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

活动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榜样人物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今年继续组织开展“为榜样点赞”网络互动活动,为市民提供近距离感受榜样力量的平台,带动广大市民为榜样点赞、向榜样看齐,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活动时间:

2023年11月1日至11月20日

参与方式:

市民可关注“文明北京”微信公众号为“2023北京榜样”年度候选人点赞、留言并转发分享。

奖项设置:

1、为积极参与活动的网民送出“文明北京”文创精美礼品、公交地铁出行优惠券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活动参与机会;

2、为100位优秀留言者和积分前100位的参与者奖励“新春大礼包”一套,不重复获奖。

[敬业奉献]刘芳:巾帼警花用大爱唤醒新生 信仰如魂用忠诚守护平安
撰稿日期:2023-10-27 11:06:42
刘芳

一、人物介绍

刘芳,女,汉族,197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清河分局柳林监狱八监区(女性传染病罪犯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从24年,刘芳同志勤勉尽责,慎终如始,心怀一份追求,肩扛一份责任,扎根在女性传染病区,用女性的坚韧细腻挽救一个个迷途的灵魂。她初心不改,用大爱唤醒新生;她奉献如歌,用忠诚守护平安。刘芳用无限的忠诚与热爱,在首都监狱事业的新征程上乘风破浪,绽放新时代首都监狱戒毒系统女民警的璀璨芳华。

二、主要事迹

带领队伍,她用“心”凝聚

谁都不是天生的英雄,刚刚成立女性传染病罪犯区时,最大的依靠是人,最大的困难也是人。面对人人为之谈之色变的艾滋病、乙肝、肺结核等各类高度传染性病罪犯,每天都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毫无经验的女民警们也不免担心。刘芳从传染病知识普及、消除民警心理隔阂到致力于打造“巾帼支部”“首善监区”目标,带领支部班子喊出“不能向困难认输、不能向男警认输、不能向自己认输”的口号,大力强化支部战斗堡垒建设,全力带出一支政治过硬、精诚团结、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巾帼队伍,近5年来,13个班组被评选为局级、监狱级优秀班组,20余名(次)民警获得优秀管班民警。

刘芳巡视罪犯监舍

文化育人,她用“实”字贯穿

刘芳同志在传染病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坚持“严、细、实、精、快”五字工作法,严格落实摸排管控措施,明确了“安全为主、执法为魂、教育为本、发展为要”的指导思想,摸索出“真情感动法”、“前途激励法”、“行为感染法”、“关爱开导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造方法。面对复杂的特殊改造群体,她带领监区民警围绕“关注病痛、安抚心灵、丰富生活、实现成长”的教育改造思路,开展“百草园”式的特色改造项目,通过美术疗法等改造手段,对传染病罪犯开展心理干预和矫治。罪犯刘某病重长,但是她常常挂念于心的儿子却与其渐行渐远,如何修复与儿子的亲情关系成为了罪犯刘某最大的烦忧,也成为影响其积极改造的最大“绊脚石”。在她首次尝试参加监区开展的美术疗法团体活动后,刘某激动地说:“谢谢警官,我儿子特别喜欢国画,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和儿子共同的兴趣爱好,下次写信时可以通过这个点拉近我和儿子之间的距离了。”这一刻,刘某压抑许久的情绪与内心矛盾冲突终于宣泄了出来。

刘芳盯监控巡视罪犯监舍

用心用情,她必于“细”

北京市清河农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劳改农场之一,多年来,在民警队伍中始终坚持着这样一个共同愿景,“走出清河的人远离犯罪”。作为监区领头雁的刘芳始终相信只有在工作上处处有心,夯实罪犯改造工作基础,让每一名罪犯从内心深处认罪悔罪,才能真正让回归社会的每一名罪犯远离犯罪。

刘芳教育罪犯最常用的一句开场白就是:“大家都是女人”,最能引起共鸣。女人最了解女人。以此为出发点,她组织罪犯撰改造日记,通过改造日记让罪犯内视自省。罪犯张某一开始对改造日记比较抵触、字迹潦草,表现出一种言不由衷、敷衍了事的态度,刘芳却不其烦地一次次认真批注,积极回应,画一个笑脸,写一句暖心的话,问一句身体情况……日久天长,水滴石穿,她用真诚赢得了张某的信任,开始端正态度,认真撰写改造日记,写心情、写问题、写家庭、未来,这种良性的警互动一直持续至今。

刘芳(右)为罪犯发放药品

罪犯靳某,存在智力缺陷,生活不能自理。刚调入女犯区时,浑身散发异味,被褥里全是污物,不会写自己名字。刘芳始终对改造不抛弃、不放弃,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关心关爱,帮助其适应服刑生活,改变生活卫生状况。经过近半年的努力,靳某实现了彻底改变,实现了生活基本自理,懂得遇事打报告。当靳某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出自己名字时,刘芳知道,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柳林女犯监区患有传染病的罪犯在心理上普遍自卑,对外在刺激易敏感,尤其是对民警的一举一动更是敏感。有一次,一名艾滋病罪犯不小心弄破了手指,发现异样的刘芳不顾个人安危,立刻拿来创可贴帮助罪犯紧急处置。当看到刘芳举动时,罪犯十分的诧异,处理完后,罪犯感激地问刘芳:“警官。您不怕被传染吗?”刘芳会心的笑着说:“我怕,但我更怕你受伤!”刘芳用真诚救治,感动了传染病罪犯群体,她用一颗平等包容的唤醒一个个沉沦的灵魂。

刘芳(左)对罪犯进行集体教育

在某年春节前夕的会见前,刘芳发现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在会见室门口哭泣,周围许多人在不停安慰。原来,自己监区的罪犯亲属来探视自己的孙女某,却忘记带身份证,导致手续不全无法进入。刘芳征得老人同意后,经请示监狱,用执法记录仪为老人录制了一段视频,将思念转达给监区罪犯袁某。并将视频作为教育素材播放给全体罪犯观看。当袁某看到自己奶奶声泪俱下的画面,特别是袁某的奶奶说“你的孩子一直在找妈妈!”这句话时,袁某以及所有的罪犯都流下悔恨的泪水。通过这堂生动的亲情教育课,以往那个顶撞民警、欺压他人的某一去不复返了,换来的是一个遵规守纪、踏实改造的“积极力量”。“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只要用心用情开展教育,所有罪犯都能转变。”刘芳总是这样说。

信仰如魂,奉献如歌。巾帼警花,至善至美。历经2000多个日夜,刘芳始终驻守在远离首都的渤海之滨,先后成功改造近百名患有艾滋病、梅毒、肝炎、肺结核病。刘芳带领着柳林监狱女犯监区攻坚克难,摆渡新生,在她看来,脚下的路还很长,把一名名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她始终坚定的信仰和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