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生态立区 打造密云名片

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4

  生态环境良好的密云水库,成为候鸟乐园。清凉谷景区游人如织,感受森林氧吧的舒适惬意。出门见绿,太师屯镇犹如森林公园。一座座别致的房屋点缀在绿水青山间。绿意盎然的生态河道,清水河畔天鹅舞翩跹, 库滨带造林建设工程,密云首次发现珍贵铁木种群。密云首次发现珍稀植物“北京无喙兰”。密云新发现“尖帽草”填补北京空白。水清岸绿、碧水环绕的密云城。万名跑者在绿色生态赛道上竞逐。白河城市森林公园为市民提供惬意的休闲好去处。“低碳生活、绿建未来”绿色骑行倡导节能减排理念。

  生态兴则文明兴。密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密云始终坚持以保水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引领生态修复、生态环境的新风尚,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方案,为新时代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密云经验和密云智慧。

  “生态理念”根植于心

  因为密云水库这一无价之宝,密云早与生态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溯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密云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舍小家、为国家,积极投身修建密云水库“大会战”,创造了大型水库“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奇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1985年,密云水库功能由最初的防洪、灌溉转变为城市生活供水为主。密云成为首都重要地表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库水源,也随之成为党和国家赋予密云的首要政治责任。历届县委县政府、区委区政府带领密云人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主动关工厂、关矿山,采取了禁种、禁养、禁牧、禁采、禁游、禁建、禁经营的最严管理措施。

  1987年8月19日,密云提出了保护环境,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努力建设生态县的工作目标,并出台了《密云县建设生态县规划纲要》。这是密云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列入发展规划当中,自此以后生态文明建设在密云发展进程中,始终占有重要一席。

  好山好水的密云,有着出众的生态资源禀赋,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密云的生态优势也愈发明显。密云乘风起势,2001年正式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5年密云在北京率先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目标。又用3年时间,密云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荣获“国家生态县”称号,成为全国第二、北方第一个国家生态县。自此,“生态”成为了密云的“金字招牌”。

  2009年,密云制定了《密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纲要提出,要尽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富民,建设生态文化,努力将密云建设成为生态、富裕、和谐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纲要以密云县委县政府2009年1号文件下发,作为指导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密云开启了生态发展的新征程,始终紧紧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010年至今,密云的发展定位从“三个走在前列”到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再到建设生态富裕创新和谐美丽新密云,努力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典范之区,各阶段的发展蓝图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决心始终明晰、“绿色发展”的信心始终坚定。

  回顾密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密云在生态发展的道路上,经历了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摘下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多项“桂冠”。初步探索出了“保水、富民、强区”的发展模式,“生态立区”观念深入人心,生态理念在密云大地根深蒂固,生态建设成果丰硕,项目引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不断加速。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和重要水源地,密云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多年保水造就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密云发展的最大优势。

  “生态保护”实践于行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密云的生态美景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放眼密云大地,全区林木绿化率75.3%,森林蓄积量、湿地面积全市最大。2020年,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全市最优,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密云人民在生态保护道路上壮士断腕的决心,得益于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还要得益于勇于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矿山退出 还以青山本色

  “建设国家级矿山,植树造田修复矿坑,水资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本以为生态环境达标了,可以安心搞生产了,但还是接到了关闭矿山的通知。”时任北京建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副书记王春财说。纵有万般不舍,但为了大局,矿山必须要关停,2019年11月11日,建昌矿业正式停机,全部停产。2020年末,密云仅有的5家铁矿企业全部退出生产。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以来,这5家铁矿企业累计上缴税金近50亿元。关闭后的矿山及时启动了安全治理和生态恢复项目,2020年密云共完成土地复垦项目9个,新增耕地面积约1170亩,完成安全治理土地面积600余亩。密云还根据关停矿山的不同情况,明确了不同转型方向。对不在水源保护区范围的首云矿业和北京威克,密云则将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引进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密云绿色发展要求的高端文旅综合体项目、高水平体育运动产业项目,实现矿山转型、升级发展。

  营林造林 筑牢绿色屏障

  2020年11月,十余只羽毛黑亮、红喙红腿的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飞临密云水库,这是近年来密云水库发现黑鹳数量最多的一次。

  生态好不好,野生动植物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密云森林资源总量显著提升,野鸡、野兔、野羊、狍子、獾等野生动物在茂密森林里越来越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离不开持续加大的营林造林工程,特别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密云大力开展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实施了两轮百万亩造林。第一轮百万亩造林在2012年至2016年间实施,累计实现平原造林5.2万亩。2018年密云区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在平原地区建设“大尺度”城市森林,规划新一轮百万亩造林8万亩,把第一轮的平原造林延伸到浅山区,实施山前平缓地造林、山坡台地造林、浅山荒山造林。

  截至2020年年底,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75.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6.02%,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中心城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4.01%,道路绿化率98.03%,水岸绿化率91.88%。

  污染防治 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2020年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密云荣获了优秀等次。2020年,密云深化“一微克”行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年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7%,首次进入“2”字头时代,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6天,同比增加16天,空气质量全市最优,是近年来最好水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及降碳均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务目标。

  今年上半年,连续出现晴空万里、湛蓝如洗的“密云蓝”好天气,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密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举措,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强化移动源、固定源、扬尘源及能源清洁低碳化治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执法检查,细化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持续改善全区空气质量,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城市风景线。

  “生态价值”造福于民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密云百姓微信朋友圈里,时常会刷到密云的风景美照,或是绿地公园,或是潮白水系、或是城市美景、或是乡村风光,视野里满满的“幸福感”已经成为了密云人的骄傲和自豪。

  初秋的密云,潮、白两河蜿蜒而过,呈现出了水清岸绿、碧水绕城的生态美景。城中干道两侧树绿花艳,一步一景,优美道路景观纵横交错。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密云的“生态招牌”也越擦越亮,当前密云空气质量全市最优,生态服务价值全市最高。

  天光刚好、花香正浓,阳光家园东侧的月季公园迎来了最佳游园期,园内色彩纷呈,各类景致相融成趣,一棵老榆树下,十多位居民在这里乘凉聊天,陪孩子嬉戏玩耍。

  月季公园的前身原本是一处废弃厂房,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密云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为一个满足群众多样性、多层次需求的“口袋公园”。“口袋公园”面积虽然不大,但非常注重细节的打磨,园内精品微景观随处可见,服务设施、植物配置等方面也更加注重多样性、舒适性、生态性。在喧嚣的社区生活中,“挤”出的绿化用地、小微绿地,给群众提供了惬意的休闲好去处,深受大家喜爱。

  依托百万亩造林、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密云建设具有群山环抱、水脉汇集等独特景观的潮河体育休闲公园、白河城市森林公园、冶仙塔文化休闲公园256.66公顷,完成云启公园、时光公园、奥林匹克健身公园、望潮亭公园改造提升,新建以智能化健身公园为代表的“口袋公园”18个,中心城区实现“300米见园、500米入园”,并结合自然山水特色,构建大山林地、大水源地的生态景观格局,在新城形成“两河、一环、四园、多廊”的绿色空间结构,真正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这两年密云大公园、小公园建设特别多,到处都是绿地和鲜花,感觉非常舒适。”两位在月季公园乘凉的市民议论着,“最喜欢晚上沿着河边溜达,很舒服,而且到了晚上,还有景观灯,特别漂亮。”

  山区公路曲径通幽,驱车途中便是一场旅行,密关路、琉辛路、环湖路、松曹路平坦整洁,两侧树木郁郁葱葱,沿途既可眺望水库美景,又能感受云蒙山、云峰山、司马台长城的旖旎俊美。依河流而建的村庄最为秀美,在河长制严格落实下,白马关河、清水河、安达木河、红门川河环境优美、清水潺潺,扮靓了镇村颜值,造福两岸百姓。

  在溪翁庄镇尖岩村,只见村间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草葱茏,一面面题材丰富、内容有趣的文化墙为村庄换上了精致的“妆容”,平添了几分别样生机。

  “通过近几年的整治,我们村的环境有了很大地提升,街道整齐,道路两旁都种上了花草,还有文化墙,自己看着特别舒心高兴。”正像村民郑怀凤说的那样,尖岩村通过大力整治村庄环境拆违清乱,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成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最好的名片。几年间,尖岩村将环境整治成效与“一村一品”特色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

  近年来,密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各项长效管护机制,经过“美丽行动”,密云的乡村逐步变得既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生活便利、舒适宜居。

  2020年密云被评为全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地区,下一步密云将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5年行动,全面提升密云区人居环境精细化水平。推进镇村生态环境管护队建设,完善农村环卫各种保障机制。严格落实人居环境检查制度,提高镇村持续抓好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引导各村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保护巩固基础设施等要求,纳入到村规民约中,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

  如今的密云,河流干净,空气清新,抬头有蓝天,出门有公园,散步有绿道,城市中可感受到四季光阴变化,乡村中可体验到山水田园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了密云人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