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9月
【敬业奉献】朱兆亿:亲自示范垃圾分类 打造文明时尚社区
首都文明办 2022-08-02

朱兆亿,男,1970年10月出生,河南人来京务工人员,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怡海花园社区废品回收机构负责人。

1988年,朱兆亿第一次来到北京,在亚运村一带进行垃圾回收业务,干了一年多年轻人受不了这个苦打道回府。1995年他再次来到北京,轻车熟路干起了老本行,2005年他来到丰台区新村街道怡海花园社区废品回收机构,从此扎下根儿,专门负责社区的垃圾回收、小区保洁等工作,今年已是他到怡海的第15个年头了,从当年的小朱成为现在的老朱。在怡海的这15年里,老朱把社区当作家,脚踏实地去清洁、美化环境,每天4点起床就开始忙忙碌碌清运、回收垃圾,15年来不曾请假缺席,每天清洁110个点位、200多个垃圾桶,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怡海人的职业操守和精神风貌。  

在怡海花园社区,说起朱兆亿,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名社区普通的垃圾回收员,他在怡海已经工作了15年,居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老朱。每天他的工作就是在社区回收各种旧书、报纸、纸板、塑料瓶等可回收物。一旦物业接到居民举报楼道堆料难行,老朱就会上门,既清理了垃圾、干净了楼道,还让废品直接“变现”。自从上岗第一天开始,不论刮风下雨,社区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半个社区居民都跟老朱熟络起来,自觉把可回收物积攒到一定量后,主动交给老朱收集。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居民,老朱随叫随到,主动上门回收,和他们拉家常,然后看有没有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做一下,渐渐地,老朱和很多居民成为了朋友。

老朱把社区的居民当家人一样看待,只要看到谁有困难,都会真心诚意去帮助。一天老朱正骑着三轮车在社区内转悠清洁路面,看到几个人正围着一位倒地的老人不知所措,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住在恒泰园的张大爷,张大爷已经八十多岁,身体一直不好,当时他在小区散步时突然晕倒在地,路过的人都有所顾虑,可老朱二话不说,立即跟物业打电话反映完情况,赶紧抱起张大爷往他家赶去。张大爷的儿子接到物业的电话赶回家,立即将张大爷送到医院,救回了一条命。几年后,张大爷去世了,可是老朱每年春节都能收到张大爷的儿子发来的拜年短信。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老朱更是严格按照规范处理垃圾,捡拾垃圾的夹子、喷洒消毒水的水壶从不离手。为加大防控力度,老朱增加了运送垃圾的频次,每天迎着刺骨的寒风奔波在社区各个垃圾桶站,及时清理垃圾。考虑到有些居民在隔离期不能出门,他做好防护,主动上门帮助他们处理生活垃圾。

今年5月1日北京正式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前,老朱就在社区垃圾中转站划出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被服类等专门区域,并在每大类下面挂上几个小类的标识牌,例如,被服区域挂上棉被、棉衣、尼龙、纤维等。15年里,老朱和居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也形成了一套顺畅的流程,做到日收日清,当天回收的废品当天晚上就要运出社区送到废品回收站,做到场清地净。可以说,在老朱是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当《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老朱就主动承担起社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除了自己的本职垃圾清运、回收工作外,年过半百的老朱每天傍晚6点到8点,利用下班的时间在社区40多个垃圾桶站点之间转悠,进行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只要有人不知道如何分类,老朱就会不厌其烦进行指导。当有居民来投放垃圾时,他都会礼貌地说一句:“您好,请您垃圾分类。”此时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刚起步,社区居民大多不配合不理解,把垃圾随便扔下就走了。这时老朱就把居民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配合督导员的工作。老朱沉住气,依然有礼有节进行宣传教育,再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居民们进进出出看见老朱不怕脏不怕累地在做事情,自然而然加入了垃圾分类的队伍里来。

有一次,下班回家的一位住户路过垃圾桶站,嫌垃圾桶味道重,大声指责老朱拿居民点物业费不干活。老朱不但没生气,反而用手把分好类的垃圾压实重新装进塑料袋,再把垃圾盖盖实让气味不散发出来。这位住户看到老朱的举动,也不好争辩什么就离开了。这位住户天天从这里路过,每次都能看到老朱在垃圾桶旁边忙着分类,最后,他还和老朱成为好朋友,真诚地说:“老哥,如果每一个居民都能像您这样认真垃圾分类,我相信怡海的环境会更好!” 老朱说:“我知道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尽到了我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垃圾分类工作一定会做好。”

确实,垃圾分类工作现在是开端,老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我做起,尽心尽力进行垃圾分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居民。

朱兆亿,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社区垃圾回收员和垃圾分类督导员,为了怡海美好的生活环境,他冲锋在前、默默奉献。他的一言一行也深深感动和影响了周围的居民,从而带动整个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的道路上一步步渐入正轨。他从小事、实事、好事做起,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愧为文明社区的楷模。

当前位置:首页 > 9月
【敬业奉献】朱兆亿:亲自示范垃圾分类 打造文明时尚社区
首都文明办 2022-08-02

朱兆亿,男,1970年10月出生,河南人来京务工人员,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怡海花园社区废品回收机构负责人。

1988年,朱兆亿第一次来到北京,在亚运村一带进行垃圾回收业务,干了一年多年轻人受不了这个苦打道回府。1995年他再次来到北京,轻车熟路干起了老本行,2005年他来到丰台区新村街道怡海花园社区废品回收机构,从此扎下根儿,专门负责社区的垃圾回收、小区保洁等工作,今年已是他到怡海的第15个年头了,从当年的小朱成为现在的老朱。在怡海的这15年里,老朱把社区当作家,脚踏实地去清洁、美化环境,每天4点起床就开始忙忙碌碌清运、回收垃圾,15年来不曾请假缺席,每天清洁110个点位、200多个垃圾桶,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怡海人的职业操守和精神风貌。  

在怡海花园社区,说起朱兆亿,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名社区普通的垃圾回收员,他在怡海已经工作了15年,居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老朱。每天他的工作就是在社区回收各种旧书、报纸、纸板、塑料瓶等可回收物。一旦物业接到居民举报楼道堆料难行,老朱就会上门,既清理了垃圾、干净了楼道,还让废品直接“变现”。自从上岗第一天开始,不论刮风下雨,社区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半个社区居民都跟老朱熟络起来,自觉把可回收物积攒到一定量后,主动交给老朱收集。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居民,老朱随叫随到,主动上门回收,和他们拉家常,然后看有没有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做一下,渐渐地,老朱和很多居民成为了朋友。

老朱把社区的居民当家人一样看待,只要看到谁有困难,都会真心诚意去帮助。一天老朱正骑着三轮车在社区内转悠清洁路面,看到几个人正围着一位倒地的老人不知所措,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住在恒泰园的张大爷,张大爷已经八十多岁,身体一直不好,当时他在小区散步时突然晕倒在地,路过的人都有所顾虑,可老朱二话不说,立即跟物业打电话反映完情况,赶紧抱起张大爷往他家赶去。张大爷的儿子接到物业的电话赶回家,立即将张大爷送到医院,救回了一条命。几年后,张大爷去世了,可是老朱每年春节都能收到张大爷的儿子发来的拜年短信。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老朱更是严格按照规范处理垃圾,捡拾垃圾的夹子、喷洒消毒水的水壶从不离手。为加大防控力度,老朱增加了运送垃圾的频次,每天迎着刺骨的寒风奔波在社区各个垃圾桶站,及时清理垃圾。考虑到有些居民在隔离期不能出门,他做好防护,主动上门帮助他们处理生活垃圾。

今年5月1日北京正式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前,老朱就在社区垃圾中转站划出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被服类等专门区域,并在每大类下面挂上几个小类的标识牌,例如,被服区域挂上棉被、棉衣、尼龙、纤维等。15年里,老朱和居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也形成了一套顺畅的流程,做到日收日清,当天回收的废品当天晚上就要运出社区送到废品回收站,做到场清地净。可以说,在老朱是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当《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老朱就主动承担起社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除了自己的本职垃圾清运、回收工作外,年过半百的老朱每天傍晚6点到8点,利用下班的时间在社区40多个垃圾桶站点之间转悠,进行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只要有人不知道如何分类,老朱就会不厌其烦进行指导。当有居民来投放垃圾时,他都会礼貌地说一句:“您好,请您垃圾分类。”此时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刚起步,社区居民大多不配合不理解,把垃圾随便扔下就走了。这时老朱就把居民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配合督导员的工作。老朱沉住气,依然有礼有节进行宣传教育,再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居民们进进出出看见老朱不怕脏不怕累地在做事情,自然而然加入了垃圾分类的队伍里来。

有一次,下班回家的一位住户路过垃圾桶站,嫌垃圾桶味道重,大声指责老朱拿居民点物业费不干活。老朱不但没生气,反而用手把分好类的垃圾压实重新装进塑料袋,再把垃圾盖盖实让气味不散发出来。这位住户看到老朱的举动,也不好争辩什么就离开了。这位住户天天从这里路过,每次都能看到老朱在垃圾桶旁边忙着分类,最后,他还和老朱成为好朋友,真诚地说:“老哥,如果每一个居民都能像您这样认真垃圾分类,我相信怡海的环境会更好!” 老朱说:“我知道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尽到了我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垃圾分类工作一定会做好。”

确实,垃圾分类工作现在是开端,老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我做起,尽心尽力进行垃圾分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居民。

朱兆亿,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社区垃圾回收员和垃圾分类督导员,为了怡海美好的生活环境,他冲锋在前、默默奉献。他的一言一行也深深感动和影响了周围的居民,从而带动整个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的道路上一步步渐入正轨。他从小事、实事、好事做起,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愧为文明社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