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履职尽责,为民解忧。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牛街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接诉即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抓手,总结出优秀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接诉即办”工作质量,提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
“三访”工作法 接在日常办在诉先
“您家下水井疏通了吗?”“这几天下雨,咱院雨水没倒灌吧?”这是法源寺社工刘丹每天走访院落时最常问的话。法源寺社区多为老旧小区,平房面积大,北京进入汛期以来,低洼院落、老房危房就是社区工作重点。刘丹每天深入到重点院落,挨家挨户走访,询问居民下水井是否疏通,排查雨水倒灌情况,处理低洼地积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联系维修人员处理。这些点滴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他们亲切地称刘丹为社区居民的“好女儿”。
在“接诉即办”工作中,法源寺社区通过紧抓办理实效性和居民满意度,努力实现“未诉先办,办在诉先”。社区成立接诉即办工作组织领导小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担任组长,设置专人负责接诉即办工作。通过把群众诉求走访与社区工作者“分片包户” “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开创了“三访”工作新模式,即:主动问事儿“日常走访”,深入找事儿“组织来访”,一起议事儿“主动接访”,扎实解决好日常走访中发现的每一件群众诉求事项,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在街道统筹部署下,10个社区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网格化城市管理的“主动治理”能力,社工下沉到社区,先行一步倾听居民呼声,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管片,大事不出社区,及时发现、主动解决”,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与此同时,对案件办结时间提出明确要求:接件后,相关负责人需根据群众诉求30分钟内进行派单,1小时到达现场,24小时内解决问题,48小时内进行回复办结,如遇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疑难案件5日内反馈进度。得益于未诉先办的机制,法源寺社区曾连续15天未接到居民热线诉求,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
居民议事厅 畅通诉求协商渠道
钢院社区同样存在老旧小区基础公共设施损坏严重的问题,多年来产权单位及原物业都没有投入维护,极大影响居民群众生活。近一年来,居民热线投诉越来越集中在小区的公共设施、道路、绿化、环境卫生,特别停车难等方面。为此,社区在两委换届之后,新的班子与社区物管会一起,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深化共治共享机制为契机,通过党建协调会和居民议事厅的形式,解决居民热线诉求。
居民议事厅参与对象包括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物管会成员、居民代表、物业管理公司人员、产权单位北钢院代表、热线投诉来电人,以及其它热心群众等,参与人员以热线投诉问题及延伸情况为议题,展开多方讨论,征集解决办法。“在接到热线诉求后,接件人员立即根据热线内容,分析出解决难点,然后通知相关议事人员,组织进行议事协商。特别是把热线投诉来电人请到现场,这样更能加快议事效率。”钢院社区书记张宏兵介绍说。
如今,党建引领的居民议事厅已成为钢院社区的“金字招牌”。各社区也纷纷探索民主协商新思路新思路,通过议事协商机制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民主管理与监督,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引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在接到热线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后,及时通过社区通或居民微信群发布给居民,让居民在遇到困难时有解决的信心,同时进一步宣传了党建居民议事厅的作用,提高议事厅在居民中的权威性,把更多居民吸引到党建阵地中来。
一牵头多联动 综合协调各方力量
接诉即办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部门解决诉求始终存在能力有限,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此,牛街街道总结出“一方牵头多方联动”的工作方法,遇到诉求联合办。
曾有居民因婚姻家庭矛盾向街道妇联求助,工作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发现,这位居民受产后抑郁症的困扰,原本融洽的夫妻关系也因为挑毛病、不信任而开始紧张,婚姻关系亮起“红灯”。于是,妇联联手牛街街道“绿洲”心理关爱工作室,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该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指导。经过多日的调解和疏导工作,成功帮助居民拯救了婚姻危机。
吹哨报到,多方联动,外联成网,这是牛街街道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工作经验。汇聚街道各科室、社会单位、社区、居民多方力量,推动地区资源形成合力,做到“居民一呼,百人来应”,共同为解决居民诉求出谋划策,从而提高接办效率,助推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更好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接诉即办”见担当。牛街街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总结优秀工作经验,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升,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接诉即办”这条响应居民诉求的“高速路”上,不断探索,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边玮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