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田,男,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北京惠民志愿服务联盟队长。十年来,他坚持每天为周边社区近二十位空巢老人免费送餐,为生活困难的邻居送免费餐。他带领约500人团队在社区、学校、军营、养老院等地开展公益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为老服务、环境清理、节日慰问等,累计开展10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诠释了这份温情。他还参加社区百姓宣讲团,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曾获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大兴区孝顺之星等荣誉称号。
情暖夕阳 关怀弱势显真情
2014年3月,陈时田怀揣创业梦想,从东北老家来到北京大兴,开了一家饺子馆。凭借退伍军人的坚韧和热情,他的小店逐渐红火起来。然而,对于陈时田来说,这家饺子馆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而是他传递公益爱心的起点。
饭店刚开业不久的某天,陈时田接到一个送餐电话,对方表明自己的母亲行动不便,而又因工作忙回不去家,很担心家中老人吃不上饭。“您放心吧!”陈时田二话没说,挂了电话便准备好饺子,按所留地址送了过去。当时外卖服务还不普及,顾客打来求助电话肯定是迫不得已,总不能让老人饿着。当老人拿到热乎乎的饺子时,感激道:“孩子,太谢谢你了!”这一句“孩子”,触及了他的思亲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陈时田想,老年人是最需要关心帮助的群体,能为他们尽一份力,也是为社会作贡献。于是他允诺老人,以后每天都会来送餐。
为空巢老人免费送饺子十余年
一次给孙大爷送餐,陈时田在老人家门口等了15分钟。原来是因为老人行动不便,短短的几步路,对于老人而言却那么漫长,陈时田得知原因后心里特别难受,也更加坚定了服务老人的决心。渐渐地,他发现附近社区还有很多空巢老人,有的行动不便,有的经济上有困难,于是他坚持每天为这些老人免费送餐,还为有困难的老人免除了餐费,这一送就是十年,风雨无阻。在这十年间,有的老人离开了,又有新的老人加入进来,陈时田一如既往,用一碗碗饺子温暖了近二十位老人,共为孤寡老人及养老院提供服务2300余次,捐助金额16万余元。
志愿多元 爱心传递千万家
与此同时,陈时田还在区政府和街道社区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公益带头人。从最初只有几个店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到后来成立“北京惠民志愿服务联盟”,目前,联盟已发展到500多人,陈时田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达到1765小时。所推出的惠民小饭桌爱心志愿服务项目,深受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以及周边社区居民的欢迎,惠及3300余人次,累计减免费用约3万元。该项目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热腾腾的饭菜,还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
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十年来,陈时田带领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学雷锋日,他们清扫街道、清理小广告;五一劳动节,与环卫工人共同维护城市整洁;六一儿童节,走进校园开展活动;中高考期间,为考生送水和慰问品;端午节,进社区包粽子、慰问孤寡老人;建军节,进军营送饺子和祝福;重阳节,到养老院为老人理发、做足疗;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警察节,与警察包饺子联欢;每周三,在医院路口站岗执勤,疏导交通。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各行各业,让爱心在不同群体中传递。
文明交通值守
持续宣讲 用行动传递正能量
陈时田还是大兴区兴丰街道百姓宣讲团的成员。每年,他都会前往学校、军营、社区、机关单位、村镇等地宣讲自己的故事,并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传递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七一”党的生日进行爱党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未来,陈时田有着更加明确的规划和展望。他希望能够将惠民志愿服务工作做得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扎根养老院和社区,为空巢孤寡老人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同时,他还计划展开更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传递更多的孝道文化和正能量。
学雷锋纪念日走上街头擦拭公共设施
陈时田十年坚守公益,他的故事,是一碗饺子温暖人心的故事,更是关于公益、关于爱心的动人篇章。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是最朴实的一碗饺子,也能传递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