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6月
【孝老爱亲】贾秀荣:爱,让她无比坚强
首都文明办 2012-05-31

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新外大街3号社区的健身小广场上,人们常常会看到有一个身材矮小、黑瘦但却满脸笑容的五十多岁的女人,用轮椅推着一个高龄老人在晒太阳,身后还跟着一个边走边叨叨唠唠的白发老人,谁看到这情景都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真不容易!这个女人就是贾秀荣。在她推着的轮椅上坐着的是她已93岁高龄的婆婆,身后跟着的是她自己的母亲。

贾秀荣的公公和婆婆都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并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革命军人,老党员,文革中公公被迫害致死,婆婆也被打回原籍河南。坚强的婆婆带着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直到文革结束,为“老伴”平反,才返回北京,后来两个儿子先后成了家,婆婆帮着儿子儿媳照看孙子、孙女,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可没有多久,婆婆的大儿子,也就是贾秀荣的丈夫在1998年4月被检查出患了癌症,8个月就离开了人世,这个打击让这个家庭再次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那年贾秀荣才四十岁。看着自己还在读书的孩子,看着年迈的婆婆,贾秀荣强忍悲痛,咬咬牙,一个人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因为婆婆没有工作,儿子又在上学,所以她还要努力工作,多处打工,尽全力使这个家生活得好一些。这样磕磕绊绊地过了3年,不幸的消息再一次落到这个家庭,婆婆的小儿子也因意外离开了人世。因为连续受到丈夫、两个儿子的相继去世的打击,贾秀荣的婆婆精神受到强烈刺激,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她对婆婆的照顾更加入微,患难中,对婆婆的爱已情同母女。贾秀荣每天除了照顾婆婆,还要外出做一些临时工,多赚点钱来维持这个家的生活。她要在好几个地方做小时工,每天从早忙到晚,不止一次地累倒。然而对亲人的爱坚定地支撑着她,她总是说,为了婆婆、为了儿子我也要支撑着,让这个家好好地过下去。

2005年,婆婆因病住院,贾秀荣一个人每天24小时在她身边守护照顾她,自己只吃些婆婆吃剩的饭菜,这样过了半个多月婆婆终于康复回家。2008年有一次她婆婆患严重的肠梗阻住进了医院,贾秀荣一直在医院帮着医生为婆婆洗肠,护理,这是一件很脏的活,可她从没一句抱怨,而且每天在婆婆身边守夜守到次日早上输完液为止,才能休息一会儿,病房的人都称赞不已。

贾秀荣的家住的是六十年代建造的房子,条件不好,房间也不大,一套有两间房,一间儿子住,一间她和婆婆住。她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婆婆和公公原来用的大双人床,从1999年至今这十几年来,贾秀荣始终让婆婆一个人在大床上睡觉,她说这样能让婆婆睡得舒服些。而她为了能夜间照顾婆婆,一直在大床边的木头沙发上睡觉。由于婆婆在文革中受到精神刺激,常常半夜刚刚睡下,便开始闹,有时还会将鞋或其它东西扔到贾秀荣的脸上,或骂声骤起,甚至整夜不睡,神情紧张地坐在贾秀荣的身上压着她不让起来。这样的日子搁谁都会受不了,也有不少邻居为贾秀荣抱屈。社区党组织,也常常关心她,鼓励她。她总是平静地说:“婆婆也曾经给了我们很多的爱,现在她老了,病了,我应该照顾她。我知道婆婆受了一辈子的苦,我应该让她老了享福。我能够理解我的婆婆,我也会容忍她,宽容她,毕竟她是一个没有丈夫、没有儿子的革命老人。现在我的儿子长大了,让我最操心的就是我婆婆,我只能祈祷她健康、平安生活每一天,祈祷我们一家人平安、幸福生活每一天。说实在的,也是婆婆的坚强让我坚持到今天,我已经习惯了这十多年的生活,已经和婆婆成了相依为命的亲人,心里有什么事,有什么不快,可以和她唠叨唠叨,虽然她听不懂…….。我相信,心中的爱会让我坚强地把这个家维护好,会让这个家的每一个人都平安、幸福!”

婆婆今年已经93岁了,身体已经很衰弱而且常常有病,贾秀荣就更加细心地照顾老人的起居,每天为婆婆做可口的饭食,喂婆婆吃饭,为她尽可能地买些酸奶等营养品,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她每天给婆婆洗脸,洗澡,换洗衣服,收拾房间,做饭等,没有一点空闲,特别是婆婆因年老有时无法正常排便,吃药也不起作用,贾秀荣就用手给婆婆往外抠,希望以此能让婆婆排出大便,避免生病。十多年来她就是这样坚持着,从没有怨言。现在,贾秀荣自己的母亲也因患老年痴呆症无人照料,生活在她身边。这让她原本已很劳累的生活更增添了困难,但是正像她自己所说的,心中的爱一定会让她支撑下去,何况现在又有了懂事的儿子、儿媳的帮助。

这就是贾秀荣,一个最普通的好人,最朴素的中国女性,在她身上,有中国女性最质朴的爱,最可贵的坚韧和坚强,她虽然做着最普通的事,尽着中国人最传统的孝,但她的心中有最博大的爱!这爱,让她的家庭充满生机,这爱,让她身边的亲人绽放着幸福的光彩!

当前位置:首页 > 6月
【孝老爱亲】贾秀荣:爱,让她无比坚强
首都文明办 2012-05-31

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新外大街3号社区的健身小广场上,人们常常会看到有一个身材矮小、黑瘦但却满脸笑容的五十多岁的女人,用轮椅推着一个高龄老人在晒太阳,身后还跟着一个边走边叨叨唠唠的白发老人,谁看到这情景都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真不容易!这个女人就是贾秀荣。在她推着的轮椅上坐着的是她已93岁高龄的婆婆,身后跟着的是她自己的母亲。

贾秀荣的公公和婆婆都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并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革命军人,老党员,文革中公公被迫害致死,婆婆也被打回原籍河南。坚强的婆婆带着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直到文革结束,为“老伴”平反,才返回北京,后来两个儿子先后成了家,婆婆帮着儿子儿媳照看孙子、孙女,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可没有多久,婆婆的大儿子,也就是贾秀荣的丈夫在1998年4月被检查出患了癌症,8个月就离开了人世,这个打击让这个家庭再次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那年贾秀荣才四十岁。看着自己还在读书的孩子,看着年迈的婆婆,贾秀荣强忍悲痛,咬咬牙,一个人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因为婆婆没有工作,儿子又在上学,所以她还要努力工作,多处打工,尽全力使这个家生活得好一些。这样磕磕绊绊地过了3年,不幸的消息再一次落到这个家庭,婆婆的小儿子也因意外离开了人世。因为连续受到丈夫、两个儿子的相继去世的打击,贾秀荣的婆婆精神受到强烈刺激,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她对婆婆的照顾更加入微,患难中,对婆婆的爱已情同母女。贾秀荣每天除了照顾婆婆,还要外出做一些临时工,多赚点钱来维持这个家的生活。她要在好几个地方做小时工,每天从早忙到晚,不止一次地累倒。然而对亲人的爱坚定地支撑着她,她总是说,为了婆婆、为了儿子我也要支撑着,让这个家好好地过下去。

2005年,婆婆因病住院,贾秀荣一个人每天24小时在她身边守护照顾她,自己只吃些婆婆吃剩的饭菜,这样过了半个多月婆婆终于康复回家。2008年有一次她婆婆患严重的肠梗阻住进了医院,贾秀荣一直在医院帮着医生为婆婆洗肠,护理,这是一件很脏的活,可她从没一句抱怨,而且每天在婆婆身边守夜守到次日早上输完液为止,才能休息一会儿,病房的人都称赞不已。

贾秀荣的家住的是六十年代建造的房子,条件不好,房间也不大,一套有两间房,一间儿子住,一间她和婆婆住。她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婆婆和公公原来用的大双人床,从1999年至今这十几年来,贾秀荣始终让婆婆一个人在大床上睡觉,她说这样能让婆婆睡得舒服些。而她为了能夜间照顾婆婆,一直在大床边的木头沙发上睡觉。由于婆婆在文革中受到精神刺激,常常半夜刚刚睡下,便开始闹,有时还会将鞋或其它东西扔到贾秀荣的脸上,或骂声骤起,甚至整夜不睡,神情紧张地坐在贾秀荣的身上压着她不让起来。这样的日子搁谁都会受不了,也有不少邻居为贾秀荣抱屈。社区党组织,也常常关心她,鼓励她。她总是平静地说:“婆婆也曾经给了我们很多的爱,现在她老了,病了,我应该照顾她。我知道婆婆受了一辈子的苦,我应该让她老了享福。我能够理解我的婆婆,我也会容忍她,宽容她,毕竟她是一个没有丈夫、没有儿子的革命老人。现在我的儿子长大了,让我最操心的就是我婆婆,我只能祈祷她健康、平安生活每一天,祈祷我们一家人平安、幸福生活每一天。说实在的,也是婆婆的坚强让我坚持到今天,我已经习惯了这十多年的生活,已经和婆婆成了相依为命的亲人,心里有什么事,有什么不快,可以和她唠叨唠叨,虽然她听不懂…….。我相信,心中的爱会让我坚强地把这个家维护好,会让这个家的每一个人都平安、幸福!”

婆婆今年已经93岁了,身体已经很衰弱而且常常有病,贾秀荣就更加细心地照顾老人的起居,每天为婆婆做可口的饭食,喂婆婆吃饭,为她尽可能地买些酸奶等营养品,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她每天给婆婆洗脸,洗澡,换洗衣服,收拾房间,做饭等,没有一点空闲,特别是婆婆因年老有时无法正常排便,吃药也不起作用,贾秀荣就用手给婆婆往外抠,希望以此能让婆婆排出大便,避免生病。十多年来她就是这样坚持着,从没有怨言。现在,贾秀荣自己的母亲也因患老年痴呆症无人照料,生活在她身边。这让她原本已很劳累的生活更增添了困难,但是正像她自己所说的,心中的爱一定会让她支撑下去,何况现在又有了懂事的儿子、儿媳的帮助。

这就是贾秀荣,一个最普通的好人,最朴素的中国女性,在她身上,有中国女性最质朴的爱,最可贵的坚韧和坚强,她虽然做着最普通的事,尽着中国人最传统的孝,但她的心中有最博大的爱!这爱,让她的家庭充满生机,这爱,让她身边的亲人绽放着幸福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