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呈裕,男,1970年9月出生,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泽众社会工作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志愿服务队队长。自2012年成立志愿服务队以来,他共组织开展上千次志愿服活动,队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1万小时,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2000余小时,先后获得了“北京市五星志愿者”“北京市孝星”“中国百名社工人物”“北京社会好人”等荣誉称号。
宗呈裕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讲解
成立志愿服务队
宗呈裕的志愿生涯起源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时工作出色的他被选为通信保障人员,在服务奥运期间,他感慨于中国的美好强大,更感动于奥运会志愿者的奉献与爱心,这种炙热的爱国之情与强烈的志愿之心驱使着他将志愿精神延续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居住在天宫院街道海子角东里社区的他,经常参加社区的义工活动,利用自己的水电特长与计算机优势为社区居民服务。渐渐的,他注意到居民们的困难大都集中在老人和孩子的照顾方面,如何使自己的志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呢?宗呈裕在家人和义工朋友的支持下,本着“厚道泽众、良行至远”的初心,在2012年成立了天宫院泽众社会工作事务所志愿服务队。
宗呈裕组织志愿者家庭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有我宣传活动
筹建“课后时光儿童之家”
宗呈裕在儿子小的时候经常出差,几乎没有照顾过儿子,后来儿子长大,他欣慰的同时心中总有一份亏欠的父爱。当看到社区里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接送孩子的时候,宗呈裕这份父爱也找到了寄托,他主动组织队里的志愿者去学校门口义务接送,这种举动不仅为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得到了天宫院街道的大力认可。然而孩子接回来,家长还没下班,怎么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和学习呢?当时恰逢海东社区居委会要迁址,原来的小院就腾了出来,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宗呈裕和泽众的志愿者们充分利用了小院,筹建“课后时光儿童之家”社区青少年托管照料志愿服务基地。他还主动请缨,承接了课后时光托管班的管理和建设的重担。从小院的装修到后期布置,他一个细节也不放过,每个角落都仔细地检查再检查,就怕伤到孩子、碰到孩子。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舒适地学习,他和志愿者不仅配备了一些桌椅和教学用的电子设备,还通过结对子、找共建的形式,与兴达中学、大兴二小、大兴区少年宫都签订了共建协议,后来更与北京建筑大学、石油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党建带团建的模式,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学生们进行义务学习辅导,为孩子们的课后时光增添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宗呈裕组织专业老师为“课后时光儿童之家”社区青少年上美术课堂
在这一过程中,宗呈裕发现很多孩子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多成长过程中的想法和困惑得不到疏解,于是为了和孩子们交流得更加顺畅,他又考取了儿童心理师证书,孩子们也都十分喜欢和信任这位“宗老师”,很多不愿和家人说的话都愿意和宗呈裕聊。特别是一位残疾女孩,最初来到儿童之家的时候,不爱与人交流的她引起了宗呈裕的注意,他找到女孩家长,了解女孩的情况,之后又多次和女孩聊天,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带女孩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玩耍,感受集体的快乐。慢慢地,女孩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快速提升,2019年毕业后,还在宗呈裕和街道的帮助下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现在女孩还经常在空闲时间回到儿童之家,以志愿者的身份做些力所能及的整理工作。
这几年间,宗呈裕带领泽众的志愿者们共接收了1200余名中小学生。他们收获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快乐,也收获着家长的称赞和鼓励。而这些孩子和家长也在这份爱心的感染下,注册了志愿家庭,积极参与泽众在垃圾分类、文明交通等方面的志愿活动,为社会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宗呈裕带领团队助力高考志愿服务
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志愿服务
宗呈裕不仅把身边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也把社区里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他通过和社区对接,了解到海东社区有四五百名空巢老人,为帮助老人们解决实际困难,2013年他成立了以助医、助行、助浴、助聊、助洁加突发事件解决的“五助+N”模式的海东社区便民服务联盟,为老人们提供上门志愿服务。有的老人家里水管坏了,宗呈裕立刻放下自己的事,赶回社区帮老人检查维修,还自掏腰包为老人更换新的水管;有的老人想找人聊天,宗呈裕就组织社工、心理咨询师以及附近学校的中学生陪老人聊天;有的老人不方便沐浴,宗呈裕又定期组织志愿者帮助老人洗澡理发;还有的老人生病需要就医,或者要去办理通信养老等手续,宗呈裕都义无反顾……如此日复一日,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呈裕”或者“小宗”,而宗呈裕也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老爹”“老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宗呈裕不仅有一颗情系弱势群体的爱心,还有一颗心怀社会的责任心。在助力大兴区创建文明城区提名工作中,宗呈裕组织党员、团员志愿者家庭在大兴桥路口进行文明交通志愿执守125天,有效引导广大群众文明出行,积极维护了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2021年天宫院疫情大爆发,他第一时间带领20余名志愿者临时组建“战疫天宫融汇志愿服务队”,卡口处接收转运2.6万余件生活物资和1609单药品。同时,为特殊人群提供专人负责的志愿服务270次,在融汇社区连续驻扎的25个昼夜里,宗呈裕瘦了十斤,胃病犯了,血压高了,但即便如此,他仍旧顶着一口气,为封控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尽全力提供有力保障。疫情好转之后,他最后一个从融汇社区撤离,然后就直接被家人送去就医,住院的两周时间里,他带队整理出的一套服务居民的规范化流程及疫情防控闭环流程。这些材料得到了区里领导的认可,也得到了疫情防控专家组的赞扬。
宗呈裕用奉献实现自我初心,用友爱诉说人间真情,用互助传递慈善仁爱,用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精神,他带领团队为建设“新国门·新大兴”贡献了志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