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一季度
【助人为乐】刘军:十二载无偿授画 千番墨巧绘村容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02-26

刘军,男,1986年1月生,顺义区北石槽镇下西市村居民,幸福晚年驿站老年书画班创办人。12年来,义务教120余名老人和残疾人学习国画、篆刻等传统文化技艺,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用心谱写志愿情怀,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曾获2020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书画作品展优秀奖,“北京榜样”2024年榜样等荣誉。

心怀感恩,开启义务教之路

2013年,刘军在下西租房创办绘画工作室,开展儿童美术培训。创业初期生活很困难,每天仅30元左右生活费,房东连续四年没收他房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吃饭。淳朴善良的村风民风让他特别感动。画室成立不久,一位老人找到刘军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写写画画,当时没那个条件,现在日子好了,我想到你的美术班报名学画,可以吗?”刘军想到,自己从河南南阳来到这里,被村民当成家里人看待,一直在找机会报答乡亲们。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阿姨,只要您能坚持学,我免费教您!”这位老人叫李士云,是刘军的第一位老年学生,这一教就是12年。

后来,通过与村里老年人交流,刘军得知村里还有很多老年人想学习画画。他主动找到村委,说想利用自己特长免费教村里老年人学习画画。在村里支持下,2019年下西幸福晚年驿站老年书画班正式开办,随着该班影响力不断扩大,又先后在西范各庄村、寺上村、李桥村开设了老年书画班,免费教老年人画画。

因材施教,创新传授方法技巧

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绘画基础、岁数大手不稳、自信心不足,刘军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技巧入手,深入浅出讲解国画基础知识,一对一、手把手教握笔姿势、线条运用、色彩搭配、构图技巧,课后让他们从家门口的自然风光中寻找绘画灵感,在书画班里组织作品展,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一点点、一步步引导老人们走进国画艺术世界。老人们在家里创作了新作品,都会将画作发到微信群里,刘军就及时进行指导和点评。遇到性子腼腆的老人,他时常把“真棒”“厉害”等温馨话语挂在嘴边,帮助老人们提升自我情绪价值,增强自信心。

施焕钧老人年满90岁,2017年开始向刘军学习国画,是书画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没有绘画基础,第一天上课时特别紧张,毛笔在他手里颤颤巍巍的好像随时要掉下来,直线画的像波浪,菊花画的像馒头。刘军特意将老人的画笔进行改造,增加握柄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还不停夸赞他有绘画天赋,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画出好作品。在刘军日复一日用心辅导下,老人的绘画技巧日益提升,2019年老人画的《守望》作品入选了省级美展远赴西藏展出。

2024年,刘军成立丹青乐善志愿服务队,将教画课堂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带领老人们以墙为纸,用画笔为西范各庄村小菜园围墙绘出了一幅美丽乡村的丰收景象,以村规民约和廉政文化为主题画出了武各庄村文化墙。

对症下药,推出“艺术疗法”助残

老年人中有20多名50岁以上的残疾人,他们在生理或心理上普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刘军在下西西范各庄开设了老年残疾人书画专班,自创“艺术疗法”,利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式,帮助他们锻炼手部肌肉,提高手脑配合能力,改善手发抖、专注力不够集中等问题。

对有视力障碍的学员,刘军通过手把手在画板上划动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力和造型能力。篆刻教学时,他利用刀片、海绵、牛奶改进创作工具,让他们能够相对轻松地握住画笔和刻刀。这些工具虽然简陋,却饱含着他对学员们的关爱和期望。残疾老人学画有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他都会及时给予真诚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到、被认可,进而达到“无痛”康复训练的目的。

刘军是一名普通书画师,他用十二年如一日免费教老年人绘画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对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关爱和奉献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执着。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季度
【助人为乐】刘军:十二载无偿授画 千番墨巧绘村容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5-02-26

刘军,男,1986年1月生,顺义区北石槽镇下西市村居民,幸福晚年驿站老年书画班创办人。12年来,义务教120余名老人和残疾人学习国画、篆刻等传统文化技艺,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用心谱写志愿情怀,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曾获2020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书画作品展优秀奖,“北京榜样”2024年榜样等荣誉。

心怀感恩,开启义务教之路

2013年,刘军在下西租房创办绘画工作室,开展儿童美术培训。创业初期生活很困难,每天仅30元左右生活费,房东连续四年没收他房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吃饭。淳朴善良的村风民风让他特别感动。画室成立不久,一位老人找到刘军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写写画画,当时没那个条件,现在日子好了,我想到你的美术班报名学画,可以吗?”刘军想到,自己从河南南阳来到这里,被村民当成家里人看待,一直在找机会报答乡亲们。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阿姨,只要您能坚持学,我免费教您!”这位老人叫李士云,是刘军的第一位老年学生,这一教就是12年。

后来,通过与村里老年人交流,刘军得知村里还有很多老年人想学习画画。他主动找到村委,说想利用自己特长免费教村里老年人学习画画。在村里支持下,2019年下西幸福晚年驿站老年书画班正式开办,随着该班影响力不断扩大,又先后在西范各庄村、寺上村、李桥村开设了老年书画班,免费教老年人画画。

因材施教,创新传授方法技巧

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绘画基础、岁数大手不稳、自信心不足,刘军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技巧入手,深入浅出讲解国画基础知识,一对一、手把手教握笔姿势、线条运用、色彩搭配、构图技巧,课后让他们从家门口的自然风光中寻找绘画灵感,在书画班里组织作品展,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一点点、一步步引导老人们走进国画艺术世界。老人们在家里创作了新作品,都会将画作发到微信群里,刘军就及时进行指导和点评。遇到性子腼腆的老人,他时常把“真棒”“厉害”等温馨话语挂在嘴边,帮助老人们提升自我情绪价值,增强自信心。

施焕钧老人年满90岁,2017年开始向刘军学习国画,是书画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没有绘画基础,第一天上课时特别紧张,毛笔在他手里颤颤巍巍的好像随时要掉下来,直线画的像波浪,菊花画的像馒头。刘军特意将老人的画笔进行改造,增加握柄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还不停夸赞他有绘画天赋,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画出好作品。在刘军日复一日用心辅导下,老人的绘画技巧日益提升,2019年老人画的《守望》作品入选了省级美展远赴西藏展出。

2024年,刘军成立丹青乐善志愿服务队,将教画课堂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带领老人们以墙为纸,用画笔为西范各庄村小菜园围墙绘出了一幅美丽乡村的丰收景象,以村规民约和廉政文化为主题画出了武各庄村文化墙。

对症下药,推出“艺术疗法”助残

老年人中有20多名50岁以上的残疾人,他们在生理或心理上普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刘军在下西西范各庄开设了老年残疾人书画专班,自创“艺术疗法”,利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式,帮助他们锻炼手部肌肉,提高手脑配合能力,改善手发抖、专注力不够集中等问题。

对有视力障碍的学员,刘军通过手把手在画板上划动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力和造型能力。篆刻教学时,他利用刀片、海绵、牛奶改进创作工具,让他们能够相对轻松地握住画笔和刻刀。这些工具虽然简陋,却饱含着他对学员们的关爱和期望。残疾老人学画有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他都会及时给予真诚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到、被认可,进而达到“无痛”康复训练的目的。

刘军是一名普通书画师,他用十二年如一日免费教老年人绘画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对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关爱和奉献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