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6月
【孝老爱亲】吕海青:大孝大爱助和谐
首都文明办 2012-05-29

在丈夫眼中她是勤劳能干、体贴关心的好妻子;在孩子眼中她是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在公婆眼中她是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就是吕海青,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椴树岭村的一位普通妇女。

一、用温情体现孝顺之心

吕海青在1990年嫁到婆家后,因条件艰苦生活艰难,住的是三间石砌的房子,交通也不方便,加之婆婆过早地逝世,二十几岁的她就一直与丈夫、公公和公公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奶奶婆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家里做些饭都很费力,想到公公和奶奶婆拉扯大丈夫不容易,她主动帮助丈夫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吕海青家里的耕地面积不多,为了有更多的经济来源,种了很多果树。白天她和公公、丈夫一起下地劳作,晚上回到家里她还要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农闲时节,吕海清和小伙子们一样,上山挖野菜,割荆条,摘野枣刨药材,卖一些钱来贴补家计,积攒下一些钱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给奶奶婆和公公买一些新衣服,看到老人穿上新衣服,她的心里美滋滋的。而对于自己总是节衣缩食,用她的话说,舍不得瞎花一分钱。

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老人,她还千方百计地学一些料理家务的妙招,遇到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从开始只会缝缝补补到现在会做棉衣、棉被,吕海青用她那双勤劳的双手不知道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际为老人做了多少件棉衣。

二、用温暖筑建孝悌之城

家是什么?家是温暖的小窝,有爱才有家庭的文明和幸福。只有家人健康快乐了,孩子们才会幸福,做儿女的才会快乐,只有小窝温暖了,家人的心里才能真正感到幸福快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村里很多人都盖起了砖瓦房。这时候吕海青想到老人们在这冬天寒冷,夏天潮湿的石房中度过了将近一辈子,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盖一所像样的新房子让他们安度晚年。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先借一部分钱,买了一辆农用车,他们给施工单位拉货物,装卸沙土、水泥、钢筋,还承包了山场卖大柴。奋斗了整整两年,吕海清夫妇终于盖起了新房,当她把老人们接进了装着暖气的新居时,奶奶婆和公公在笑不拢嘴之余,眼角还涌出了感动的泪光。

三、用行动突显大孝之情

说起奶奶婆和公公,他们都是地道的农民,淳朴热情。婚后多年,她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没有红过一次脸,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次气。白天丈夫在外面工作,她便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公公、丈夫和孩子创造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每逢闲暇时间,她都会陪在老人身边,陪他们说说话,唠唠家常。奶奶婆和公公年岁已高,喜欢睡热炕头,她每天再苦再累也要把炕烧好,让他们睡得暖和舒适。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奶奶婆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终于卧床不起。吕海青每天守候在老人的身边,一匙一匙地喂老人吃饭,等老人吃完饭,把老人安顿好自己再去吃。端屎端尿,为老人擦洗身子,拆洗被褥……无处不体现着吕海青的孝心与真情。在吕海青无微不至地照顾下,老人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四、用大爱连起邻里之情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她不仅是个好媳妇,还是个好邻居。白天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干活,剩下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她总能第一个出现,小到帮助邻居浇菜锄草,大到帮助化解邻里之间小矛盾,她就是用这样热诚待人、乐于助人、敬老爱幼、和睦共处的良好品质做人做事。就是这样一位在全家人和邻居们心里公认的好儿媳,好邻居、好妻子、好母亲吕清海,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执着在亲情的路上行走着。

虽然吕海青在婆家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一些平凡的事情,但这些小事映射了一个平凡的女性身上所拥有那种传统美德。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行孝是善心的体现、爱心的写照、良心的凸现、耐心的考验。她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家庭成员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庇护晚辈,把一个清贫的家庭经营得和和美美。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家连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6月
【孝老爱亲】吕海青:大孝大爱助和谐
首都文明办 2012-05-29

在丈夫眼中她是勤劳能干、体贴关心的好妻子;在孩子眼中她是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在公婆眼中她是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就是吕海青,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椴树岭村的一位普通妇女。

一、用温情体现孝顺之心

吕海青在1990年嫁到婆家后,因条件艰苦生活艰难,住的是三间石砌的房子,交通也不方便,加之婆婆过早地逝世,二十几岁的她就一直与丈夫、公公和公公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奶奶婆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家里做些饭都很费力,想到公公和奶奶婆拉扯大丈夫不容易,她主动帮助丈夫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吕海青家里的耕地面积不多,为了有更多的经济来源,种了很多果树。白天她和公公、丈夫一起下地劳作,晚上回到家里她还要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农闲时节,吕海清和小伙子们一样,上山挖野菜,割荆条,摘野枣刨药材,卖一些钱来贴补家计,积攒下一些钱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给奶奶婆和公公买一些新衣服,看到老人穿上新衣服,她的心里美滋滋的。而对于自己总是节衣缩食,用她的话说,舍不得瞎花一分钱。

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老人,她还千方百计地学一些料理家务的妙招,遇到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从开始只会缝缝补补到现在会做棉衣、棉被,吕海青用她那双勤劳的双手不知道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际为老人做了多少件棉衣。

二、用温暖筑建孝悌之城

家是什么?家是温暖的小窝,有爱才有家庭的文明和幸福。只有家人健康快乐了,孩子们才会幸福,做儿女的才会快乐,只有小窝温暖了,家人的心里才能真正感到幸福快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村里很多人都盖起了砖瓦房。这时候吕海青想到老人们在这冬天寒冷,夏天潮湿的石房中度过了将近一辈子,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盖一所像样的新房子让他们安度晚年。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先借一部分钱,买了一辆农用车,他们给施工单位拉货物,装卸沙土、水泥、钢筋,还承包了山场卖大柴。奋斗了整整两年,吕海清夫妇终于盖起了新房,当她把老人们接进了装着暖气的新居时,奶奶婆和公公在笑不拢嘴之余,眼角还涌出了感动的泪光。

三、用行动突显大孝之情

说起奶奶婆和公公,他们都是地道的农民,淳朴热情。婚后多年,她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没有红过一次脸,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次气。白天丈夫在外面工作,她便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公公、丈夫和孩子创造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每逢闲暇时间,她都会陪在老人身边,陪他们说说话,唠唠家常。奶奶婆和公公年岁已高,喜欢睡热炕头,她每天再苦再累也要把炕烧好,让他们睡得暖和舒适。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奶奶婆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终于卧床不起。吕海青每天守候在老人的身边,一匙一匙地喂老人吃饭,等老人吃完饭,把老人安顿好自己再去吃。端屎端尿,为老人擦洗身子,拆洗被褥……无处不体现着吕海青的孝心与真情。在吕海青无微不至地照顾下,老人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四、用大爱连起邻里之情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她不仅是个好媳妇,还是个好邻居。白天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干活,剩下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她总能第一个出现,小到帮助邻居浇菜锄草,大到帮助化解邻里之间小矛盾,她就是用这样热诚待人、乐于助人、敬老爱幼、和睦共处的良好品质做人做事。就是这样一位在全家人和邻居们心里公认的好儿媳,好邻居、好妻子、好母亲吕清海,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执着在亲情的路上行走着。

虽然吕海青在婆家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一些平凡的事情,但这些小事映射了一个平凡的女性身上所拥有那种传统美德。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行孝是善心的体现、爱心的写照、良心的凸现、耐心的考验。她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家庭成员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庇护晚辈,把一个清贫的家庭经营得和和美美。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家连年被评为五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