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月
【敬业奉献】刘景院:跟疫情作斗争 跟病毒抢生命
首都文明办 2022-08-02

刘景院,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群众,1993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3月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危重症医学科(ICU)主任。该同志擅长重症医学和传染病危重症救治,尤其在近年的手足口、H1N1、H7N9、MERS、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疫情中,带领科室人员从容应对、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应急任务;曾荣获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0北京榜样”年榜人物等荣誉称号。

特殊战线上的突击队长。如果说传染病防治是一个特殊战线,那么从事传染病危重症救治的医护人员就是特殊战线上的突击队。不论麻疹、流脑、甲流、狂犬病,还是霍乱、艾滋病、SARS、甲流感、禽流感,只要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重症,刘景院所在的ICU团队啃的都是最硬的骨头。作为医院ICU的第一个住院医生,刘景院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几年如一日,敬业奉献。2003年SARS肆虐,ICU收治的是最重和传染性最大的病人,刘景院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奋战在SARS救治第一线,是医院在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医生之一;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发,医院收治了796例患者,其中重症患者达121例,刘景院及ICU团队又一次冲在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第一线;2014年6月6日,北京市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症患者、74岁的老爷子出院时,用“华佗再世,扁鹊重现”8个大字表达了对ICU医护人员的赞誉;这一生命奇迹正是刘景院带领医护团队,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创造的。2020年ICU是北京市第一个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科室,承担了北京一多半的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曾经一度有8人需要有创呼吸机支持、10人无创呼吸机支持,还有需要ECMO支持的患者。“咱们是挡在老百姓身前最后一道防线,必须要拼尽全力!”这是刘景院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带领团队一次次闯险滩、过激流,为无数患者迎来生命的曙光。

班主任不认识的学生家长。刘景院的妻子是北京地坛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由于夫妻二人的工作性质,对于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一次,刘景院的儿子放学忘了拿钥匙,希望爸爸下班后早点儿回家;但突然一位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刘景院立即调整治疗方案、组织抢救;病人得救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这时,他才想起孩子还进不去家门。在刘景院的生活中,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作为父亲,每每谈起儿子,刘景院言语中包含着无尽的爱和愧疚,“作为父亲,我是极不称职的,参加孩子家长会时,班主任都不认识我,反复确认才证实我的身份。”作为同事,熟悉刘景院的人都知道,虽然他话不多、但只要有他在,大家都特别的放心;可以说,ICU是全院各兄弟科室的定海神针!

从一个战场走向另一个战场。作为医院第一个承担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务的科室,接到任务时,科室刚刚完成上次疫情、并正在承担重症流感和其他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医护人员一直在连续作战,新型肺炎无疑是给他们的又一次重大考验。但疫情就是命令,就是冲锋号。长期承担着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应对工作,刘景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即便如此,他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从接诊第一例患者开始,始终坚守在一线;在研究疫情特点、疾病特征、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等过程中,他坚持将前沿研究成果与具体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来制定诊疗方案,确保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科室人员零感染。恰逢春节,夫妻二人双双上岗值守,可关键时刻,他舍小家顾大家,率先垂范、鼓舞着大家每个人都跟着上。在一线工作的每个日日夜夜,他关注的是疫情的变化、病人的情况、同事的安危,却从不和他人提及自己的辛苦和付出,他总是说:“这些都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是什么拿出来炫耀的资本!成功救活一名患者,最终战胜疫情才是分量最重的承诺。”

与死神抢人,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2020年5月13日,刘景院“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为了这一天,刘景院和他的团队,以及北京市重症救治专家组整整奋斗了98天。这天,北京市第一位成功脱离体外人工膜肺(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康复出院,她的治愈,创造了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的许多奇迹。周爷爷是刘景院收治的另一位老年患者,患有严重的甲流、合并新冠肺炎。“他来时戴着有创呼吸机,病情很严重”,刘景院至今印象很深:“患者同时还伴有细菌性肺炎,情况很不乐观。”2月12日,住进ICU近一周,考虑到周爷爷插管时间长,刘景院准备进行气管切开术。对于ICU医生来说,气管切开术是基本操作,然而给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这一手术,意味着难上加难:身穿3层厚重的防护服,佩戴N95口罩和面罩,护目镜下的眼睛几次被汗水打湿,隔着两层手套紧张工作…… 欣慰的是,手术后监测仪上的曲线有了起色,患者慢慢恢复意识。2月27日,拔除了气切套管,周爷爷住进了普通病房。3月10日,他康复出院。

盲人摸象,他的发现让新冠更“具象”。疫情期间,刘景院每天的生活固定在医院与供医护人员休息的酒店之间。偶尔有不用抢救病人、不用操心病房的时候,时间仍然属于“新冠”——总有治疗方案和特殊病例要琢磨,也总有新出的论文需要参考学习。

新冠”所表现出的特征,在各地似乎不尽相同。对于新冠的研究,刘景院说:“就像‘盲人摸象’,你摸到了耳朵,我摸到了鼻子,慢慢地,人类对新冠就会有越来越准确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既往的研究成果,也给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带来新灵感。预测重症发生的倾向,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十分重要。淋巴细胞值是一个明显的参考指标,病毒感染早期,人类的淋巴细胞数量会出现下降,但不同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数量,从4000到7000不等,很难直接参考。此前,有肝衰竭相关领域的论文提出,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能起到预测效果——粒细胞数量不发生变化,而不同人体内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是相似的,所以淋巴细胞数量若减少,会直观地体现出来。刘景院计算了部分“新冠”患者的数据,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为预测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倾向找到了简单而灵敏的新“工具”。

刘景院还发现了首例新冠肺炎合并病毒性脑炎病例。该患者进入病房后,很快因呼吸衰竭进行了气管插管,为了减轻痛苦,医生们为其镇静镇痛、使其失去知觉。3天后,肺部炎症改善,但停用镇静镇痛药物后,患者依然没有清醒,随后出现抽搐。排除脑出血、脑梗的可能,抽取脑脊液并测出新冠病毒基因后,经过反复讨论,刘景院与合作者公布了这一病例,提醒同行注意类似情况。

2020年2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视频连线了正在病房值班的医务人员。“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医务人员都在2003年参加过抗击SARS疫情,大家既有经验也有能力,我们有信心为患者提供好的医疗服务,努力降低病死率!”刘景院通过视频向总书记汇报。由于前一天夜里刚刚抢救了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难掩激动。

每一个危重症患者的命都是“医护人员一分一秒盯出来的”,他们的新生倾注了刘景院团队日日夜夜的心血,也见证了医护人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重承诺。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只要有重大疫情,在一线战场上总能看到刘景院带着队伍冲锋陷阵的身影,在他身上,是无数地坛人的缩影,时刻体现着地坛精神!

当前位置:首页 > 2月
【敬业奉献】刘景院:跟疫情作斗争 跟病毒抢生命
首都文明办 2022-08-02

刘景院,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群众,1993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3月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危重症医学科(ICU)主任。该同志擅长重症医学和传染病危重症救治,尤其在近年的手足口、H1N1、H7N9、MERS、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疫情中,带领科室人员从容应对、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应急任务;曾荣获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0北京榜样”年榜人物等荣誉称号。

特殊战线上的突击队长。如果说传染病防治是一个特殊战线,那么从事传染病危重症救治的医护人员就是特殊战线上的突击队。不论麻疹、流脑、甲流、狂犬病,还是霍乱、艾滋病、SARS、甲流感、禽流感,只要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重症,刘景院所在的ICU团队啃的都是最硬的骨头。作为医院ICU的第一个住院医生,刘景院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几年如一日,敬业奉献。2003年SARS肆虐,ICU收治的是最重和传染性最大的病人,刘景院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奋战在SARS救治第一线,是医院在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医生之一;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发,医院收治了796例患者,其中重症患者达121例,刘景院及ICU团队又一次冲在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第一线;2014年6月6日,北京市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症患者、74岁的老爷子出院时,用“华佗再世,扁鹊重现”8个大字表达了对ICU医护人员的赞誉;这一生命奇迹正是刘景院带领医护团队,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创造的。2020年ICU是北京市第一个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科室,承担了北京一多半的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曾经一度有8人需要有创呼吸机支持、10人无创呼吸机支持,还有需要ECMO支持的患者。“咱们是挡在老百姓身前最后一道防线,必须要拼尽全力!”这是刘景院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带领团队一次次闯险滩、过激流,为无数患者迎来生命的曙光。

班主任不认识的学生家长。刘景院的妻子是北京地坛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由于夫妻二人的工作性质,对于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一次,刘景院的儿子放学忘了拿钥匙,希望爸爸下班后早点儿回家;但突然一位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刘景院立即调整治疗方案、组织抢救;病人得救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这时,他才想起孩子还进不去家门。在刘景院的生活中,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作为父亲,每每谈起儿子,刘景院言语中包含着无尽的爱和愧疚,“作为父亲,我是极不称职的,参加孩子家长会时,班主任都不认识我,反复确认才证实我的身份。”作为同事,熟悉刘景院的人都知道,虽然他话不多、但只要有他在,大家都特别的放心;可以说,ICU是全院各兄弟科室的定海神针!

从一个战场走向另一个战场。作为医院第一个承担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务的科室,接到任务时,科室刚刚完成上次疫情、并正在承担重症流感和其他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医护人员一直在连续作战,新型肺炎无疑是给他们的又一次重大考验。但疫情就是命令,就是冲锋号。长期承担着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应对工作,刘景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即便如此,他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从接诊第一例患者开始,始终坚守在一线;在研究疫情特点、疾病特征、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等过程中,他坚持将前沿研究成果与具体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来制定诊疗方案,确保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科室人员零感染。恰逢春节,夫妻二人双双上岗值守,可关键时刻,他舍小家顾大家,率先垂范、鼓舞着大家每个人都跟着上。在一线工作的每个日日夜夜,他关注的是疫情的变化、病人的情况、同事的安危,却从不和他人提及自己的辛苦和付出,他总是说:“这些都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是什么拿出来炫耀的资本!成功救活一名患者,最终战胜疫情才是分量最重的承诺。”

与死神抢人,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2020年5月13日,刘景院“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为了这一天,刘景院和他的团队,以及北京市重症救治专家组整整奋斗了98天。这天,北京市第一位成功脱离体外人工膜肺(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康复出院,她的治愈,创造了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的许多奇迹。周爷爷是刘景院收治的另一位老年患者,患有严重的甲流、合并新冠肺炎。“他来时戴着有创呼吸机,病情很严重”,刘景院至今印象很深:“患者同时还伴有细菌性肺炎,情况很不乐观。”2月12日,住进ICU近一周,考虑到周爷爷插管时间长,刘景院准备进行气管切开术。对于ICU医生来说,气管切开术是基本操作,然而给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这一手术,意味着难上加难:身穿3层厚重的防护服,佩戴N95口罩和面罩,护目镜下的眼睛几次被汗水打湿,隔着两层手套紧张工作…… 欣慰的是,手术后监测仪上的曲线有了起色,患者慢慢恢复意识。2月27日,拔除了气切套管,周爷爷住进了普通病房。3月10日,他康复出院。

盲人摸象,他的发现让新冠更“具象”。疫情期间,刘景院每天的生活固定在医院与供医护人员休息的酒店之间。偶尔有不用抢救病人、不用操心病房的时候,时间仍然属于“新冠”——总有治疗方案和特殊病例要琢磨,也总有新出的论文需要参考学习。

新冠”所表现出的特征,在各地似乎不尽相同。对于新冠的研究,刘景院说:“就像‘盲人摸象’,你摸到了耳朵,我摸到了鼻子,慢慢地,人类对新冠就会有越来越准确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既往的研究成果,也给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带来新灵感。预测重症发生的倾向,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十分重要。淋巴细胞值是一个明显的参考指标,病毒感染早期,人类的淋巴细胞数量会出现下降,但不同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数量,从4000到7000不等,很难直接参考。此前,有肝衰竭相关领域的论文提出,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能起到预测效果——粒细胞数量不发生变化,而不同人体内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是相似的,所以淋巴细胞数量若减少,会直观地体现出来。刘景院计算了部分“新冠”患者的数据,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为预测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倾向找到了简单而灵敏的新“工具”。

刘景院还发现了首例新冠肺炎合并病毒性脑炎病例。该患者进入病房后,很快因呼吸衰竭进行了气管插管,为了减轻痛苦,医生们为其镇静镇痛、使其失去知觉。3天后,肺部炎症改善,但停用镇静镇痛药物后,患者依然没有清醒,随后出现抽搐。排除脑出血、脑梗的可能,抽取脑脊液并测出新冠病毒基因后,经过反复讨论,刘景院与合作者公布了这一病例,提醒同行注意类似情况。

2020年2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视频连线了正在病房值班的医务人员。“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医务人员都在2003年参加过抗击SARS疫情,大家既有经验也有能力,我们有信心为患者提供好的医疗服务,努力降低病死率!”刘景院通过视频向总书记汇报。由于前一天夜里刚刚抢救了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难掩激动。

每一个危重症患者的命都是“医护人员一分一秒盯出来的”,他们的新生倾注了刘景院团队日日夜夜的心血,也见证了医护人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重承诺。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只要有重大疫情,在一线战场上总能看到刘景院带着队伍冲锋陷阵的身影,在他身上,是无数地坛人的缩影,时刻体现着地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