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东城区板厂小学:凝心聚力 智慧育人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7

  首都文明校园板厂小学坐落在美丽的龙潭湖畔,目前两校三址办学。学校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0人,教职工160余人,校园环境优雅、舒适,师生举止儒雅、文明。

  校园文化,营造智慧文化氛围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塑造人。板厂小学梳理学校智慧教育文化,挖掘校训——“礼、毅、勤、诚、美”的深层内涵;操场上的浮雕“程门立雪”“愚公移山”等一个个无声的场景实现了有心的教育;走进楼道,处处可感受到和谐的育人环境。

  “真善美”的道德引领、“智慧学苑”的风采、特色校本课程展示、红色主题教育,师生共同设计校园卡通形象、班徽等文化标识,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育空间,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校园文化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学校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创新活动载体,营造良好文化活动氛围。发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的宣传功能,宣传正能量;发挥红领巾阅览室的功能,引导孩子们与书籍相伴,感受文化熏陶。

  立德树人 拓宽智慧育人的途径

  板厂小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管理育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六个方面整体规划,促进课内外深度融合、家校社协调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学校坚持立足未来,根植本土,遵循教育规律和生命成长需求,搭建德育活动架构,让学生真正“站到活动中央”;不断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开展系列道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做好“12345”系列主题教育来引领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把实现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让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颗颗萌发的种子,唤醒学生的正气,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主题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板厂小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我的中国梦”教育为主线,突出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红领巾寻访活动”“学雷锋纪念日”“烈士纪念日”,他们寻访国家的变化,同寻榜样足迹,激发爱国情感;“奋进新时代,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班会,《成长的力量》演讲比赛,学生们用多种形式赞颂伟大的祖国;红五月,学生用歌声赞美祖国;国庆节,学校制作了专题片《祖国,爱你就要“唱”出来》,一首《我和我的祖国》,表达了板厂全体师生对祖国的祝福。

  六一传统文化展示、绘梦飞扬画展、“逐梦冰雪 燃情冬奥 喜迎2020”新年活动、最美少年表彰、运动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立志向、有梦想。学校将“寻、讲、学、做”贯穿于教育全过程,通过“知、情、意、行”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祖国发展,激发爱国情怀,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劳动育人,崇尚劳动创造幸福

  板厂小学注重培养每一名学生用双手建设家园,用心灵触摸世界的能力。为了引导孩子们养成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习惯,开展了“寻找最美劳动者 争做合格接班人”活动。学生对684公交总站工作人员、校园劳动者进行慰问,向最美劳动者表示致敬。

  学校对坚持“自主锻炼岗”“班级服务岗”“家庭爱心岗”“社会公益岗”突出的“劳动小标兵”进行表彰。在教育中,逐渐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同时增强了他们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科渗透,实现全员育人

  板厂小学充分挖掘国家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发挥各门课程渗透德育的育人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

  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发挥小学语文、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教育。教师在品德教学过程中,借助活泼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行为准则,外化为行为自觉。通过课程整合,发挥各学科蕴含的丰富价值观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的横向贯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

  今后,板厂小学将继续把握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以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的挑战为动力,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继续加强校容校貌、校风校纪、道德规范建设,营造浓郁的智慧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内永远昂扬着蓬勃的生机,智慧的朝气。

(责任编辑:王宇静)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