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生]北京,自行车正回归城市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22-06-24
过去五年,随着北京慢行交通环境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行通勤、骑行购物。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创近10年来新高——达到47.8%,比2017年提升了6.9%。全市共享单车年骑行量达9.5亿人次,市民慢行交通出行意愿持续提升。
打造景美路畅的骑行环境
在繁忙的CBD区域,骑车的通勤族可以沿着通惠河北侧绿道,转到通惠河沿岸,骑行至建外SOHO等大型写字楼之间。步行的市民,可以通过绿道从庆丰公园跨越通惠河,来到长安街南侧的CBD城市森林公园。巡河路、园林绿道与城市道路的有机衔接,“三网融合”连通了五六公里区域内道路。
净化慢行空间、建设口袋公园、营造休憩空间……慢行系统示范区各有特色,遍布全市。东城区王府井结合老城街巷胡同整治,对甘雨胡同等9条胡同实施30公里限速,率先建成交通安宁步行友好街区。石景山保险产业区规划建成1.5公里全封闭儿童平衡车赛道、3公里夜间慢跑路线,促进人居环境和生态景观的双提升。
机动车道瘦身精细打磨骑行路
2019年,北京建成了首条全长6.5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路,连接回龙观和上地软件园,相比私家车和公交车,分别节省通行时间32%和50%,解决了一大批通勤市民的出行难题。开通三年来,自行车专用路日均骑行量4000至5000人次,累计减碳超1500吨。
机动车道“瘦身”;全线精打细磨优化骑行路线;路口骑行一次左转大大提速;立体反光道钉、柔性隔离桩、机动车停车让行提示、首次应用的自行车优先标识……二环辅路慢行系统优化改造后,非机动车道宽达3米以上,通行效率提升25%,早晚高峰骑行流量和通行速度分别提升8%和5%。
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创新高
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创近10年来新高,达到47.8%。在新街口外大街、天坛东路等51条道路,早高峰骑行量每小时超过3000人次。
今年5月,根据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部分地铁站暂时封闭,地铁沿线骑行需求进一步增加。“一个早高峰,调运过来近百辆单车,全都被骑走了。”一位美团单车运维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在封闭地铁站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社区、车站周边增加车辆调度,保障骑行需求。 北京晚报记者 孙宏阳
原文链接:
运维管理:首都文明网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