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区县动态 > 西城区

环保+科普 西城青少年的这个假期太充实啦

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10-20

  环保生活 从我做起

  “你要去做什么?”“我要去扔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怎么分类吗?我来告诉你……”这是回民小学二年级10班学生姚昕谊与弟弟的一段对话。

  养成好习惯,从孩子抓起。姚昕谊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践行者,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将在学校和生活中了解到的垃圾分类知识付诸实践,带动身边的家人、同学、朋友逐步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妈妈卢琳琳还特意将姚昕谊参与垃圾分类的日常拍成视频,向更多的朋友宣传环保生活理念。

  “这个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把它回收可以重新利用,节约资源。这个葱叶是厨余垃圾,就是我们吃剩下的食物,要丢在厨余垃圾的桶里。你听明白了吗?”姚昕谊耐心地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那这个电池也是其他垃圾吗?”弟弟问。“不是,废电池是有污染的属于有害垃圾。还有过期的药品,也是有害垃圾。这两个可以一起扔……”把垃圾分好类后,姚昕谊和弟弟一起来到小区的垃圾分类桶站,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扔到垃圾桶中。

  最后,姚昕谊还不忘贴心地提醒大家:“吃零食的包装袋里经常会有一个小袋子,装着干燥剂或防腐剂,这是对人体有害的,不能食用,大家千万不要误食哦!”

  一起动手 乐趣无穷

 

  “这个活动太有意思啦,没想到纸杯、塑料瓶还能用来做科学小实验,下次活动我还要参加……”回民小学二年级的刘伊晨同学在参加了牛街街道图书馆举办的少儿科普线上活动后,开心地写下了这段话。

  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在度假之余学习科学知识,牛街街道图书馆儿童科普线上活动邀请专业指导老师,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以播放视频的形式给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从而开展儿童科普宣传与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

  此次儿童科普线上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制传声筒、会站着的鸡蛋、制作简易饮水机、自制母鸡发声器、导管水平仪、自制小音响、会变的字、神笔马良、会生气的气球以及隔空捏气球。

  这些小实验贴近生活,取材简单,制作简便,寓教于乐,受到了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欢迎。大家跟着线上视频动手做小实验,收获无限快乐。

  回民小学一年级1班的学生夏靖宜说:“这些实验都是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完成的,比如压强在饮水机、水平仪、隔空捏气球的体现,还有水彩颜料和水性马克笔的神奇变化,都是有科学道理的,还特别有意思,我觉得这次假期过得很丰富很充实。”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