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谷区文明办
时间:2022-06-07为引导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助力平谷区创城建设,引导少年儿童深刻感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提升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平谷五小以“喜迎二十大 浓情过端午”为主题,组织开展“绿谷红娃”花式过端午系列活动。
颂端午 扬传统
学习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童谣等文学作品,在文字韵律中感知自古以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与态度,并且用视频的形式进行分享。
知端午 话精神
各中队开展主题少队活动课,队员在网络、书籍中搜索端午节的由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进行了线上主题讨论活动,畅谈端午节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此增强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
过端午 巧创意
二(2)中队开展端午节小创客活动。队员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彩泥、折纸等多种方式,创作了独一无二的创意作品。
写端午 传情义
趣事之包粽子四(3)中队 崔添瑜
清晨,打开房门,一股淡香悠悠飘来。正在好奇之际,妈妈冲我一笑:“快来一起包粽子。”哇哦,端午节快到了,我最喜欢吃粽子了。
翠绿的粽叶,洁白的江米,红红的大枣,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学着妈妈的样子,我拿起两片粽叶,把它们并列连在一起,两手握住两边,向中间拧成漏斗形,放进五颗枣,再塞满满的糯米,把上面的粽叶弯下来,像盖子一样盖好。
我心想着包粽子还挺简单的嘛,可是,糯米粒就像是一个个淘气的孩子,总想着要逃出叶的“包围圈”。很快,叶子外面、我的手上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不仅如此,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手好像不够用:拿着粽子没法绑绳子,好不容易腾出一只手去够绳子,另一只手上的叶子、米、枣子又四散开了。
我急得手忙脚乱,满头是汗。妈妈看见后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这次我把枣和米都少放了些,把粽叶小心翼翼地盖上,确保两边没有缝隙,然后让妈妈帮我绑上绳子。
就这样,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完成了,心中竟然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后来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又包了几个,我包的粽子样貌“奇特”,有的像牛角,有的像小山,有的说不出形象,看着这些丑丑的粽子,我笑出声来,妈妈打趣我说这些“作品”很有创意。
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有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中的“端”字是开始的意思,寓意着美好的开始。第一次包粽子对于我来说不是难事而是趣事,我想这也一种好的开端。
品端午 享团聚
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学习多种包粽子的方法;吃粽子,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队员们用一张张照片展示和家人在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
平谷五小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同学们感知端午、寻味端午,孩子们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到传统节日的习俗,还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