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上空,闪耀着钻石般光芒的大雪花旋转舞动;舞台中央,一群“小精灵”提着雪花灯笼照亮整个场馆;晶莹剔透的地面上,一片片湛蓝色的雪花,随着亮起的北京冬奥会会徽缓缓绽放……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随处可见的雪花元素无不向世界传递着来自“双奥之城”的感动与温暖。
无论是美美与共的闭幕式还是浪漫至极的开幕式,“简约而不简单、空灵而又壮观、温暖且具浪漫”的视觉盛宴得到全球观众高度点赞。而那片唯美晶莹的“雪花”,也成了观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导演组的视效导演,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设计合伙人张小伟和团队负责整个开幕式视觉设计及视效的创意。而这朵贯穿整个冬奥会的“雪花”,正出自黑弓之手。
“雪花升起的那一刻,我顾不上激动,一直在不停拍照,手指都僵了。”回忆起开幕式当天的场景,张小伟还是很激动。虽然雪花火炬台只出现在观众视野短短几分钟,但这背后近1000个日夜的付出,张小伟还历历在目。
“一开始接到的任务就是‘要做不一样的东西’。”张小伟告诉记者,黑弓曾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国庆70周年”等重大活动提供创意支持并执行制作。本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黑弓团队又承担了巨型“雪花”形主火炬台以及“立春”“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冰雪五环”“致敬人民”“奥林匹克会旗入场”“闪亮的雪花”“奥林匹克火炬入场”等节目的设计制作。
“呈现在开幕式上的雪花火炬台其实是‘plan?B’设计方案。”张小伟说,当听到导演说要再准备一个方案的时候,大家没有失落,而是投入更多努力寻找新的设计方向。有人从国际化视野找创意,有人考虑浪漫元素的加入,还有人在中国风设计上下功夫……大家脑洞大开。
“我们重新查看了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发现很多届奥运会中都体现了橄榄枝元素。橄榄枝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象征,寓意深刻,一直深入人心。而且橄榄枝象征着和平、友谊,这与大命题‘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张小伟说,确定方向后,大家便开始着手设计。
如何缠绕才能唯美浪漫?怎样让橄榄枝表现出生长感?……观众看到的这个大雪花,黑弓团队设计过300个版本。经过对每片叶子、每个线条进行调整,最终呈现在全世界面前的雪花装置直径为14.899米。空灵而浪漫。
大雪花确定方向细化的同时,小雪花的设计又成了关键。
张小伟和团队的设计师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寻找设计方向和元素:“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雪花’,大家找到各国和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图案、植物设计元素。9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融入本国人文景观设计元素的独特图案。”
90多片独特的小雪花图案各不相同,各有特色。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元素会不会出现歧义?“在总导演的指引下,团队的小伙伴们又改变设计方向,从中国建筑以及纹样等入手。长城、地坛、中国结、龙凤、牡丹、荷花……每一个元素我们都设计了好几个版本,一共有600多个设计稿。”张小伟告诉记者,经过反复推敲各方论证,才最后决定用中国结编织的雪花造型。
国家和地区名称怎样排列?名称字体、行距多少?火炬燃烧时是否会熏染到周围小雪花?如何编程才能呈现出雪花内部闪烁的钻石光效果?……对张小伟和团队来说,每一个设计细节都要精益求精。1000个日夜的灵感碰撞、斟酌揣摩,2月4日晚,随着各个“小雪花”汇聚,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来”的愿景完美演绎,“惊艳”“唯美”“浪漫”成了“雪花”形主火炬台的代名词。
“时间很漫长,但结果很浪漫。”张小伟成就感十足,在他看来,这份成就感来源于这个年轻设计团队的韧劲儿,来源于黑弓一次又一次参与国家重要活动设计制作的经验,更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和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创新,演绎中国式的浪漫,让全世界见证冬奥背后的中国设计力量。”
(责任编辑: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