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北京朝阳:“15分钟健身圈”成品质生活新亮点

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0

  挖掘体育场地建设空间、探索多元化使用模式、开发全民健身电子地图……近年来,朝阳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断完善“15分钟健身圈”,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傍晚时分,八里庄街道甘露园中里社区平房区渐渐少了白日的喧嚣,一侧的篮球场上几个体育爱好者正快乐地比拼球技,嘹亮的叫好声和加油声不时响起,给这里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八里庄街道甘露园中里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聚集区,人口密度大,公共设施不完备,周边体育健身场所缺乏。为满足周边群众健身需求,朝阳区体育局联合八里庄街道积极整合资源,开拓空间,建成了这一处篮球场,并很快成为周边篮球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

  “这里原来是一片堆放大件垃圾的垃圾场,夏季有味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甘露园中里社区居民王蹇说,“经过清理改造,不仅让这里环境变美了,大家还有了一处健身场所。”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抓好全民运动健身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朝阳区在疏解腾退空间使用与管理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资源,以不断满足广大朝阳群众对体育健身、体育场所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先谋后动、着力建设,努力把腾出来的土地利用好,变成服务群众的公共体育设施。

  “仅今年以来,我们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公园绿地、‘金角银边’等资源,在呼家楼、东风等33个街乡就建设了81处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新增各类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器材836件,新增体育场地面积32960平方米。”朝阳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朝阳区已有49大类体育项目场地3314个,其中全民健身路径类器材13962件,全民健身球类场地164片,覆盖全区100%的社区、行政村。此外,朝阳拥有冰雪场地31处,总数位居全市第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8平方米,超过北京市平均水平。

  近年来,在推进场地建设的基础上,朝阳区还积极探索现有场地多元化使用模式,改造升级了兼具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多种功能的球类多功能运动场地14个,在有限的场地空间内最大化地满足群众不同健身需求。同时,朝阳区还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在全市率先开发了朝阳区全民健身电子地图,为朝阳区群众提供全民健身场地、活动、队伍等信息查询服务,方便朝阳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健身活动。

  不断丰富的体育场地设施,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阵地。朝阳区陆续推出了“全民健身 助力冬奥”冰雪系列活动和“网球运动进社区、进公园”“社区篮球联赛”“体质促进项目运动会”等一系列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提升了全区群众全民健身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也让越来越多朝阳群众充分享受到运动健身的乐趣、幸福生活的味道。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