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点赞!北京市3人荣登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文明北京 2022-08-08

近日,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在山东省曲阜市现场发布,北京市郝涛、靳维山、付云飞三人光荣上榜。

郝涛,女,1973年12月生,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小学教师,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2017年7月,郝涛成为了北京冬奥宣讲团的宣讲员,跟随宣讲团先后在北京、张家口、哈尔滨、内蒙、青海等地宣讲近百场、现场受众人数近万人、网络、视频宣讲受众人数近亿人次。郝涛曾荣获北京市优秀宣讲员、北京市优秀文化志愿者、北京市学习之星等称号。

从教师到文教助理

自2010年,郝涛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担任文教助理工作期间,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着力宣传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文体活动,把奥林匹克精神融进国家、北京市及街道的发展建设工作中。她深入居民,了解大家的需求,打造居民群众喜欢、乐于参与的文体活动,先后开设了“奥林匹克知识”课堂、传授“柔力球”和“乒乓球”的训练方法,并组织小型比赛,提高居民参与热情。她还在社区举办了舞蹈、合唱等兴趣班,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多角度、多维度推进,积极引导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10多年的持续工作中,有20000人次的居民参与这些文化体育活动,不仅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素养,更是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渗透到了东四居民的生活中。

她在工作的同时,不忘提升自己,通过自学成为国家一级乒乓球裁判员,不断丰富提高自身体育技能,积极努力投身到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传播当中。

“把奥林匹克社区人的故事讲出去”

成为一名宣讲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更好地传播社区奥林匹克精神,郝涛看到招募宣讲员的消息,主动报名。2017年5月,郝涛把东四街道如何开展社区教育,居民们如何活到老学到老的故事呈现在了东城区宣讲的舞台上。“我觉得只有热爱,故事才能娓娓道来,也才能吸引听众去听我们的故事。”

郝涛对宣讲工作的热情吸引了市委讲师团的注意,2017年7月,冬奥组委、市委讲师团联系东四街道,询问能否出一名宣讲员,讲述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的故事,郝涛得到了加入北京冬奥宣讲团的机会。“将初步写好的宣讲稿交上去后,就再没消息了,当时还以为落选了,当不上宣讲员了。”7月中旬,正当心情落寞的时候,郝涛接到参加宣讲团试讲的通知。

宣讲团所有成员只有9天的培训时间,所有的宣讲要在7月30日接受审查,31号就要正式成团开启首场宣讲。时间紧、任务重不说,郝涛想要把奥林匹克社区这10多年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的历程在稿子里完整地体现出来,稿子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推翻重来,那几天,郝涛压力大到吃不下睡不着,哭了好几鼻子,一度想退出宣讲,可一想到自己一旦放弃就会使得东四街道乃至东城区失去一次宝贵的宣传机会,郝涛只能选择咬咬牙坚持下去。在郝涛的不懈努力下,稿件最终完成得非常成功,得到了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

在经历了严格的培训、演练后,2017年7月31号,郝涛作为北京冬奥宣讲团的首批成员站在了首场报告会的宣讲台上。52位宣讲员,386场宣讲,郝涛在兼顾工作的情况下参加了近百场,从最初每天两场地进社区、厂矿、军营、学校到后来开创的形式多样的宣讲模式,郝涛不仅讲《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人》的故事,还会根据场次要求变身奥运知识互动环节主持人、宣讲前奥运击缶操热场的领头人、宣讲后旱地冰壶体验讲解员……作为首批宣讲的党支部书记,她在宣讲台上不仅每一次都倾尽全力讲好故事,在台下更是做好宣讲前后、现场宣讲的后勤保障工作。

“宣讲让我成为一名有情怀的老师”

2019年,郝涛回到学校一线班主任岗位,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依旧尽己所能地参加冬奥宣讲。宣讲归来,郝涛把宣讲的所见所闻与同事和班上的同学们分享,在班级文化中随时传递奥运知识、参与冬奥活动。

2021年4月,郝涛随宣讲团来到青海玉树。第一次踏上高原土地的郝涛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虽然站着都觉得晕眩,但是当我站在学生面前宣讲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要把最完美的宣讲呈现给他们。”在玉树的学校里,郝涛带着孩子做起了奥运击缶操,精神饱满地给同学们讲述了冬奥故事,得到了在场同学老师们的热烈掌声……回到北京,郝涛给班上每个同学们带回一杯玉树特有的饮品,和他们分享在青海的所见所闻。

回到北京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郝涛的身体因为高原反应一直浮肿,吃了很久的中药才慢慢恢复。但是她不后悔,“如果是旅游,说什么我也不去高原了,但是如果是支教或者继续做宣讲,我一定还去。我喜欢做一名老师,而宣讲能让我成为一名有情怀的老师。”

靳维山,男,1956年3月生,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前芮营村村民。2021年7月31日,马昌营镇前芮营村附近洳河与泃河交汇处的橡胶坝有人落水,下水救人的两名村民也瞬间被卷入漩涡水底,无法自救,情况十分危急。靳维山闻讯后,迅速赶到河边,穿上救生衣跳入水中,用竹竿把第一名落水者拉上岸。随后,他不顾岸上群众的劝说,冒着体力透支的危险,第二次跳入水中救人,把另一名落水者拖上岸。第三名落水者,也被随后赶到的救援人员在下游救出。2022年2月,靳维山荣获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称号。

危情时刻挺身而出

由于2021年汛期降水量大,平谷区洳河与泃河河道水位上升、水流湍急。7月31日18时30分,马昌营镇前芮营村洳河与泃河交汇处橡胶坝附近有人落水呼救,前芮营村委会后勤人员马海泉、村治保主任姜礼贤先后跳入河水中救人,无奈水流湍急,二人先后被卷入漩涡中,无法自救,只能奋力挣扎。

18时40分前后,当时65岁的村民靳维山从附近经过,听说有人落水后迅速向出事地点奔去。当靳维山看到姜礼贤和马海泉在水势凶猛的河水漩涡中挣扎,王某漂浮在较远处时,他没有任何顾虑,迅速套上救生衣,果断拿起岸边的竹竿跳入水中,先是游向距离比较近的马海泉。马海泉虽然穿着救生衣,但仍然被漩涡卷地在水中浮浮沉沉,此时仅能微弱挣扎,见靳维山向他游来,拼尽最后的力气抓住竹竿。靳维山一手抓住竹竿,一手划水,艰难地用竹竿将命悬一线的马海泉拉上岸。

不顾安危再度救人

在确定马海泉安全后,靳维山立即返身第二次跳入水中营救姜礼贤,岸上的村民纷纷担忧地喊着“回来吧,老爷子”“水太急了,救不了了”,但此时的靳维山心里想的只有“救人”二字。靳维山迎着湍急的河水游到姜礼贤身旁,体力已严重透支,见姜礼贤没有动作,不再耽误时间,拼命拖着姜礼贤的双脚往岸边游去。快到岸边时,“119”和“120”等救援人员已赶到现场,同靳维山一起将姜礼贤拉到岸上进行施救,不幸的是姜礼贤已停止了呼吸,因救人溺亡。此时王某已经漂到远处河道下游的大桥边,消防人员赶到下游,用消防绳等专用救援设备将王某打捞上来。

真情善举人间大爱

“当时情况紧急没有多想我就跳下水救人了,谁知水流太快了,瞬间就把我卷入水底漩涡。”被救人员马海泉在第二天回想起这件事时仍心有余悸,他后怕地说:“现在回想起来仍旧让人心惊胆战,当时靳维山的一根救命竹竿不仅救了我一个人的命,也挽救了我们整个家庭,没有他的帮助我可能就没了,他的无畏善行我们全家人会铭记一辈子。”

本是普通村民,在面对乡里乡亲被困于危难时,他奋不顾身救人于急流;本是花甲老人,他不顾年事已高,两次入水救人、救急;本是救人大爱善举,面对大家的赞扬,他却因没有救活其他落水者而深深自责……靳维山用无言的行动营救鲜活的生命,是勇士,更值得敬佩。

付云飞,女,1974年4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西厢苑社区居委会委员。2001年,一场突来车祸让她失去了丈夫,公公因为失去儿子一病不起,婆婆精神恍惚。付云飞强忍悲痛挑起家庭重担,21年如一日,悉心照顾久病卧床的公公直到终老,宽解抚慰老年丧子的婆婆走出痛苦,陪伴爱护年幼懵懂的儿子考入大学。付云飞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

丈夫意外去世 妻子坚强面对

走进房山区长沟镇西厢苑社区,只要提起付云飞,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付云飞可真是个好媳妇儿、孝敬公婆、关爱家人、有良心、有爱心”。付云飞二十年如一日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照顾病重的公公直到终老,视婆婆为亲生母亲,独自将年幼的孩子拉扯上了大学,这位平凡的女人虽遭遇生活的不幸,却能在逆境中坚强生活,以羸弱之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付云飞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她常年在家操持家务。一家人虽不富裕,也算衣食无忧,过着平淡而温馨的日子。200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丈夫的生命,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布满阴霾。噩耗传来,年迈的公公因承受不起丧子之痛而一病不起,体弱的婆婆精神崩溃变得神情恍惚,年仅5岁的儿子不再活泼、不再爱说爱笑,变得小心翼翼、眼神恍惚,时时都躲闪陌生人的目光……“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失去丈夫的日子。”她提起丈夫出事那一天,神情仍然沉痛悲伤,她说当时必须要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因为她从公公婆婆和孩子无助的眼神里看到,自己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

独自承受苦难 撑起一个家庭

失去了丈夫,这个家也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很快便陷入了困境。丈夫在时,付云飞从未参加过工作,现在不得不强忍悲痛,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老人和孩子。她白天打短工贴补家用,晚上用自学的医学保健知识为公公做理疗,一开始公公非常排斥,不让她给自己按摩,觉得与儿媳之间还是要避嫌的,但在付云飞的耐心劝说和真诚坚持下,公公最终接受了儿媳胜似亲闺女的真心关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理疗一做就是近20年。在付云飞的细悉心照顾下,公公恢复得很快,逐渐可以站立和勉强行走,婆婆也在她的疏导下慢慢走出阴霾,精神渐渐地好了起来,婆婆逢人便说:“云飞就是我的亲闺女”。

21年来,左右邻居都目睹了付云飞对公婆的孝顺。2019年公公去世了,付云飞怕婆婆独自悲伤,也怕她一个人孤单寂寞,便搬去与婆婆同吃同住,照顾起婆婆的日常饮食起居,与婆婆每日闲聊话家常,逗婆婆开心。家庭矛盾、婆媳矛盾在她的家里从没出现过。因为她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自己也有儿女,也有老去的那一天,我是一名做着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党员,如果连自己家里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如何去做居民的工作呢?”

悉心照顾公婆,乐观面对生活

付云飞觉得对家人的爱是一种责任,也是一剂良药,能慰藉家人,也能坚强自己,家和万事兴。平实的语言彰显她纯朴而坚强的性格,一个不曾被生活压垮,依然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女人付云飞。

付云飞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居民,成为了长沟镇西厢苑社区的道德榜样。2012年,她被社区居民推选到西厢苑社区居委会工作,10年来,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学习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以最大的热情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帮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云飞于2016年被房山区司法局聘为家庭矛盾调解员,同年也获得北京市疾病预防中心颁发的“北京市优秀健康生活指导员”荣誉证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点赞!北京市3人荣登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文明北京 2022-08-08

近日,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在山东省曲阜市现场发布,北京市郝涛、靳维山、付云飞三人光荣上榜。

郝涛,女,1973年12月生,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小学教师,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2017年7月,郝涛成为了北京冬奥宣讲团的宣讲员,跟随宣讲团先后在北京、张家口、哈尔滨、内蒙、青海等地宣讲近百场、现场受众人数近万人、网络、视频宣讲受众人数近亿人次。郝涛曾荣获北京市优秀宣讲员、北京市优秀文化志愿者、北京市学习之星等称号。

从教师到文教助理

自2010年,郝涛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担任文教助理工作期间,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着力宣传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文体活动,把奥林匹克精神融进国家、北京市及街道的发展建设工作中。她深入居民,了解大家的需求,打造居民群众喜欢、乐于参与的文体活动,先后开设了“奥林匹克知识”课堂、传授“柔力球”和“乒乓球”的训练方法,并组织小型比赛,提高居民参与热情。她还在社区举办了舞蹈、合唱等兴趣班,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多角度、多维度推进,积极引导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10多年的持续工作中,有20000人次的居民参与这些文化体育活动,不仅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素养,更是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渗透到了东四居民的生活中。

她在工作的同时,不忘提升自己,通过自学成为国家一级乒乓球裁判员,不断丰富提高自身体育技能,积极努力投身到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传播当中。

“把奥林匹克社区人的故事讲出去”

成为一名宣讲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更好地传播社区奥林匹克精神,郝涛看到招募宣讲员的消息,主动报名。2017年5月,郝涛把东四街道如何开展社区教育,居民们如何活到老学到老的故事呈现在了东城区宣讲的舞台上。“我觉得只有热爱,故事才能娓娓道来,也才能吸引听众去听我们的故事。”

郝涛对宣讲工作的热情吸引了市委讲师团的注意,2017年7月,冬奥组委、市委讲师团联系东四街道,询问能否出一名宣讲员,讲述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的故事,郝涛得到了加入北京冬奥宣讲团的机会。“将初步写好的宣讲稿交上去后,就再没消息了,当时还以为落选了,当不上宣讲员了。”7月中旬,正当心情落寞的时候,郝涛接到参加宣讲团试讲的通知。

宣讲团所有成员只有9天的培训时间,所有的宣讲要在7月30日接受审查,31号就要正式成团开启首场宣讲。时间紧、任务重不说,郝涛想要把奥林匹克社区这10多年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的历程在稿子里完整地体现出来,稿子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推翻重来,那几天,郝涛压力大到吃不下睡不着,哭了好几鼻子,一度想退出宣讲,可一想到自己一旦放弃就会使得东四街道乃至东城区失去一次宝贵的宣传机会,郝涛只能选择咬咬牙坚持下去。在郝涛的不懈努力下,稿件最终完成得非常成功,得到了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

在经历了严格的培训、演练后,2017年7月31号,郝涛作为北京冬奥宣讲团的首批成员站在了首场报告会的宣讲台上。52位宣讲员,386场宣讲,郝涛在兼顾工作的情况下参加了近百场,从最初每天两场地进社区、厂矿、军营、学校到后来开创的形式多样的宣讲模式,郝涛不仅讲《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人》的故事,还会根据场次要求变身奥运知识互动环节主持人、宣讲前奥运击缶操热场的领头人、宣讲后旱地冰壶体验讲解员……作为首批宣讲的党支部书记,她在宣讲台上不仅每一次都倾尽全力讲好故事,在台下更是做好宣讲前后、现场宣讲的后勤保障工作。

“宣讲让我成为一名有情怀的老师”

2019年,郝涛回到学校一线班主任岗位,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依旧尽己所能地参加冬奥宣讲。宣讲归来,郝涛把宣讲的所见所闻与同事和班上的同学们分享,在班级文化中随时传递奥运知识、参与冬奥活动。

2021年4月,郝涛随宣讲团来到青海玉树。第一次踏上高原土地的郝涛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虽然站着都觉得晕眩,但是当我站在学生面前宣讲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要把最完美的宣讲呈现给他们。”在玉树的学校里,郝涛带着孩子做起了奥运击缶操,精神饱满地给同学们讲述了冬奥故事,得到了在场同学老师们的热烈掌声……回到北京,郝涛给班上每个同学们带回一杯玉树特有的饮品,和他们分享在青海的所见所闻。

回到北京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郝涛的身体因为高原反应一直浮肿,吃了很久的中药才慢慢恢复。但是她不后悔,“如果是旅游,说什么我也不去高原了,但是如果是支教或者继续做宣讲,我一定还去。我喜欢做一名老师,而宣讲能让我成为一名有情怀的老师。”

靳维山,男,1956年3月生,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前芮营村村民。2021年7月31日,马昌营镇前芮营村附近洳河与泃河交汇处的橡胶坝有人落水,下水救人的两名村民也瞬间被卷入漩涡水底,无法自救,情况十分危急。靳维山闻讯后,迅速赶到河边,穿上救生衣跳入水中,用竹竿把第一名落水者拉上岸。随后,他不顾岸上群众的劝说,冒着体力透支的危险,第二次跳入水中救人,把另一名落水者拖上岸。第三名落水者,也被随后赶到的救援人员在下游救出。2022年2月,靳维山荣获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称号。

危情时刻挺身而出

由于2021年汛期降水量大,平谷区洳河与泃河河道水位上升、水流湍急。7月31日18时30分,马昌营镇前芮营村洳河与泃河交汇处橡胶坝附近有人落水呼救,前芮营村委会后勤人员马海泉、村治保主任姜礼贤先后跳入河水中救人,无奈水流湍急,二人先后被卷入漩涡中,无法自救,只能奋力挣扎。

18时40分前后,当时65岁的村民靳维山从附近经过,听说有人落水后迅速向出事地点奔去。当靳维山看到姜礼贤和马海泉在水势凶猛的河水漩涡中挣扎,王某漂浮在较远处时,他没有任何顾虑,迅速套上救生衣,果断拿起岸边的竹竿跳入水中,先是游向距离比较近的马海泉。马海泉虽然穿着救生衣,但仍然被漩涡卷地在水中浮浮沉沉,此时仅能微弱挣扎,见靳维山向他游来,拼尽最后的力气抓住竹竿。靳维山一手抓住竹竿,一手划水,艰难地用竹竿将命悬一线的马海泉拉上岸。

不顾安危再度救人

在确定马海泉安全后,靳维山立即返身第二次跳入水中营救姜礼贤,岸上的村民纷纷担忧地喊着“回来吧,老爷子”“水太急了,救不了了”,但此时的靳维山心里想的只有“救人”二字。靳维山迎着湍急的河水游到姜礼贤身旁,体力已严重透支,见姜礼贤没有动作,不再耽误时间,拼命拖着姜礼贤的双脚往岸边游去。快到岸边时,“119”和“120”等救援人员已赶到现场,同靳维山一起将姜礼贤拉到岸上进行施救,不幸的是姜礼贤已停止了呼吸,因救人溺亡。此时王某已经漂到远处河道下游的大桥边,消防人员赶到下游,用消防绳等专用救援设备将王某打捞上来。

真情善举人间大爱

“当时情况紧急没有多想我就跳下水救人了,谁知水流太快了,瞬间就把我卷入水底漩涡。”被救人员马海泉在第二天回想起这件事时仍心有余悸,他后怕地说:“现在回想起来仍旧让人心惊胆战,当时靳维山的一根救命竹竿不仅救了我一个人的命,也挽救了我们整个家庭,没有他的帮助我可能就没了,他的无畏善行我们全家人会铭记一辈子。”

本是普通村民,在面对乡里乡亲被困于危难时,他奋不顾身救人于急流;本是花甲老人,他不顾年事已高,两次入水救人、救急;本是救人大爱善举,面对大家的赞扬,他却因没有救活其他落水者而深深自责……靳维山用无言的行动营救鲜活的生命,是勇士,更值得敬佩。

付云飞,女,1974年4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西厢苑社区居委会委员。2001年,一场突来车祸让她失去了丈夫,公公因为失去儿子一病不起,婆婆精神恍惚。付云飞强忍悲痛挑起家庭重担,21年如一日,悉心照顾久病卧床的公公直到终老,宽解抚慰老年丧子的婆婆走出痛苦,陪伴爱护年幼懵懂的儿子考入大学。付云飞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

丈夫意外去世 妻子坚强面对

走进房山区长沟镇西厢苑社区,只要提起付云飞,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付云飞可真是个好媳妇儿、孝敬公婆、关爱家人、有良心、有爱心”。付云飞二十年如一日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照顾病重的公公直到终老,视婆婆为亲生母亲,独自将年幼的孩子拉扯上了大学,这位平凡的女人虽遭遇生活的不幸,却能在逆境中坚强生活,以羸弱之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付云飞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她常年在家操持家务。一家人虽不富裕,也算衣食无忧,过着平淡而温馨的日子。200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丈夫的生命,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布满阴霾。噩耗传来,年迈的公公因承受不起丧子之痛而一病不起,体弱的婆婆精神崩溃变得神情恍惚,年仅5岁的儿子不再活泼、不再爱说爱笑,变得小心翼翼、眼神恍惚,时时都躲闪陌生人的目光……“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失去丈夫的日子。”她提起丈夫出事那一天,神情仍然沉痛悲伤,她说当时必须要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因为她从公公婆婆和孩子无助的眼神里看到,自己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

独自承受苦难 撑起一个家庭

失去了丈夫,这个家也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很快便陷入了困境。丈夫在时,付云飞从未参加过工作,现在不得不强忍悲痛,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老人和孩子。她白天打短工贴补家用,晚上用自学的医学保健知识为公公做理疗,一开始公公非常排斥,不让她给自己按摩,觉得与儿媳之间还是要避嫌的,但在付云飞的耐心劝说和真诚坚持下,公公最终接受了儿媳胜似亲闺女的真心关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理疗一做就是近20年。在付云飞的细悉心照顾下,公公恢复得很快,逐渐可以站立和勉强行走,婆婆也在她的疏导下慢慢走出阴霾,精神渐渐地好了起来,婆婆逢人便说:“云飞就是我的亲闺女”。

21年来,左右邻居都目睹了付云飞对公婆的孝顺。2019年公公去世了,付云飞怕婆婆独自悲伤,也怕她一个人孤单寂寞,便搬去与婆婆同吃同住,照顾起婆婆的日常饮食起居,与婆婆每日闲聊话家常,逗婆婆开心。家庭矛盾、婆媳矛盾在她的家里从没出现过。因为她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自己也有儿女,也有老去的那一天,我是一名做着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党员,如果连自己家里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如何去做居民的工作呢?”

悉心照顾公婆,乐观面对生活

付云飞觉得对家人的爱是一种责任,也是一剂良药,能慰藉家人,也能坚强自己,家和万事兴。平实的语言彰显她纯朴而坚强的性格,一个不曾被生活压垮,依然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女人付云飞。

付云飞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居民,成为了长沟镇西厢苑社区的道德榜样。2012年,她被社区居民推选到西厢苑社区居委会工作,10年来,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学习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以最大的热情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帮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云飞于2016年被房山区司法局聘为家庭矛盾调解员,同年也获得北京市疾病预防中心颁发的“北京市优秀健康生活指导员”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