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雪,女,1989年6月出生,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冯各庄村村民。
“我这一辈子没福气,唯一庆幸的是有个好儿媳。”冯各庄村的田彦杰感慨地说道。田彦杰口中的儿媳杨天雪就是冯各庄村公认的“十里八乡都难找的好媳妇”。
杨天雪的公公婆婆都是残疾人,公公张保兴是听力和言语障碍的多重残疾人,婆婆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是肢体三级残疾人,婆婆平时只能料理简单的家务。丈夫张明是厂里的工人,每天早出晚归,抽不出身照顾家人。2018年,杨天雪辞职回家待产,同时挑起了照顾公婆的重担。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今年31岁的杨天雪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20年5月初的一天上午,婆婆田彦杰去菜市场买菜不小心摔倒,导致另一只健全的胳膊出现骨裂。摔伤后的婆婆生活彻底无法自理,杨天雪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照料婆婆的生活起居和一日三餐,端茶喂饭、洗澡擦身、剪指甲、聊天宽慰……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醒来在房间里哭闹,婆婆又要去上厕所,锅里还烧着早饭……要忙的事都攒在一起,让本就忙碌的杨天雪更加手忙脚乱,恨不自己长出“三头六臂”。
面对婆婆愧疚的眼神,杨天雪时常安慰道:“没事,妈,一切有我呢!”后来时间长了,杨天雪也有了同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一套“经验”,忙而不乱,一切井井有条。
家里就是杨天雪的“战场”,每天一睁眼,她就开始紧张忙碌。早上起来先做早饭,然后给婆婆和儿子洗漱穿衣,在饭桌上喂完婆婆再喂儿子,等大家都吃完了她才急匆匆地扒拉两口。吃完早饭她就带着婆婆和儿子一起去买菜,为午餐做准备。在冯各庄村,村民总能看见杨天雪抱着儿子、搀着婆婆、拎着菜的身影。
晚上照顾婆婆和儿子洗漱睡着后,杨天雪还得抽空赶紧把一家人换下的衣服洗干净晾好。夜里十一二点,好不容易忙完打算要休息了,这时孩子又醒了,她强忍着困意陪孩子再玩一两个小时,等孩子睡了她才能安心入睡。杨天雪的辛苦家人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的婆婆经常跟邻居感叹道:“我这上辈子不知修什么福,修来这么好的儿媳,比亲闺女还亲呢!
“我这儿媳妇脾气好,把我们照顾得也很好。”杨天雪照顾两个老人总是很有耐心也很细心,朝夕相处5年间,跟家人没有红过一次脸,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二老虽身有残疾,但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杨天雪在冯各庄村民眼中是好儿媳,好妻子,好妈妈。她与婆婆之间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各自用着不同方式的爱经营维护着这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亲属、朋友、邻居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
面对称赞,朴实无华的杨天雪露出腼腆的微笑,她说:“我只是在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如果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更何况我做得还不够好。只有公婆身体健康,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我们家才能安定幸福,我做的这一切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