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22冬日暖阳洒在白纸上,为素描纸上的白塔徒增了光辉。“妈妈,这是我画的白塔。”在咖啡厅二楼高台上,徐浩森举起作品。“画得真好。你知道白塔的历史吗?”妈妈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表扬,讲起白塔的历史。一支铅笔、一张素描纸、一把小板凳,一对母子。周末,走在西城白塔寺附近的胡同,可能就会碰到正在画画的西城男孩徐浩森,他画白塔、画胡同、画北京。
今年10岁的徐浩森从一年级开始学习绘画,从简单的儿童画学起,兴趣愈发浓厚后开始学习速写,一步步进阶到素描。聊起素描画徐浩森打开了话匣子,“学习素描分为四个阶段,排线、几何体、静物、到最后的头像五官……”他边说边打开画夹,水彩画、素描画,静物、人像,最吸引人的就是一张抄手胡同的素描画。
青砖灰瓦、胖胖的门墩、笔直的电线杆……勃勃的生机与古老的砖瓦瞬间立体起来,一幅只有黑白色彩的画作透着老北京胡同的魅力,让人仿佛就站在胡同口,下一刻就要走进那古老的胡同中。
画胡同,首先要爱胡同。“从这个口进去,转来转去,又从离入口不远的地方转了回来。因其形状像一个人的两只手抄在一起,所以叫抄手胡同……”写生前,老师详细介绍了抄手胡同的前世今生,孩子们随着老师的手指望向古老胡同的深处。徐浩森不仅了解了很多北京胡同文化,也会引发思考。“我最喜欢房上的瓦片,不仅漂亮夏天还能排水。”一个10岁的小朋友竟说出了审美和实用性!日常生活中,家长也有意让孩子了解北京文化。有一次,一家三口到大栅栏游玩,妈妈一路走一路讲老字号故事,家长越说越兴奋,孩子越听越入神,一路走到了珠市口。
由赵登禹路进前抄手胡同,抬头即见白塔。“改天我要画白塔。”徐浩森画完抄手胡同后许下承诺。西城区落实“双减”后,徐浩森有了更多的时间绘画。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开心地勾勒着白塔寺。在仰望白塔寺最好的角度,一家三口笑作一团,冬日暖阳洒在他们的脸上。“我希望孩子能通过绘画热爱西城,热爱西城的文化。”在妈妈的注视下,徐浩森收拾好了素描笔。(北京西城报)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