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8-11-05除了出产远近闻名的板栗,怀柔六渡河村还办起乡村旅游项目,起点颇高。看着眼前的那山那水那人家,不少到访影友纷纷表示回城之后要呼朋唤友,再来一趟。 张妙茵 摄
对于久居市区的城里人来说,京郊乡村如今是啥样?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土气的农家乐。其实随着北京持续的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京郊大地上的那山、那水还在,那村却已翻天覆地。
于是,从2013年开始,首都文明办便牵头开展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让更多城里人了解、认识京郊新农村的今昔过往。作为乡情村史陈列室项目推广的一部分,首都文明办还与北京晚报官网于日前推出“美丽乡村·牵手文明”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邀请市民东南西北走京郊,实地走访新农村。
活动举办一个多月来,众多影友聚焦京郊新貌的同时,也总结出8条推荐线路。这个周末,趁着立冬前最灿烂的金秋时光,不妨跟首都文明办与影友们一道按图索骥逛逛新农村,定格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将美起来的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介绍给更多市民。
本次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将持续到11月30日。
更多乡情村史陈列室暨美丽乡村参观线路及“美丽乡村·牵手文明”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参与办法详见新视觉影社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回复“美丽乡村”即可了解。
门头沟爨底下体验传统山乡
在爨底下村,岁月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还在。
当年村里唯一的“大五间”变成村史馆,装满村民捐来的“古董”。武辉 赵贵春 摄
在爨底下村的乡情村史陈列室里,各种“没人要”的古董农具、炊具、家具被村民捐到这里,凑到一起反倒别开生面。
对于城里人来说,由70余套明清四合院民居组成的山村古建筑群瞧着就“新鲜”。当年地处深山的这些“负资产”如今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至于是否好玩,这么正宗的山村,必须好玩!
房山韩村河体验首个别墅村
乍看这些别墅并不稀奇,但想想这些小洋房所凝聚的昔日韩村河村民的汗水,感觉就不一样了。
韩村河村史馆是众多村史馆里少见不怀旧的。参观完就知道为啥叫改革开放的获得感了。何嵘 孙玉芬 摄
位于京西南四十公里处的韩村河曾有个外号叫“寒心河”,可见当年生活之窘迫。改革开放后,靠着在建筑行业的异军突起,韩村河的贫困帽子迅速扔到了河里,并早早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北京第一个别墅村。
如今韩村河在确保主业基础上积极谋划转型发展,打出一手集现代农业观光、工业基地考察、爱国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牌。建起了生态观光园,修复了古寺庙,还有自成一景的别墅群,吸引不少市民来此观光游览。上面这景致就是在村里拍的。
顺义河北村体验传统民俗
从地里直接拔出来的萝卜别说孩子,大人们如今都见得少了。
村里民俗体验园除传统农活项目,还搭起科举体验考棚,真全乎。赵熔 赵承顺 摄
河北村的老人家给到访村史馆的市民讲述以前如何干农活。
整个村史馆有老物件、老照片3000多件,都是村民们捐赠的,每个老物件标签上都注上了捐赠者的姓名,有的老物件祖祖辈辈传了上百年,背后能串起一个家族的往事。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8-11/02/content_292966.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