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4月
【敬业奉献】张钧:援疆担使命 大漠播希望
首都文明办 2022-08-02

张钧,男,1974年11月6日出生,北京市朝阳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副校长,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北京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墨玉教育系统“优秀援疆教师”、第九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被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评为“优秀援疆教师”。因为援疆,张钧在生命中邂逅了墨玉这座美丽小城,在这里,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师生,也在这里,开启了他的支教人生。

2018年8月,张钧带着推动当地教育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初心与使命,踏上了新疆和田墨玉这片热土,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援疆支教生活。两年来,他把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老师和学生,在大漠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悉心滴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张钧所在的墨玉县北京中学是北京市对口援建的学校,属于“交钥匙”工程。这所学校发展历程短,教师队伍年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一开始学校并没有给张钧排课,希望其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

张钧通过“实践+反思”的方式唤醒当地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比如,针对师德师风培育与考评,围绕教师专业情意、工作态度、关爱学生三个维度,九个考查点,依托教研组,采用教师同侪互评方式,生成对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考评结果,用评价结果唤醒自觉。

张钧启动“七有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课堂教学中的“单向度”“灌输式”现状,推动课堂教学由“知识传递”向“素养建构”转型。 例如,针对非毕业年级语文教学,他尝试用三种不同课型执教《烛之武退秦师》,引发同组教师针对语文教学效能和美感的思考;针对高二语文教学,执教《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为教师示范“记-读-赏-思-辩-写-改”七环节教学法,引领教师思考问题导学、智慧导学以及有效的课堂互动等。

为把北京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当地教师,张钧“启动”学校学科教研工作,为高三老师解读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为全体同科教师解读课标,通过多节次的听评课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指导完善常规教学管理,编订了《教研组工作手册》《备课组工作手册》《教学工作手册》《班级管理日志》,改进了高考学科《教学设计》模板,引进了“体育”“技术”等学科教案模板,通过校本培训指导教师把每项基本工作做好。

“为当地留下一批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援疆的重要任务之一,张钧把心血和汗水滴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沙土上,他引领着当地教师一步步走上专业化教研的道路。

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为引领当地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课上,张钧以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为学习载体,为学生讲屈原的《离骚》,讲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并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课下,张钧带领学生认识祖国大家庭,带他们一起看中国地图,告诉他们新疆在祖国什么方位,首都北京在哪里,东北、华南、华中以及东部沿海都有哪些省份和城市,每个地方的支柱产业有哪些,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和繁荣富强。

此外,张钧也会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准备“一二▪九”歌曲比赛时,他一首一首地让学生听红色歌曲,告诉孩子们正是有了保家卫国的战士才换来了国家的安宁和和百姓的幸福,告诉学生将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掉自己炎黄儿女的身份,让个人的小梦想是和国家民族复兴的大梦想紧密相连。

倾心奉献,跨越时空的辐射与助力

教育援疆不只限于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在墨玉县教育局的邀请和组织下,张钧将示范教学辐射到雅瓦乡、萨伊巴格等周边乡镇,这仅是2018年11月支教足迹:5日,在雅瓦乡执教示范课《读古文明诚信》,课堂教学中融入“礼俗”“剪纸”等传统文化元素;10日,在萨伊巴格二高示范《故都的秋》,亲切平易的教风、深入浅出的分析;30日,在县研讨会上示范《皇帝的新装》,一条线索、一个中心人物、一个骗局,引发课堂辩论,下课铃响,孩子们还围在身边激烈讨论着。还有多次地区讲座、下校指导等。通过执教示范课和举办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等方式,引领当地课堂教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钧异地隔空开展支教工作,参与学科建设,指导语文组“网络读书沙龙”“课程开发”等学科教研活动;指导教学管理,指导教务办和教研室在返缰教师人数不足情况下,如何开展混合式学习;参与学校事务,指导学校“1+3”线上线下教学计划制定;开展学科教学,录制系列微视频,指导毕业年级学生写作、文学作品鉴赏等难点突破。防疫期间的工作经验,为持续地不受时空限制的“滴灌”式援疆支教积累了经验。

教育援疆也不只限于教学与教研。当地学校部分教室没有投影设备,张钧动员后方学校购置黑板贴纸寄送过来。罕妮萨▪伊利是张钧经常探望的维吾尔族亲戚,给老人定期送些米面油类生活必需品,看看有什么困难……奎牙镇米尔妮萨的家,张钧在一个深秋中午去过,米尔妮萨的妈妈瘫痪了,家里欠下不少外债,是党和国家、是无数好心人帮助了她们,她悄悄告诉张老师:她要考到北京去,成为白衣天使,治好妈妈的病,回报社会。张钧还为路遇车祸脑出血沙热帕提▪卡迪尔同学捐款,为同事努尔艾拉▪牙森的弟弟捐款,为托胡拉乡捐款,探望福利院的孩子们……

牢记使命,初心筑梦

“回首两年的支教生活,我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光荣,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是农家孩子,也是共产党员,作为70后,我生活中经历过苦难贫穷,甚至是饥饿,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我要走出舒适区去挑战自我,响应号召,为新疆脱贫攻坚战尽力,能成为这场伟大战役的亲历者是我的荣幸。”——摘自张钧工作日记

援疆期间,张钧从悦纳本岗工作做起,不挑不拣任劳任怨,受到受援地一致好评。在北京市教委考核、和田地区教育局及墨玉县教育局考核、受援校考核、派出校考核等所有级别考核中,都获得最高等第——优秀。被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评为“优秀援疆教师”;被墨玉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援疆教师”;推荐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

《劳动午报》《京工网》《中工网》联合报道张钧老师援疆事迹《在沙漠校园播撒爱的种子——记北京市朝阳区援疆教师张钧》;中央电视台“热线12栏目”播放张钧老师援疆工作记录短片《新疆和田:“育人才”——用行动播撒希望的种子》;微信公众号“北京朝阳教育”以《帅,这位朝阳教师被中央媒体点赞!》报道其援疆事迹;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组织作家撰写优秀援疆教师事迹,作家朱时毛专访张钧老师后,写下了5000多字的报告文学《一个四翅滨藜般的援疆人——记北京援疆教师张钧》。

北京《朝阳教育》杂志“同心战役纪实专辑”栏目,刊发张钧疫情期间隔空支教的事迹,文章以《身在朝阳心系天山 异地隔空特殊支教——朝阳援疆教师张钧:战役战贫践初心》为题报道其“隔空支教持续滴灌助力受院校发展”“播撒爱和希望的种子”的感人事迹。《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栏目特别报道张钧支教故事,文章以《张钧:千里支教 一片丹心连朔漠》为题报道其“义无反顾远赴千里之外、利用学科优势为学生立德、规范管理为受援校打牢基础”的支教故事。《北京教育》杂志拟于2020年9月刊发文章,以《援疆担使命 大漠播希望》为题报道张钧牢记使命、初心筑梦的援疆支教事迹。

吃苦耐劳,真诚无私。张钧,一个吃过苦、挨过饿的农村孩子,一个来自首都北京的教育学博士,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他就是一位牢记着使命责任、在大漠播撒播希望的援疆人。

当前位置:首页 > 4月
【敬业奉献】张钧:援疆担使命 大漠播希望
首都文明办 2022-08-02

张钧,男,1974年11月6日出生,北京市朝阳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副校长,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北京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墨玉教育系统“优秀援疆教师”、第九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被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评为“优秀援疆教师”。因为援疆,张钧在生命中邂逅了墨玉这座美丽小城,在这里,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师生,也在这里,开启了他的支教人生。

2018年8月,张钧带着推动当地教育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初心与使命,踏上了新疆和田墨玉这片热土,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援疆支教生活。两年来,他把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老师和学生,在大漠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悉心滴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张钧所在的墨玉县北京中学是北京市对口援建的学校,属于“交钥匙”工程。这所学校发展历程短,教师队伍年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一开始学校并没有给张钧排课,希望其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

张钧通过“实践+反思”的方式唤醒当地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比如,针对师德师风培育与考评,围绕教师专业情意、工作态度、关爱学生三个维度,九个考查点,依托教研组,采用教师同侪互评方式,生成对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考评结果,用评价结果唤醒自觉。

张钧启动“七有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课堂教学中的“单向度”“灌输式”现状,推动课堂教学由“知识传递”向“素养建构”转型。 例如,针对非毕业年级语文教学,他尝试用三种不同课型执教《烛之武退秦师》,引发同组教师针对语文教学效能和美感的思考;针对高二语文教学,执教《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为教师示范“记-读-赏-思-辩-写-改”七环节教学法,引领教师思考问题导学、智慧导学以及有效的课堂互动等。

为把北京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当地教师,张钧“启动”学校学科教研工作,为高三老师解读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为全体同科教师解读课标,通过多节次的听评课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指导完善常规教学管理,编订了《教研组工作手册》《备课组工作手册》《教学工作手册》《班级管理日志》,改进了高考学科《教学设计》模板,引进了“体育”“技术”等学科教案模板,通过校本培训指导教师把每项基本工作做好。

“为当地留下一批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援疆的重要任务之一,张钧把心血和汗水滴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沙土上,他引领着当地教师一步步走上专业化教研的道路。

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为引领当地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课上,张钧以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为学习载体,为学生讲屈原的《离骚》,讲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并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课下,张钧带领学生认识祖国大家庭,带他们一起看中国地图,告诉他们新疆在祖国什么方位,首都北京在哪里,东北、华南、华中以及东部沿海都有哪些省份和城市,每个地方的支柱产业有哪些,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和繁荣富强。

此外,张钧也会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准备“一二▪九”歌曲比赛时,他一首一首地让学生听红色歌曲,告诉孩子们正是有了保家卫国的战士才换来了国家的安宁和和百姓的幸福,告诉学生将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掉自己炎黄儿女的身份,让个人的小梦想是和国家民族复兴的大梦想紧密相连。

倾心奉献,跨越时空的辐射与助力

教育援疆不只限于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在墨玉县教育局的邀请和组织下,张钧将示范教学辐射到雅瓦乡、萨伊巴格等周边乡镇,这仅是2018年11月支教足迹:5日,在雅瓦乡执教示范课《读古文明诚信》,课堂教学中融入“礼俗”“剪纸”等传统文化元素;10日,在萨伊巴格二高示范《故都的秋》,亲切平易的教风、深入浅出的分析;30日,在县研讨会上示范《皇帝的新装》,一条线索、一个中心人物、一个骗局,引发课堂辩论,下课铃响,孩子们还围在身边激烈讨论着。还有多次地区讲座、下校指导等。通过执教示范课和举办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等方式,引领当地课堂教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钧异地隔空开展支教工作,参与学科建设,指导语文组“网络读书沙龙”“课程开发”等学科教研活动;指导教学管理,指导教务办和教研室在返缰教师人数不足情况下,如何开展混合式学习;参与学校事务,指导学校“1+3”线上线下教学计划制定;开展学科教学,录制系列微视频,指导毕业年级学生写作、文学作品鉴赏等难点突破。防疫期间的工作经验,为持续地不受时空限制的“滴灌”式援疆支教积累了经验。

教育援疆也不只限于教学与教研。当地学校部分教室没有投影设备,张钧动员后方学校购置黑板贴纸寄送过来。罕妮萨▪伊利是张钧经常探望的维吾尔族亲戚,给老人定期送些米面油类生活必需品,看看有什么困难……奎牙镇米尔妮萨的家,张钧在一个深秋中午去过,米尔妮萨的妈妈瘫痪了,家里欠下不少外债,是党和国家、是无数好心人帮助了她们,她悄悄告诉张老师:她要考到北京去,成为白衣天使,治好妈妈的病,回报社会。张钧还为路遇车祸脑出血沙热帕提▪卡迪尔同学捐款,为同事努尔艾拉▪牙森的弟弟捐款,为托胡拉乡捐款,探望福利院的孩子们……

牢记使命,初心筑梦

“回首两年的支教生活,我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光荣,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是农家孩子,也是共产党员,作为70后,我生活中经历过苦难贫穷,甚至是饥饿,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我要走出舒适区去挑战自我,响应号召,为新疆脱贫攻坚战尽力,能成为这场伟大战役的亲历者是我的荣幸。”——摘自张钧工作日记

援疆期间,张钧从悦纳本岗工作做起,不挑不拣任劳任怨,受到受援地一致好评。在北京市教委考核、和田地区教育局及墨玉县教育局考核、受援校考核、派出校考核等所有级别考核中,都获得最高等第——优秀。被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评为“优秀援疆教师”;被墨玉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援疆教师”;推荐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

《劳动午报》《京工网》《中工网》联合报道张钧老师援疆事迹《在沙漠校园播撒爱的种子——记北京市朝阳区援疆教师张钧》;中央电视台“热线12栏目”播放张钧老师援疆工作记录短片《新疆和田:“育人才”——用行动播撒希望的种子》;微信公众号“北京朝阳教育”以《帅,这位朝阳教师被中央媒体点赞!》报道其援疆事迹;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组织作家撰写优秀援疆教师事迹,作家朱时毛专访张钧老师后,写下了5000多字的报告文学《一个四翅滨藜般的援疆人——记北京援疆教师张钧》。

北京《朝阳教育》杂志“同心战役纪实专辑”栏目,刊发张钧疫情期间隔空支教的事迹,文章以《身在朝阳心系天山 异地隔空特殊支教——朝阳援疆教师张钧:战役战贫践初心》为题报道其“隔空支教持续滴灌助力受院校发展”“播撒爱和希望的种子”的感人事迹。《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栏目特别报道张钧支教故事,文章以《张钧:千里支教 一片丹心连朔漠》为题报道其“义无反顾远赴千里之外、利用学科优势为学生立德、规范管理为受援校打牢基础”的支教故事。《北京教育》杂志拟于2020年9月刊发文章,以《援疆担使命 大漠播希望》为题报道张钧牢记使命、初心筑梦的援疆支教事迹。

吃苦耐劳,真诚无私。张钧,一个吃过苦、挨过饿的农村孩子,一个来自首都北京的教育学博士,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他就是一位牢记着使命责任、在大漠播撒播希望的援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