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房山区“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成绩喜人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7

  2017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房山区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六为”工作思路,找问题、谋思路、定措施、抓落实,全局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房山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细颗粒物(PM2.5)浓度从2015年年均浓度9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截至11月)的3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4.6%,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15.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截至11月)的3微克/立方米,目前稳定在个位数的较好水平。优良天数由2015年的168天增加至2021年(截至11月)的252天,占比69%。重污染天数由2015年的62天减少至2021年(截至11月)的5天。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在抓好减煤换煤,强化污染源监管、尤其是加大移动源管控力度,细化重污染应急管理等措施落实的基础上,针对房山实际,围绕“治气”重点难点问题,拓宽思路,加强创新,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空气质量排名由全市倒数上升至全市中游水平。

  有效发挥科技作用

  五年来,在辖区连续投重资建成了“2+24+550”规模的“区-镇-村”三级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系统,以及92个覆盖全区各街乡镇的粗颗粒物(TSP)监测站点,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在全市领先。同时,同步设计开发了大气PM2.5自动监测平台,通过“房山空气”APP实时追踪PM2.5、TSP的浓度和变化情况,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污染特点、精准追踪污染源点位,充分发挥了大气监测的指南针作用。此外,积极利用最新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手段提高治污效率,先后使用激光雷达、高空瞭望、颗粒物走航监测等设备对排名靠后地区开展全时全方位立体监测,及时通报存在问题,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高的问题,利用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车,定期对燕山地区开展走航监测,辅助管理和执法,通过科技手段切实提升了环境监管水平。

  督考结合整治扬尘

  建立了“三级量化督考”机制并严格执行,对扬尘问题日通报、三日整改、一周回头看,力争高压促改,对达到约谈标准的相关责任人由区领导进行约谈,有力压实责任、传导压力。

  创新开展把脉问诊、精准帮扶

  2019起开展空气质量改善“一公里”行动,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支撑,深入治气一线走访调研,找准“病灶”,“把脉定方”,逐一“体检”。按照“致病”主要因素,分类指导,推动建立6个对接帮扶小组,6大措施(“诊疗”措施、帮扶措施、监管措施、治理措施、执法措施、工程措施)融合发力,助力排名靠后的街乡镇“退出来、降下去”。截至目前,共出具“体检报告”130余份,共包括20个乡镇(街道)。我区的问诊帮扶工作机制作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典型经验推广。

  千分考核压实责任

  为进一步帮助街乡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压实治理责任,我局牵头制定实施了千分考核制度。结合精细化标准及监测情况,一日一督查,一日一通报。同时,细化精准帮扶,形成“一镇一策”,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区级考核,不断加压,持续推动扬尘治理不断精治细治。

  区域共治实现联防联控

  建立房涞涿三地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打通三地环境监管通道,切实解决交界处环境污染问题。五年来,交界地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30次,联合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属地政府开展联合执法20次;共清退治理“散乱污”企业1400余家次,行政拘留55人。

  过去的五年,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在区委区政府、市生态环境局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六为”工作思路不动摇,自觉对标对表“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在巩固之前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基础上,结合全区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短板,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攻坚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聚焦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科学协同防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与污染防治有效结合,推进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向深度延伸、广度拓展,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凝神聚力启航新征程,为生态宜居、高质量发展新房山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张旭敏)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