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6月
【助人为乐】徐士银:社区里的“修车大王”
首都文明办 2012-05-23

徐士银老人现年84岁,中科院空间中心离休干部。1980年离休后自己买来修理工具,在北京市海淀区中科院空间中心社区建起了社区义务修车点,当起了“修车大王”。二十多年来,他义务为群众修理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20多万辆,深得群众的称赞。人们说,他助人为乐,是中科院空间社区最优秀的志愿者,是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到的一位活雷锋,是服务社会的楷模。

为居民义务修车,已经成了徐老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很多在他这里修过车的孩子都长大了,有的出了国,有的当了经理,但他们回到空间大院时,总会到老人这里来看一看。老人回忆:“中科院空间中心大院虽然现在处于繁华的市中心,但过去这里野草遍地,很荒凉的。那时修车要到很远的中科院物理所的320路、355路车站附近,居民不是很方便。几十年前家家户户上班都离不开自行车,那时每家都只有一辆自行车,如果早晨五六点钟上班的时候坏点了,别说大人上不了班,就连小孩也没法上学。”当时有不少单位来聘请他去工作,但他都拒绝了。老人1949年当过坦克兵,他连装甲坦克都能修理,当时他本可以开个汽车修理厂,但他还是考虑到邻居的困难,义务建起了这个修车点,做起了修理自行车的“修车大王”。从那时起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徐士银到底为多少人修了多少辆车,他记不清楚了。老人修车点的抽屉里存有13个厚厚的登记本,里面记载的是一些修车记录,如果他义务修理的这些自行车每辆只收1块钱,对于老人来说现在也是一笔巨资,但是老人没有这样做,徐老说这样做纯粹是为了乐,为了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老人乐于助人,坚持做好事、善事。2008年奥运会时,老人看到周围很多人都在为奥运会志愿服务,他可待不住了,不管怎样他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看到小区里经常会有狗粪,需要及时清理。“没人管,我就管”,于是老人坚持每天下午在小区里清理狗粪。老人说:“粪便被称作臭狗屎,当然又脏又臭了,但摆在那里的话,老人孩子如果不小心踩上一脚,回到家里都不好清理。” 老人还坚持在社区捡拾钉子,以免别人车胎被钉子扎坏。

在老人退休不久,他就提出将来要捐献遗体的,并写了一份书面材料。根据本人意愿并征得家人同意,海淀公证处于10多年前为其办理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手续。徐士银老人说:“也算是废物利用吧,传统观念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很重,我看得很轻,我的身体上什么能用,国家就拿走什么,算我的最后一次党费。”1997年老人得了脑血栓,入院治疗后没过多久,又要为大家修车。手脚不灵便了,家人们都劝他别修车了,他却说:“群众需要,我就得坚持修下去,除非我的手脚不能动了。”

他不仅是“修车大王”,还是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每年只要有地方受灾,需要捐款,他总是第一个去捐款的人。2010年,他为“博爱在京城”活动捐款1000元,为西南干旱捐款500元,他却说自己的一点捐款是微不足道的。

徐士银老人曾荣获民政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6月
【助人为乐】徐士银:社区里的“修车大王”
首都文明办 2012-05-23

徐士银老人现年84岁,中科院空间中心离休干部。1980年离休后自己买来修理工具,在北京市海淀区中科院空间中心社区建起了社区义务修车点,当起了“修车大王”。二十多年来,他义务为群众修理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20多万辆,深得群众的称赞。人们说,他助人为乐,是中科院空间社区最优秀的志愿者,是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到的一位活雷锋,是服务社会的楷模。

为居民义务修车,已经成了徐老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很多在他这里修过车的孩子都长大了,有的出了国,有的当了经理,但他们回到空间大院时,总会到老人这里来看一看。老人回忆:“中科院空间中心大院虽然现在处于繁华的市中心,但过去这里野草遍地,很荒凉的。那时修车要到很远的中科院物理所的320路、355路车站附近,居民不是很方便。几十年前家家户户上班都离不开自行车,那时每家都只有一辆自行车,如果早晨五六点钟上班的时候坏点了,别说大人上不了班,就连小孩也没法上学。”当时有不少单位来聘请他去工作,但他都拒绝了。老人1949年当过坦克兵,他连装甲坦克都能修理,当时他本可以开个汽车修理厂,但他还是考虑到邻居的困难,义务建起了这个修车点,做起了修理自行车的“修车大王”。从那时起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徐士银到底为多少人修了多少辆车,他记不清楚了。老人修车点的抽屉里存有13个厚厚的登记本,里面记载的是一些修车记录,如果他义务修理的这些自行车每辆只收1块钱,对于老人来说现在也是一笔巨资,但是老人没有这样做,徐老说这样做纯粹是为了乐,为了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老人乐于助人,坚持做好事、善事。2008年奥运会时,老人看到周围很多人都在为奥运会志愿服务,他可待不住了,不管怎样他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看到小区里经常会有狗粪,需要及时清理。“没人管,我就管”,于是老人坚持每天下午在小区里清理狗粪。老人说:“粪便被称作臭狗屎,当然又脏又臭了,但摆在那里的话,老人孩子如果不小心踩上一脚,回到家里都不好清理。” 老人还坚持在社区捡拾钉子,以免别人车胎被钉子扎坏。

在老人退休不久,他就提出将来要捐献遗体的,并写了一份书面材料。根据本人意愿并征得家人同意,海淀公证处于10多年前为其办理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手续。徐士银老人说:“也算是废物利用吧,传统观念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很重,我看得很轻,我的身体上什么能用,国家就拿走什么,算我的最后一次党费。”1997年老人得了脑血栓,入院治疗后没过多久,又要为大家修车。手脚不灵便了,家人们都劝他别修车了,他却说:“群众需要,我就得坚持修下去,除非我的手脚不能动了。”

他不仅是“修车大王”,还是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每年只要有地方受灾,需要捐款,他总是第一个去捐款的人。2010年,他为“博爱在京城”活动捐款1000元,为西南干旱捐款500元,他却说自己的一点捐款是微不足道的。

徐士银老人曾荣获民政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