。自2012年以来,宗呈裕组织队伍累计志愿服务超过35万个小时,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4万小时。宗呈裕带领泽众的志愿者们为10万余名社区青少年儿童提供常态化的托管照料志愿服务;为社区孤寡残疾、高龄空巢、低保家庭的老人提供上门志愿服务。

宗呈裕先后获得北京市五星志愿者、北京市孝星、首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亏”本生意越做越多

宗呈裕的志愿服务生涯源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一年,从事通信行业的他,因工作表现优异,被单位选中外派成为北京奥运会的通信保障志愿者。正是那一次经历,让他对志愿服务产生了兴趣。

生活开始有了些细微的变化。以往不爱社交的他开始频繁出现在北京大兴区天宫院街道海子角东里社区举办的义工活动中。那时,他利用自己在水电、计算机方面的特长为社区居民服务。通常这种活动带给他的,只有几句言语上的感谢,但已经足以让他感到满足。“那种不带任何功利,只想着做好志愿服务的时候,内心会非常充实,而且志愿服务这件事你一旦做了,就上瘾了。”

事实也是如此。2010年,40岁的宗呈裕辞去稳定的工作,回到他所居住的社区。他投入积蓄,开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他想,在保证生存的情况下,为社区居民做点事。再后来,常见的情况是,碰到家庭条件困难的居民或是孤寡独居老人时,他愿意免费上门服务。

这样“亏”本的生意越做越多,宗呈裕成了社区里有名的“二傻子”。就连家人也不理解宗呈裕的选择,但外界的言论,并没有让他停下来。他反而开始思考,如何让志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

宗呈裕发现,社区里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接送孩子,就找到义工活动中认识的志愿者党爱民,两人组队帮助家长去学校门口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一消息逐渐在社区传开,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找上门,寻求帮助。

孩子越来越多,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么多孩子接回来,家长还没下班,怎么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和学习?更多的设想被提出。2012年,宗呈裕决定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很快,志愿者党爱民、李艳芬、蔡鸿艳先后入队。自此,一支名为“天宫院泽众社会工作事务所”志愿服务队就此成立。

老人们嘴里念叨的人

志愿服务队成立不久,恰逢海东社区居委会迁址,一个150平方米的小院被腾了出来。在街道的支持下,宗呈裕和泽众的志愿者们充分利用小院,筹建“课后时光儿童之家”社区青少年托管照料志愿服务基地,并主动承担起托管班的管理和建设的重担。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舒适地学习,宗呈裕和志愿者不仅配备了一些桌椅和教学用的电子设备,还与北京建筑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党建带团建的模式,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学生们进行义务学习辅导。孩子们逐渐对这位陪伴着自己的“宗老师”产生了信任感,很多不愿和家长说的话他们都愿意和宗呈裕说。

宗呈裕不仅把身边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也将社区里的老人视如父母。在海东社区及周边的4个社区,有数百名空巢老人居住于此。宗呈裕是这些老人家里的常客,最先只是上门帮忙修修水管、家电,“到后面我一天不去看看他们,就觉得心里不得劲儿。”宗呈裕说。

但是只依靠几名志愿者,力量始终有些单薄。彼时,宗呈裕找到社区外围多家商铺的老板,他们各自经营着理发店、超市、干洗店、餐馆……宗呈裕说服他们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这样既能照顾商铺的生意,又能帮到老人。”老板们听了他的建议,也觉得有道理。2013年,宗呈裕发动社区外围的十余家商铺,成立起社区助老服务联盟。

助老联盟队伍逐步壮大起来,以助医、助行、助浴、助聊、助洁和突发事件解决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五助+N”模式也被正式推出。有的老人想找人聊天,宗呈裕就组织社工、心理咨询师以及附近学校的中学生陪老人聊天;有的老人不方便沐浴,他定期组织志愿者帮助老人洗澡理发;还有的老人生病需要就医,或者要去办理通信、养老等手续,宗呈裕都义无反顾……

如此日复一日,宗呈裕成了老人们嘴里常念叨的人。家里烙饼,老人总要多做几张饼,等着这个“儿子”来吃。而这些老人也成了宗呈裕口中的“老爹”“老娘”。

“把善意的光亮传递下去”

2021年1月中下旬,北京疫情暴发,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成为当时北京市唯一的高风险地区。社区内15栋楼、29个楼门、3700多户家庭急待支援。宗呈裕记得,1月18日凌晨,刚回到家中的他收到消息:“带队支援融汇。”那晚,他睡了不到4个小时。天一亮,便带着24名志愿者赶往融汇社区。此后的25个昼夜,他们就驻扎在融汇社区的地下室里。

一份数据显示,守在融汇社区的25名志愿者,在社区卡口处共接收转运2.6万余件生活物资和1609单药品。为特殊人群提供专人负责的志愿服务270次。

居住在融汇社区的张家瑞和李玉红夫妇就在那时认识了宗呈裕。“当时我们小区很多居民足不出户,生活物资全靠志愿者送到家门口。负责我们楼的是泽众社工事务所的志愿者们,他们平时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投身疫情防控,我特别钦佩,也特别感激他们。”李玉红说。社会组织志愿者们的善意,给夫妻俩留下深刻印象,也在他们心里埋下了志愿服务的种子。

宗呈裕是最后一个从融汇社区撤离的志愿者。像是紧绷着的一根弦,突然松了下来。那时身高1.72米、瘦到57公斤的他,高压升到了160毫米汞柱。刚从融汇撤出来,回到家中的他被家人直接送去就医,腰伤和胃病也在那段时间折磨着他。那一次,宗呈裕在医院住了半个月。

聊起这些年的变化时,宗呈裕笑着说,“没想到自己以前那么不爱表达的一个人,现在碰见谁都要关心几句,人变得啰嗦,也变得开朗、温暖起来了。”宗呈裕说自己早已习惯手机不离身,打开微信消息页面,在被置顶的群聊里,几乎每一个都与志愿服务有关。因为经常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近视眼在他近50岁时找上了门,两边鬓角的白发也钻了出来,爬楼梯时要用手扶着栏杆,连步子也变得缓慢了。

截至2023年年底,宗呈裕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人数从最初的4人,发展为1061人,这支队伍的志愿服务总时长已超过35万个小时。逐渐扩大的队伍让宗呈裕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向外传递温暖与善意的光源。”而在他看来,他要做的,就是持续地把这份光亮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