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4傍晚时分,通州区潞源街道朗清园东社区南侧小公园内,一排排明亮的路灯,照亮了三三两两遛弯儿的居民。初秋的凉风吹来,好不惬意!在这舒适宜人的背后,发生了一个社区“未诉即办”的暖心故事。
7月的一个清晨,朗清园东社区书记邹莉接到了居民的一条微信,里面提到小区对面公园的路灯已经好几天不亮了,影响晚上外出遛弯儿。
潞源街道居民微信沟通记录
看到消息后,邹莉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叫上同事直奔现场解决问题,而是思考了一会儿。原来,居民所说的公园虽然就在马路对面,却并不在潞源街道管辖范围内。
尽管不属于负责区域,但一直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邹莉也没犯难,接下来一系列的操作,让她成功解决了居民的难题。
邹莉先将区域情况告知居民,并表态将会与街道沟通,共同协调解决;随后,她通过街道联系到了权属单位,得知虽然公园隶属于该单位,但路灯等设施维修由区园林局统一管理;于是邹莉又“转站”至区园林局,在网上找到了园林局的联系电话,将此情况告知,希望尽快维修以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
就这样,一天连着十几个电话打下来,终于在12个小时后的晚上7点多,“亮灯了!”邹莉手机也收到了居民的感谢微信。据工作人员介绍,因那段时间频繁降雨,路灯电路出现短路情况,相关硬件更换后路灯恢复了正常。
“你要说这事儿应该谁负责,那可能确实不是我这边,但既然居民找到我了,身为社区书记,我就有义务尽力帮他们把难题解决,哪怕曲折一点、费力一点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解决居民的难题。”邹莉说。
在日常工作中,为避免少“绕远”,省时省力,邹莉经常对居民说的话就是“有事儿先找居委会,解决不了再打‘12345’”,努力通过社区居委会渠道,“抢答”民众诉求。同时,在朗清园东社区,每名社工对接一个管家群,结合对居民家中、个人情况的了解程度,针对群内居民提出的多样、复杂诉求,时刻提供最对症的解决措施。
(责任编辑:张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