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0月
【助人为乐】孙建国:以生命为责任的蓝天救援队队长
2022-08-02

孙建国,男,1978年5月出生,北京市大兴区蓝天救援队队长。

在加入蓝天救援队之前,孙建国有着自己的企业,那时候的他就是一名热心公益的青年,哪里有需要,他就向哪里捐款捐物。2013年2月,一名人员在水库游玩不慎落水,门头沟蓝天救援队立即发布了救援信息,水性不错的孙建国看到了,第一时间就主动加入到了救援的队伍中。山坳里零下二十多度,手从水面上抬起来就能冻上冰,但他从未有过迟疑和退缩,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和队友们在四十多米深的水库里夜以继日地打捞,冻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就想起落水人员家属满眼期盼的样子,“再找找,再试一次!”终于第十一天,他和队友们把人捞上来了,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了。就在他们自责的时候,落水人员的二十余名家属排成一排,跪在了他们的面前,泪流满面地不住磕头致谢。“我们赶紧把他们扶起来,那种场面,人这一辈子有那么一次就够了,永远都忘不了,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在救援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加入了蓝天救援队。”

由于积极参与救援,表现出色,责任心和使命感极强的孙建国被任命为门头沟蓝天救援队机动组的组长。在参与救援的间隙,他全面学习安全知识,还积极向身边人普及防范和自救方法。“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必须把安全知识送到每个人的心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

2015年,得知大兴区还没有蓝天救援队,孙建国主动注册,并亲自招募人员,筹建队伍,组织培训。队伍成立了,险情也来了。一位老人在榆垡镇走失,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孙建国想起了第一次参与救援时候的期望和无奈,带着队员们苦苦搜索,但是那时候他们只有普通的搜救灯,光线有限,再加上地形不熟悉,整整一夜都没有找到老人,“这么冷的天,千万不要出事,大家加把劲儿,耽误一秒,老人就多一分危险!”就这样,他们再冬夜中摸索着,终于在第二天上午发现了老人,可由于天气太冷了,一整个晚上,老人四肢都出现了严重的冻伤,最后不得不截肢。孙建国十分惋惜,“如果我们的设备再先进一些,或许就能早点找到,老人也不用截肢了。”之后,孙建国便自费购置了生命探测仪,队员们也在他的感召下,筹集资金,购买了一大批专业的寻人装备。“很多人觉得,这些东西轻易用不上,但是我和我的队员们是经历过悲剧的人,实在不想让悲剧再重演。”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孙建国第一时间打给了大兴区政府:“我们请战到一线消杀,参加大兴区防疫抗疫工作,尽我们所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请战书》一下,孙建国就带着队员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起七十多斤重的消杀装备,奔赴等待消杀的小区。冬天的时候汗水透不出去,一停下来就冻得透心凉,夏天的时候,虚脱中暑甚至晕倒在蓝天救援队都是常有的现象,“3分钟响应,5分钟启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管多么危险,大家也是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从来没有过退缩的念头,我心疼他们,只要有时间停下来,我就会做大家的保姆,给他们炖肉,做绿豆汤,准备水果补充营养,也一定在危机面前冲在前头,给大家当主心骨。”孙建国和队员们熬过严寒,迎来酷暑,始终坚持在防疫消杀的一线,这一过程中,他们共出勤7000多人次,消杀面积超3000万平米,受益人数也高达100余万。

7月中旬,就在北京新发地疫情转为常态化防控之后,又有一通求救电话打给了孙建国,求助者称家中老人已经失踪两天,且有自杀倾向。孙建国立即了解了详情,迅速制定了三套搜救方案。经过精密部署、有效行动和紧密配合,从搜救队集结完毕到失踪老人被找到,孙建国和队员们的整个搜救过程不到一个小时,堪称闪电救援。之后他安抚家属情绪,帮助他们将老人送往医院。就在老人脱离生命危险,家属向他致谢的时候,孙建国却说:“这是一次普通的人口走势搜救任务,大兴蓝天每年都要执行几十次这样的任务,然而,这又是一次特殊的任务,因为老人有生命危险,最快找到就能最大程度保证他的安全,也使得每个参与的人都体会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

五年的时间里,每次遇到救援任务,大兴蓝天救援队永远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队长孙建国也在这份“事业”中投注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大兴蓝天救援队在他的带领下,从零起步,发展为目前注册人数390人,其中有队员40人,预备队员40人,志愿者310人的庞大队伍。这一过程中,孙建国投入了一百余万元的自有钱款,更是经常吃住在队部的驻地里,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公司。而他的身份也在种种历练中,从一名群众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每每人们赞美他,孙建国总说:“不只我,我们队伍里的所有人都在出钱出力干这件事,大家一分钱工资都没有,都在家人的支持下,不顾一切地参与救援,所有这一切只为了我们蓝天救援队的四句队训: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

当前位置:首页 > 10月
【助人为乐】孙建国:以生命为责任的蓝天救援队队长
2022-08-02

孙建国,男,1978年5月出生,北京市大兴区蓝天救援队队长。

在加入蓝天救援队之前,孙建国有着自己的企业,那时候的他就是一名热心公益的青年,哪里有需要,他就向哪里捐款捐物。2013年2月,一名人员在水库游玩不慎落水,门头沟蓝天救援队立即发布了救援信息,水性不错的孙建国看到了,第一时间就主动加入到了救援的队伍中。山坳里零下二十多度,手从水面上抬起来就能冻上冰,但他从未有过迟疑和退缩,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和队友们在四十多米深的水库里夜以继日地打捞,冻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就想起落水人员家属满眼期盼的样子,“再找找,再试一次!”终于第十一天,他和队友们把人捞上来了,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了。就在他们自责的时候,落水人员的二十余名家属排成一排,跪在了他们的面前,泪流满面地不住磕头致谢。“我们赶紧把他们扶起来,那种场面,人这一辈子有那么一次就够了,永远都忘不了,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在救援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加入了蓝天救援队。”

由于积极参与救援,表现出色,责任心和使命感极强的孙建国被任命为门头沟蓝天救援队机动组的组长。在参与救援的间隙,他全面学习安全知识,还积极向身边人普及防范和自救方法。“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必须把安全知识送到每个人的心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

2015年,得知大兴区还没有蓝天救援队,孙建国主动注册,并亲自招募人员,筹建队伍,组织培训。队伍成立了,险情也来了。一位老人在榆垡镇走失,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孙建国想起了第一次参与救援时候的期望和无奈,带着队员们苦苦搜索,但是那时候他们只有普通的搜救灯,光线有限,再加上地形不熟悉,整整一夜都没有找到老人,“这么冷的天,千万不要出事,大家加把劲儿,耽误一秒,老人就多一分危险!”就这样,他们再冬夜中摸索着,终于在第二天上午发现了老人,可由于天气太冷了,一整个晚上,老人四肢都出现了严重的冻伤,最后不得不截肢。孙建国十分惋惜,“如果我们的设备再先进一些,或许就能早点找到,老人也不用截肢了。”之后,孙建国便自费购置了生命探测仪,队员们也在他的感召下,筹集资金,购买了一大批专业的寻人装备。“很多人觉得,这些东西轻易用不上,但是我和我的队员们是经历过悲剧的人,实在不想让悲剧再重演。”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孙建国第一时间打给了大兴区政府:“我们请战到一线消杀,参加大兴区防疫抗疫工作,尽我们所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请战书》一下,孙建国就带着队员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起七十多斤重的消杀装备,奔赴等待消杀的小区。冬天的时候汗水透不出去,一停下来就冻得透心凉,夏天的时候,虚脱中暑甚至晕倒在蓝天救援队都是常有的现象,“3分钟响应,5分钟启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管多么危险,大家也是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从来没有过退缩的念头,我心疼他们,只要有时间停下来,我就会做大家的保姆,给他们炖肉,做绿豆汤,准备水果补充营养,也一定在危机面前冲在前头,给大家当主心骨。”孙建国和队员们熬过严寒,迎来酷暑,始终坚持在防疫消杀的一线,这一过程中,他们共出勤7000多人次,消杀面积超3000万平米,受益人数也高达100余万。

7月中旬,就在北京新发地疫情转为常态化防控之后,又有一通求救电话打给了孙建国,求助者称家中老人已经失踪两天,且有自杀倾向。孙建国立即了解了详情,迅速制定了三套搜救方案。经过精密部署、有效行动和紧密配合,从搜救队集结完毕到失踪老人被找到,孙建国和队员们的整个搜救过程不到一个小时,堪称闪电救援。之后他安抚家属情绪,帮助他们将老人送往医院。就在老人脱离生命危险,家属向他致谢的时候,孙建国却说:“这是一次普通的人口走势搜救任务,大兴蓝天每年都要执行几十次这样的任务,然而,这又是一次特殊的任务,因为老人有生命危险,最快找到就能最大程度保证他的安全,也使得每个参与的人都体会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

五年的时间里,每次遇到救援任务,大兴蓝天救援队永远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队长孙建国也在这份“事业”中投注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大兴蓝天救援队在他的带领下,从零起步,发展为目前注册人数390人,其中有队员40人,预备队员40人,志愿者310人的庞大队伍。这一过程中,孙建国投入了一百余万元的自有钱款,更是经常吃住在队部的驻地里,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公司。而他的身份也在种种历练中,从一名群众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每每人们赞美他,孙建国总说:“不只我,我们队伍里的所有人都在出钱出力干这件事,大家一分钱工资都没有,都在家人的支持下,不顾一切地参与救援,所有这一切只为了我们蓝天救援队的四句队训: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