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爱平,男,1955年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木樨园第二社区电建党支部书记。司爱平自加入社区低龄帮高龄志愿服务组织“帮帮团”以来,他尽己所能坚持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建设和谐宜居社区贡献力量。
照顾起居,空巢老人的好儿子
木樨园第二社区“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司爱平是对帮扶对象了解最细致、感情最深厚的志愿者。
2022年8月司爱平与志愿者一同看望吴阿姨,帮助打扫卫生并与其聊天拉家常。
贾大爷和任大妈是司爱平帮扶的第一个对象,老两口已经80多岁了。贾大爷由于患有严重的糖尿病综合征,两条大腿下侧全部截肢,伤残等级定为4级;任大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为照顾贾大爷几乎脱不开身,加之儿女常年不在身边,有时候买菜都成问题。司爱平了解情况后,将帮扶重点放在陪伴和生活照料上,他每周三次帮老人购买生活所需,为老人整理家务,陪两位老人聊天拉家常。每次来到家里,遇上下水道堵塞、电风扇不能转、空调不制冷、电视不能看……只要是贾大爷和任大妈生活上遇到问题,司爱平总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吴大妈也是司爱平帮扶的对象,吴大妈已97岁高龄,儿女不在身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每次步行到社区医院需要30分钟,再加上排队挂号、开药取药,都要折腾两个多小时,让她倍感疲惫。了解到吴大妈的实际情况后,司爱平每月固定时间到老人家里取医保卡,询问用药需求,到社区医院开完药后,第一时间送回家中,并细心转达医生叮嘱的用药注意事项。
生命至上,危急关头的“守护者”
除了帮助独居老人,邻里街坊遇到困难他都及时施以援手。一天下午,楼上邻居着急地来找司爱平,说住在 13层新搬来的姚大姐突然倒在家门口,昏迷不醒,怀里还抱着刚一岁多的小婴儿。司爱平立即跑到13层,看到眼前的情景他愣住了,大姐一人在家带婴儿。司爱平当即把邻居们组织起来,有的拨打120急救电话,有的努力联系家属,有的帮忙照顾孩子。急救车很快到了现场,大姐被立刻送往医院,家属接到消息也赶往医院。谁来照看孩子成了问题,司爱平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经过家属同意后,他将孩子抱回自己家去照看。2个多小时后,姚大姐家属才接走孩子。据悉,晕倒的大姐被诊断为脑出血,由于送医及时,得以有效救治。
想民所想,为民解忧的“及时雨”
司爱平所在的社区是老旧小区,总有些下水道堵塞、电路损坏的小毛病。为了能给邻居们提供便利,司爱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简单的水电工维修技术,谁家有需要就去给谁家帮忙,被居民们亲切地称呼为“及时雨”。
郝阿姨家的水龙头关不上了,水从卫生间一直流到了卧室,慌了神的郝阿姨不知如何处理,急忙给司爱平打电话。司爱平立刻赶到郝阿姨家,关上自来水总闸,然后又将卧室里的积水清理干净,就匆匆离开了。就在郝阿姨认为司爱平已经回家的时候,他又上门将新买的水龙头替郝阿姨更换上。郝阿姨感动地说:“您这‘及时雨’来得太及时了,又是打扫又是修理,不知该怎么感谢您!”
小区里有个小花园,是附近居民遛弯纳凉的好去处。随着使用年头渐长,地面有些坑洼不平,轮椅、小推车路过产生颠簸,老人、小孩行走存在安全隐患。司爱平自掏腰包,买了水泥和沙子,将坑洼的地面抹平,解决了老人、小孩的后顾之忧。过往的居民看到后,都为他竖起大拇指。
司爱平常说,能帮助他人是自己的福气,看到大家脸上的幸福笑容是对自己最好的鼓励。他说哪里需要他,他就要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要尽可能多做有助于他人的事情。司爱平做的每一件事看似平凡,但正是他这些平凡善举,温暖着每一位社区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