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二季度
【诚实守信】于秀平:七旬老人恪守诚信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4-04-30

于秀平,女,1954年4月生,群众,延庆区康庄镇榆林堡村居民,禾亩润丰生态农场理事长。7年来,她接手3000亩荒地,采取多种措施修复还原耕地,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她坚守诺言,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坚持为民分红,从不拖欠农场工人工资,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感恩的心

由于生活艰难,于秀平8岁那年,母亲带他们兄妹四人回到了姥姥家——延庆区康庄镇榆林堡村。听说他们有困难,本不富裕的街坊四邻都主动帮忙,时不时送来红薯和白菜,她被这些淳朴善良的村民感动着。也是从那时开始,懂事的她便在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要为这个“收留”她的“姥姥家”做些什么。

20岁那年,于秀平离开了榆林堡,应聘到了县城银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知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敢闯敢干的她辞去稳定的工作,先后到山东、湖北等地创业经商。20多年来,她始终保持诚信和严谨的工作准则,所创办的公司平均每年纳税1000多万,累计纳税2亿多元。

情系故里

2017年,榆林堡村发展遇到困难,当初全村村民手中的3000亩土地按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转给了村委会统一经营,后因种种原因,土地无人耕种,变成了荒地,土地流转费用难以为继。书记找到于秀平说:“我能想到的村里人,就你有个能力和实力盘活3000亩地,这些地可都是村民的‘命根子’啊!”得知村里有困难,想到可以回报帮过自己的父老乡亲们,当时已经退休安享晚年的于秀平欣然答应,决定回村创业。

经多次调研,于秀平探索了一套“集体+公司+合作社”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让乡亲们以每亩土地每年1200元的标准入股分红,比当时其他土地租赁均价高出约300元。她甘愿让利给村民,她说:“乡亲们都是我的亲人,不能让他们吃亏。”

就这样,生态农场建了起来,村民们不仅可以拿到分红,还能到农场就业。村民老于家有28亩地,不仅可以拿到每年3万多元分红,老于父女俩在农场就业,每年工资收入还能拿16万元,实实在在提升了生活质量。

负重履约

当初接手3000亩地,于秀平就了解这是沙石化的低产地。为了将贫瘠的土地转化为有机土地,她下足了血本。前3年,于秀平并没有在地里种农作物,而是对这些土地采取深耕晾晒、绿色植物覆盖、有机肥修复还原等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村民看着她每年“砸”几百万元的农场空置着,开玩笑说她“老太,花大价钱来荒草。”但于秀平深知,要做高品质有机农业,先得解决“根”上的问题。

2020年,农场土地完成有机转化,迎来第一个种植年,种植的红薯、玉米、蔬菜进入市场,农场开始有了收益,大家也都看到了希望。正当一切向好时,疫情汹涌而来,几百亩蔬菜滞销,玉米收购价格走低。眼睁睁看着投进去的钱就这么亏空光,于秀平着急上火,一夜夜失眠。朋友都劝她尽早放弃:“提前解除合同,转让撤资,尽量减少亏空。”“解除合同?这片土地怎么办?乡亲们没了收入怎么生活?”于秀平深思熟虑后,坚定地表示:要履行好与村民的承诺!农场的生产经营不能停!村民的土地入股分红不能断!工人们的工资不能少!于是,于秀平自掏腰包填补农场资金缺口,疫情三年,她累计垫付资金2800万元,如约支付500户村民的土地分红,没有辞退一个农场工人,并按时支付工人工资。

于秀平还在农场种植并推广了一种新型植物——食叶草(蛋白草),这种产品不仅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而且还是天然绿肥,可同时改良土壤。她将国内生产经营食叶草的企业组织起来,联合成立了中国食叶草理事会,引领行业共同保障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也促进了市场销量。

如今,偌大的农场欣欣向荣,工人们干劲十足,所种植的十余种优质有机农产品均远销全国。于秀平说:“我会坚持诚实守信、用心经营,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一起为乡村振兴助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二季度
【诚实守信】于秀平:七旬老人恪守诚信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4-04-30

于秀平,女,1954年4月生,群众,延庆区康庄镇榆林堡村居民,禾亩润丰生态农场理事长。7年来,她接手3000亩荒地,采取多种措施修复还原耕地,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她坚守诺言,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坚持为民分红,从不拖欠农场工人工资,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感恩的心

由于生活艰难,于秀平8岁那年,母亲带他们兄妹四人回到了姥姥家——延庆区康庄镇榆林堡村。听说他们有困难,本不富裕的街坊四邻都主动帮忙,时不时送来红薯和白菜,她被这些淳朴善良的村民感动着。也是从那时开始,懂事的她便在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要为这个“收留”她的“姥姥家”做些什么。

20岁那年,于秀平离开了榆林堡,应聘到了县城银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知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敢闯敢干的她辞去稳定的工作,先后到山东、湖北等地创业经商。20多年来,她始终保持诚信和严谨的工作准则,所创办的公司平均每年纳税1000多万,累计纳税2亿多元。

情系故里

2017年,榆林堡村发展遇到困难,当初全村村民手中的3000亩土地按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转给了村委会统一经营,后因种种原因,土地无人耕种,变成了荒地,土地流转费用难以为继。书记找到于秀平说:“我能想到的村里人,就你有个能力和实力盘活3000亩地,这些地可都是村民的‘命根子’啊!”得知村里有困难,想到可以回报帮过自己的父老乡亲们,当时已经退休安享晚年的于秀平欣然答应,决定回村创业。

经多次调研,于秀平探索了一套“集体+公司+合作社”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让乡亲们以每亩土地每年1200元的标准入股分红,比当时其他土地租赁均价高出约300元。她甘愿让利给村民,她说:“乡亲们都是我的亲人,不能让他们吃亏。”

就这样,生态农场建了起来,村民们不仅可以拿到分红,还能到农场就业。村民老于家有28亩地,不仅可以拿到每年3万多元分红,老于父女俩在农场就业,每年工资收入还能拿16万元,实实在在提升了生活质量。

负重履约

当初接手3000亩地,于秀平就了解这是沙石化的低产地。为了将贫瘠的土地转化为有机土地,她下足了血本。前3年,于秀平并没有在地里种农作物,而是对这些土地采取深耕晾晒、绿色植物覆盖、有机肥修复还原等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村民看着她每年“砸”几百万元的农场空置着,开玩笑说她“老太,花大价钱来荒草。”但于秀平深知,要做高品质有机农业,先得解决“根”上的问题。

2020年,农场土地完成有机转化,迎来第一个种植年,种植的红薯、玉米、蔬菜进入市场,农场开始有了收益,大家也都看到了希望。正当一切向好时,疫情汹涌而来,几百亩蔬菜滞销,玉米收购价格走低。眼睁睁看着投进去的钱就这么亏空光,于秀平着急上火,一夜夜失眠。朋友都劝她尽早放弃:“提前解除合同,转让撤资,尽量减少亏空。”“解除合同?这片土地怎么办?乡亲们没了收入怎么生活?”于秀平深思熟虑后,坚定地表示:要履行好与村民的承诺!农场的生产经营不能停!村民的土地入股分红不能断!工人们的工资不能少!于是,于秀平自掏腰包填补农场资金缺口,疫情三年,她累计垫付资金2800万元,如约支付500户村民的土地分红,没有辞退一个农场工人,并按时支付工人工资。

于秀平还在农场种植并推广了一种新型植物——食叶草(蛋白草),这种产品不仅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而且还是天然绿肥,可同时改良土壤。她将国内生产经营食叶草的企业组织起来,联合成立了中国食叶草理事会,引领行业共同保障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也促进了市场销量。

如今,偌大的农场欣欣向荣,工人们干劲十足,所种植的十余种优质有机农产品均远销全国。于秀平说:“我会坚持诚实守信、用心经营,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一起为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