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9月
【助人为乐】卞学忠:小爱化大爱 众老即吾老
首都文明办 2022-08-03

卞学忠,男,1972年10月出生,北京耆乐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朝阳区大屯街道育慧里社区志愿者。

他2002年成为自然之友志愿者,开始公益之旅;2008年,创办专注于公益创意孵化的公益梦工厂网站;2009年创办收录5.12特大地震遇难师生名录的5.12遇难学生纪念网;2010年,创办北京耆乐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精神养老公益服务,希望通过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和社会服务,倡导敬老助老文化,提升老人身心健康,促进代际互助融合,帮助更多老人有尊严地幸福生活,耆乐融融。

他带领他的年轻团队,挨家挨户地走进老年居民家中和养老服务机构,了解老年人生活状况及需求,设计实施志愿服务项目,仅仅是在大屯街道,就先后开展200余场精神养老公益活动,惠及老人超过6000人次。

十余年间,耆乐融公益团队的为老公益志愿服务从大屯街道发散至北京市多个街乡及社区,为地区老人免费进行老年精神关怀和助老志愿服务,通过翻看挑选老旧照片,收录值得追忆的老故事,目前开展的“人生相册”及“隔代抚育”等项目,深受社区居民及各界的好评。

2012年,耆乐融荣获“北京市为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卞学忠本人也被评为2013年度北京市及朝阳区的两级“孝星”,并被公益基金会和媒体誉为“社会创新家”。

孝,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优秀传统。然而,孝却不仅也不能只是针对自己的父母。卞学忠,正在以行动诠释着“小爱化大爱,众老即吾老”,践行着孝天下的中国梦。

2007年,卞学忠从中国电子报社离职,选择社会创业这一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人生新征程,经过不断摸索,个人出资于2010年创办了公益性社会创新组织——北京耆乐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又名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简称耆乐融),以“精神不老,人就不老”为理念,专注精神养老服务,致力于协助老人“健康、快乐、尊严地优雅老去”。

选择为老人服务,除了出于对父母的朴素感情,还源于2007年卞学忠在陪家中老人到医院看病时,医生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他知晓了老年失智症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通过进一步学习,他更加认识到老年失智症对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沉重负担。于是在创业之初,他以预防老年失智症作为为老服务的出发点,策划、设计了多个公益项目,希望能获得有关部门和基金会的支持。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渠道,这些项目迟迟未能落地进入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服务,也得不到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导致不仅个人没有收入养家,有限的创业资金也为了维持机构运营而空耗,使卞学忠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最早创办耆乐融的时候,卞学忠没有想到为老人做点好事竟然那么难,理想化地认为“我是在做好事,做好事大家就会支持”,不料却屡遭碰壁。但他始终坚守信念,把“助力老人快乐生活”作为个人和耆乐融的使命。

2011年,卞学忠在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刘芳芳调研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陈树强教授等专家和中国人民大学王世强博士等志愿者的支持下,利用有限资金在暑期组织实施了“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精神关怀和助老志愿服务”专题调研,带领志愿者冒着酷暑走访了北京市主要城区的30多家养老服务机构,获取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这次调研,是国内首个老年精神关怀和助老志愿服务领域的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反映了北京市城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精神关怀和助老志愿服务的现实状况和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也为耆乐融的服务项目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基础依据,相关报告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2012年,在朝阳区左家庄街道办事处领导和民政科的大力支持下,耆乐融设计研发的“一本相册”空巢老人精神关怀公益计划和“祖孙乐”代际融和公益计划成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爱心树”为老服务公益平台的服务内容,首次进入社区在左家庄街道9个社区开展,获得了街道、社区和老人的认可与好评。

至今,耆乐融研发设计的精神养老公益项目,如“人生相册”老人影像史计划、“绘本人生”快乐老人读与画计划、“耆翔•乐享”老人活力生活增能计划(“夕阳光影”老年摄影兴趣班、“乐龄结网”老年数码兴趣班、“七彩云锦”老年编织兴趣班等)、“老人•新家”老人居家安全支持计划、“燕•京”外地在京老人社区融入计划、“社区新园丁”老人绿色社区融入计划、“影像长椿街”影像志愿者成长项目、“印象•永安”永安东里社区历史记录与传承项目、“别上当”支持老人防诈骗情景剧志愿行动、“生命图书馆”老人精神陪伴志愿行动等,以其创新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获得了老人、政府、社区的广泛欢迎与好评,连续多年成为北京市各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区域扩展至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房山区的多个街乡及社区,业务范围涵盖老年精神关怀和代际互助与融和两大服务领域,老年活动、老年影像、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安全和隔代抚育、代间关系七大业务方向。

2012年,耆乐融荣获“北京市为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卞学忠本人也被评为2013年度北京市及朝阳区的两级“孝星”,并被公益基金会和媒体誉为“社会创新家”。

为了做好、做实服务工作,卞学忠早出晚归,深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老人、工作人员交流、沟通,根据老人需要和社区(机构)情况来设计、实施服务项目,多次因为在社区开展服务而不得不将孩子在幼儿园托管至晚上七点。并和工作人员一起连续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志愿者到养老院开展服务。为了保证事先定好时间的活动如期举行,卞学忠在得知父亲身患癌症即将手术的情况下,未能在第一时间回去陪伴,而只是利用周末乘坐夜班火车回家到医院照护两天就匆匆赶回,没想到那竟然是他与父亲的最后一次见面。子欲孝,亲不待。他将小爱化作大爱,加倍投入到为老服务中。

正是这些辛勤付出,让卞学忠获得了老人、社区、街道和志愿者的信任,他也与很多老人都结成了忘年交。小爱化大爱,众老即吾老。卞学忠愿用自己的爱与心助力更多老人快乐生活,让耆乐融开始了公益助老之路,成为受人喜爱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

当前位置:首页 > 9月
【助人为乐】卞学忠:小爱化大爱 众老即吾老
首都文明办 2022-08-03

卞学忠,男,1972年10月出生,北京耆乐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朝阳区大屯街道育慧里社区志愿者。

他2002年成为自然之友志愿者,开始公益之旅;2008年,创办专注于公益创意孵化的公益梦工厂网站;2009年创办收录5.12特大地震遇难师生名录的5.12遇难学生纪念网;2010年,创办北京耆乐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精神养老公益服务,希望通过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和社会服务,倡导敬老助老文化,提升老人身心健康,促进代际互助融合,帮助更多老人有尊严地幸福生活,耆乐融融。

他带领他的年轻团队,挨家挨户地走进老年居民家中和养老服务机构,了解老年人生活状况及需求,设计实施志愿服务项目,仅仅是在大屯街道,就先后开展200余场精神养老公益活动,惠及老人超过6000人次。

十余年间,耆乐融公益团队的为老公益志愿服务从大屯街道发散至北京市多个街乡及社区,为地区老人免费进行老年精神关怀和助老志愿服务,通过翻看挑选老旧照片,收录值得追忆的老故事,目前开展的“人生相册”及“隔代抚育”等项目,深受社区居民及各界的好评。

2012年,耆乐融荣获“北京市为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卞学忠本人也被评为2013年度北京市及朝阳区的两级“孝星”,并被公益基金会和媒体誉为“社会创新家”。

孝,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优秀传统。然而,孝却不仅也不能只是针对自己的父母。卞学忠,正在以行动诠释着“小爱化大爱,众老即吾老”,践行着孝天下的中国梦。

2007年,卞学忠从中国电子报社离职,选择社会创业这一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人生新征程,经过不断摸索,个人出资于2010年创办了公益性社会创新组织——北京耆乐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又名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简称耆乐融),以“精神不老,人就不老”为理念,专注精神养老服务,致力于协助老人“健康、快乐、尊严地优雅老去”。

选择为老人服务,除了出于对父母的朴素感情,还源于2007年卞学忠在陪家中老人到医院看病时,医生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他知晓了老年失智症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通过进一步学习,他更加认识到老年失智症对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沉重负担。于是在创业之初,他以预防老年失智症作为为老服务的出发点,策划、设计了多个公益项目,希望能获得有关部门和基金会的支持。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渠道,这些项目迟迟未能落地进入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服务,也得不到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导致不仅个人没有收入养家,有限的创业资金也为了维持机构运营而空耗,使卞学忠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最早创办耆乐融的时候,卞学忠没有想到为老人做点好事竟然那么难,理想化地认为“我是在做好事,做好事大家就会支持”,不料却屡遭碰壁。但他始终坚守信念,把“助力老人快乐生活”作为个人和耆乐融的使命。

2011年,卞学忠在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刘芳芳调研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陈树强教授等专家和中国人民大学王世强博士等志愿者的支持下,利用有限资金在暑期组织实施了“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精神关怀和助老志愿服务”专题调研,带领志愿者冒着酷暑走访了北京市主要城区的30多家养老服务机构,获取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这次调研,是国内首个老年精神关怀和助老志愿服务领域的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反映了北京市城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精神关怀和助老志愿服务的现实状况和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也为耆乐融的服务项目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基础依据,相关报告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2012年,在朝阳区左家庄街道办事处领导和民政科的大力支持下,耆乐融设计研发的“一本相册”空巢老人精神关怀公益计划和“祖孙乐”代际融和公益计划成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爱心树”为老服务公益平台的服务内容,首次进入社区在左家庄街道9个社区开展,获得了街道、社区和老人的认可与好评。

至今,耆乐融研发设计的精神养老公益项目,如“人生相册”老人影像史计划、“绘本人生”快乐老人读与画计划、“耆翔•乐享”老人活力生活增能计划(“夕阳光影”老年摄影兴趣班、“乐龄结网”老年数码兴趣班、“七彩云锦”老年编织兴趣班等)、“老人•新家”老人居家安全支持计划、“燕•京”外地在京老人社区融入计划、“社区新园丁”老人绿色社区融入计划、“影像长椿街”影像志愿者成长项目、“印象•永安”永安东里社区历史记录与传承项目、“别上当”支持老人防诈骗情景剧志愿行动、“生命图书馆”老人精神陪伴志愿行动等,以其创新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获得了老人、政府、社区的广泛欢迎与好评,连续多年成为北京市各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区域扩展至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房山区的多个街乡及社区,业务范围涵盖老年精神关怀和代际互助与融和两大服务领域,老年活动、老年影像、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安全和隔代抚育、代间关系七大业务方向。

2012年,耆乐融荣获“北京市为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卞学忠本人也被评为2013年度北京市及朝阳区的两级“孝星”,并被公益基金会和媒体誉为“社会创新家”。

为了做好、做实服务工作,卞学忠早出晚归,深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老人、工作人员交流、沟通,根据老人需要和社区(机构)情况来设计、实施服务项目,多次因为在社区开展服务而不得不将孩子在幼儿园托管至晚上七点。并和工作人员一起连续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志愿者到养老院开展服务。为了保证事先定好时间的活动如期举行,卞学忠在得知父亲身患癌症即将手术的情况下,未能在第一时间回去陪伴,而只是利用周末乘坐夜班火车回家到医院照护两天就匆匆赶回,没想到那竟然是他与父亲的最后一次见面。子欲孝,亲不待。他将小爱化作大爱,加倍投入到为老服务中。

正是这些辛勤付出,让卞学忠获得了老人、社区、街道和志愿者的信任,他也与很多老人都结成了忘年交。小爱化大爱,众老即吾老。卞学忠愿用自己的爱与心助力更多老人快乐生活,让耆乐融开始了公益助老之路,成为受人喜爱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