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1-06-095月28日上午,“房山区人民政府与中关村发展集团‘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全面合作协议签约暨首届全球智能应急装备大赛启动仪式”在房山窦店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合作双方要进一步发挥房山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中关村发展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的专业能力,围绕创新链、产业链,集中力量抓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落地,当好“服务管家”,促进产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提升,实现地方与机构的共同快速成长以及跨越式发展,为“政企”协同创新提供高价值的合作范式,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同时,他还强调,要把首届全球智能应急装备大赛办成规格高、范围广、影响大的国际赛事,以开放的胸怀吸引海内外的科技项目广泛参与,在比赛中交流,在交流中互鉴,在合作中共赢,推动北京应急产业融合创新生态圈建设、促进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加快发展!
房山区委书记陈清、副书记、区长郭延红、副区长高武军,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宣鸿,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赵清,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贾兴华,市“两区”办、北京理工大学等有关领导,以及智能应急领域专家学者、合作伙伴、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出席活动。大会由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贾一伟主持。
签署合作协议
在签约仪式上,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宣鸿与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延红代表双方正式签署了“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全面合作协议,开启政企合作新征程。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房山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通力合作、彼此信任、携手共进,走出了一条中关村与属地创新牵引、资源嫁接、优势互补、协同融合的专业特色之路。结合中关村发展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与房山区富庶的空间资源,双方探索出“前研后产”“内研外测”创新发展模式,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集中签约
本次大会还集中签约了伴随着“两区”建设走向深入拟落地房山的中国化学工程研究院、氢阳新能源股份、颐高集团、圣晖莱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将进一步支撑房山构建完善的“2+1+1”高精尖产业体系,推动房山区以重大项目带动实现以高精尖产业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格局。
大赛启动
此外,作为双方“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全面合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以“匠心智造、创领应急”为主题的首届全球智能应急装备大赛也于今日正式启动。本次大赛为期四个月,共分三个阶段,将在应急救援无人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两个赛道同时发力,将吸引国内外百余家企业同场竞技。
2013年1月29日,中关村管委会与房山区政府签订共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房山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成为中关村示范区由“一区十园”扩展至“一区十六园”后北京市第一个授牌的产业园区。中关村在房山这片热土上播撒下创新的种子。
2013年12月26日,房山区政府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产业基地建设、重大项目落地、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合力推动中关村房山园建设。双方合作大幕正式拉开。
2015年2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房山区政府、中关村发展集团做出共同建设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的决定,明确了特色园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思路。
2015年12月18日,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关村前沿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研究院的产业组织、运营和服务,同时,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抓手,为房山构建“高精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2018年3月22日,中关村前沿技术研究院二期项目破土动工,紧邻研究院一期西侧,又一座智能制造新园拔地而起。
2019年12月21日,房山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主要领导会晤明确,研究院一期、二期将整体委托中关村发展集团运营,双方合作外延进一步扩大。
2020年10月30日,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隆重举行一期、二期全面运营仪式,中关村(房山)高端制造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关村(房山)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正式揭牌,双方合作进入崭新历史阶段。
2020年12月25日,中关村示范区2020年一区多园工作会特别选在研究院召开,会议总结提出研究院“前研后产”、“内研外测”创新发展模式,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双方合作成果受到外界瞩目。
近年来,双方合作发展也寄托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殷切期望。2019年5月24日,蔡奇书记调研时指出,要办好高端制造业基地,做强中关村房山园,促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打造南部科技创新高地。
2020年3月24日、8月4日,陈吉宁市长两次调研研究院,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持续完善园区配套,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对航景创新等10余家研究院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无人机灭火课题项目给予高度肯定。
合作成果
房山区政府与中关村发展集团自2015年做出共建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决定以来,在创新驱动引领区域新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建立了双方通力合作、彼此信任与携手共进的良好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中关村与属地创新牵引、资源嫁接、优势互补、协同融合的专业特色之路。
中关村发展集团与房山区深化战略合作的过程,也是双方创新观念和思想不断碰撞、求同存异的过程。在双方联手助力首都打造北京智造品牌进程中,房山区委区政府以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决心和耐心,与中关村发展集团服务创新主体、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的初心和恒心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双方合作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园区的发展需要将中关村发展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与房山区富庶的空间资源有机结合,特别是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同融合的工作机制,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房山区统筹属地规划和发展,提供空间、政策、配套服务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力为入驻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高品质的科学家社区;中关村发展集团全面负责产业招商、产业组织、产业平台搭建、产业创新生态的营造,依托其市级科技服务平台主体搭建具有新房山特色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新发展平台,集结海外、中关村及全国布局的优势资源加快落地房山。
通过双方不懈的努力,目前园区已快速发展成为房山区高精尖产业最具活力的前沿主阵地,智能应急装备、5G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医工交叉等优势产业集群已逐渐成长为房山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20年10月30日“中关村高端制造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中关村(房山)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在前沿院正式揭牌,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唯一授权以“高端制造”为主题的特色园区,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瞩目。特别是近两年,蔡奇书记等市领导先后多次到房山调研指导工作,陈吉宁市长更是于2020年两次到前沿院调研、部署与指导“无人机携灭火弹森林灭火” 市级重大课题任务,并对园区自动驾驶、无人机等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房山区与集团政企合作,新在哪里?
2019年11月,北京市政府批复《关于推进中关村发展集团综合改革的方案》,中关村发展集团积极推进综合改革,轻资产、强服务、活机制,打造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集成服务体系,与区政府营商环境政策相结合,构建新型政企合作关系,帮助合作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产业项目落地难、创新人才留住难、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创新生态培育难等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新型政企合作关系的新具体体现为四个新:
合作思路新。不同于传统的平台企业与所在区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发挥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优势,成为区政府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合伙人”,建立一致的目标,形成一致的行动,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司其职、协同融合,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产业发展。
合作机制新。通过政府价值、社会价值与企业价值深度绑定,让地方经济发展与平台企业自身经营挂起钩来,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政企互利共赢合作新机制。
服务模式新。不再是区企合作平台公司单打独斗,也不是中关村发展集团体系某几家公司进驻服务,而是以平台公司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在房山区开展创新集成服务业务的总接口,将集团“4+2”业务体系和18类160余项创新生态集成服务产品全面导入房山区,形成全域全周期的集成服务新模式。
创新生态新。通过产业诊断与规划研究先行,精准定位细分产业方向,营造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垂直细分领域创新生态,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联动的生态服务体系,精准对接创新与产业资源,精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促进区域微生态的创新活动和经济产出更加高质、更加高效。
(责任编辑:常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