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亚运村街道团委牵手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共同开设“冬奥课堂”,街道利用独特的冬奥资源优势,为学校学生提供资源场地,丰富学生课后生活,助力“双减”落地见效。
当天下午3点半,刚刚建成的亚运村市民活动中心冬奥科普馆迎来了首批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的30多名学生,参加街道组织的“激情冰雪 科技冬奥”科普活动。在街道团员青年志愿者的引导下,学生们体验了现代多媒体传播、数字视觉、人机交互等技术,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学习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知识。学生们戴上VR眼镜,踩在模拟滑雪器上,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体验冬奥会的滑雪项目。
现场“3D体感冬奥服装体验系统”很受欢迎,孩子们站在装有这套系统的机器前,只要简单挥动手臂,就可以将冬奥服装“穿在身上”。团员青年志愿者还带领学生认真体验陆地冰壶的相关规则和训练技巧,随着一次次的实操训练,学生身体力行地感受了一把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落实好‘双减’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属地街道能够给予资源上的支持,这对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有很大帮助。”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安慧里低部校区校长刘心说道。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亚运村街道将充分挖掘地区资源优势,组织辖区学生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感受地区发展进步、亚奥文化魅力。同时深入挖掘地区红色文化,邀请地区老专家、老学者、志愿者为学生们授课,“共青团员拉手少先队员”加入社区治理志愿服务行列,为亚运村地区发展添力,助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