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临近、春节在即,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面对异常复杂的防控形势,密云区吹响号角,全面进入应急状态。连日来,区委每日研究部署、调度处置、督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落实市委疫情防控各项部署,关键时期绝不掉链子,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力为冬奥会顺利举办、为首都平安贡献密云力量。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枕戈待旦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广大群众心手相牵、众志成城,汇聚全民战“疫”力量,以“密云速度”筑牢疫情防线。
“快”字当头,确保不漏一人
“请您出示核酸证明并扫验健康码”,在古北口进京检查站,工作人员逐一检查过往车辆,仔细验证信息,查看后备厢,“守好首都东北大门,是我们职责所在,决不能漏一人、决不能漏一物”。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紧要、吃紧的关头,进返京人员要求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宝绿码,抵京后72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密云区紧盯风险人群,加强排查管控,按照“快”字当头,分类严格执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的要求,对于密接、次密接人员和高风险人员第一时间转入集中隔离点,做到人物同查、同溯、同控,每日核酸检测。相关风险人员落实居家管控,足不出户,保证核酸检测频次。同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小药店、小诊所购买“四类药品”人员做到百分百电话回访,百分百落实核酸检测。进口冷链从业人员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国产冷链从业人员每3天一检测。对从事国际邮件接触者的高风险岗位人员严格落实备案管理,建立健康监测制度。
“严”字当先,确保不留死角
冬奥点燃了市民滑雪热情,密云南山滑雪场、云佛山滑雪场成为京郊冰雪运动的首选地,迎来了一波波人流高峰,“按照防疫要求,我们采取限流措施,要不然人会更多。”滑雪场门口,游客间隔一米排队,扫码测温登记后,有序进入景区。
密云区从严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进一步强化措施,公园景区和文化娱乐场所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按75%限流开放,落实门票预约制度,控制人员接待上限和瞬时流量。加强冷链货物全链条排查,严格冷链食品和包装消毒,落实“不做核酸不入库、不消杀不入库、分区分批存放、谁拆包谁消毒、交易结算留痕管理”要求,加大进口非冷链货品防控。严格加强防院感工作和小药店、小诊所监管,落实追踪回访、核酸检测等各项措施。严格集中隔离点全流程闭环管理,落实“三区三通道”“一人一间”要求,做好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及环境检测、消杀等工作。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采取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入场检查、分时限流等措施,压减觐香、祈福等活动,严防人员拥挤。社区棋牌室继续暂停开放运营。
“准”字为要,确保不留盲区
穿梭在西大桥村的工作人员一刻也不敢停歇,仔细对照手中清单逐户敲门排查,“这里属于城中村,住在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每户都要摸清摸透”。
盯紧重点区域是防控中重要一环,密云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细致摸排,并按照管控要求,加大对人、物、环境核酸检测频次,实现社区风险清零。针对农村集市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大排查,严控农村地区人员聚集。重点加强密云水库周边“7镇43村”管控力度,确保密云水库绝对安全。加强春节期间密云水库周边民宿旅游接待管理,严格实行向村、镇报告制度,并及时做好环境和从业人员采样及消杀工作。开展“两场一镇”(南山滑雪场、云佛山滑雪场、古北水镇)疫情防控巡查检查工作,督促、指导景区按照防控指引要求落实扫码测温、信息登记、游客限流等防控措施,确保景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夯实“四方责任”,确保平安过节
“订了年夜饭,春节晚上在家吃,这样既方便又安全”,年底密云很多饭店推出了“年夜饭到您家”服务,活动一开始就成了“爆款”,众多市民争先预订,“加上父母就5口人,今年没邀请其他亲朋好友。”家住鼓楼街道的张先生细数着已点的饭菜。
为了减少春节期间人员聚集风险,密云区结合实际,研究节日期间人员流动、交通运输等特点,制定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宣传引导,鼓励线上拜年,家庭聚餐聚会控制人数,减少人员聚集。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大型活动。各类交通场站、运输工具落实通风消毒等措施,有序疏导客流。餐饮饭店堂食限流50%。积极引导市民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及时关注疫情信息和健康宝状态,加强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为确保群众平安过节,各级领导干部绷紧劲、拉满弓,以超常规思维严防死守。严格落实“四方责任”,一边抓部署、一边抓检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完善责任监督、问责等机制,确保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积极履行职责,对发现的问题迅速整改,举一反三补漏洞、强管理,坚决守护好一方平安。
(责任编辑:胡术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