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朝阳左家庄街道数字赋能“一码共治”

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2-03-01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街道辖区驻区单位多、社会单位多、商务楼宇多、老旧小区多、“七小”场所多,城市环境秩序管理难度和接诉即办的工作量都比较大。去年下半年,左家庄街道以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率先探索实行“一码共治”机制,为辖区商户统一建立二维码“身份证”,居民、商户、工作人员等均可扫描二维码,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

  “码上”监督环境秩序提升

  和左家庄辖区其他沿街商户一样,每天开门营业后,新源街餐饮商户徐女士都会第一时间检查门前环境秩序,捡拾地面垃圾、摆放好门前停放的共享单车,并拍下照片,扫描“门前三包”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将照片上传到街道“一码共治”平台。

  在“一码共治”平台,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可直接查看商户“门前三包”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商户督促整改,不用到达现场即可随时解决问题,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左家庄街道的人口密度、人流量都比较大,之前也遇到市民投诉商户环境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但如今各商户文明经营,辖区市容环境也越来越好。”说起“一码共治”使用后带来的改变,左家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李彬彬颇有心得,“记得今年2月13日的那个下雪天,一大早我就在‘一码共治’平台小程序上通知我包片的60多家商户,及时进行铲冰扫雪。随后,等我来到包片的街面巡查时,发现大多数商户门前都已变得干净整洁。这事要是放在去年,我得挨家挨户过去督促检查。”

  “一码共治”激活了辖区商户的主动性,环境好了,客流量也更多了。“使用平台后,门店环境越来越好,就餐的客人稳定增加,也没有再遇到居民对门前环境的投诉。”徐女士说道。

  “码上”办理诉求及时解决

  “一码共治”平台不仅将“门前三包”与垃圾分类、燃气检查、控烟管理、疫情防控等各项内容整合,同步链接城管执法平台、“朝阳群众管城市”等平台数据,达到一码多查、一查多效的效果,如果商户、社区居民、志愿者遇到困难和环境问题,也可扫码上报和反映,由街道工作人员按照接诉即办工作要求、流程,及时跟进处理,并在平台上同步处置情况,及时向诉求人反馈。

  今年2月,三源里社区的商户吕先生通过“一码共治”平台反映,当天的门店客人较多,店内垃圾需要及时清运,希望相关部门协助解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工作人员随即与吕先生电话沟通、核实情况,并第一时间联系了辖区内的环卫队,上门为吕先生的门店清运了垃圾,并将过程和结果在平台同步更新。

  “平台上线以来,街道工作人员24小时保持在线,对问题反应迅速、解决及时,左家庄地区街面环境类的接诉即办投诉率下降了70%左右。”左家庄街道接诉即办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同时,由于商户、居民的获得感增强了,也吸引了更多群众通过“一码共治”平台参与辖区共治,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性循环。

  “码上”融合满足群众需求

  今年,“一码共治”平台还将在左家庄辖区11个社区上线“社区码”,用于社区居民服务和环境治理。目前,作为试点的顺源里社区已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并开始进行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顺源里社区党委书记王婧告诉记者,为畅通与居民联系渠道,更好地服务居民,平台已完成包楼社工、城管队员、包片民警、物业等各类服务主体的信息采集。平台还将结合今年多项政务服务内容下沉街道、社区,推出便民服务栏目,居民通过扫码了解可办理的政务服务类别、办事流程和家门口的办理地点、联系方式等,有效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此外,与“商户码”一样,“社区码”上线后,居民也可随时扫码拍照上传平台,反映社区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社区和物业将及时处理,形成闭环。

  同时,平台还将链接“商户码”,整合周边各类生活资源,为居民打造“一刻钟生活圈”,让辖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买菜、购买生活用品、吃饭、理发等方面信息,实现小需求不离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

  “社区码”成为社区环境治理的新抓手。保洁人员每日需使用“社区码”上传清扫保洁后的责任区照片,社区工作人员线上查看、督促,共同维护社区内的环境秩序,打造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服务细致了,居民满意度提升了,才能真正实现‘未诉先办’。左家庄街道将不断深化应用‘一码共治’平台,向惠民服务、物管服务、企业服务等领域延伸,精细化做好居民生活服务保障,促进地区发展。”左家庄街道接诉即办工作相关负责人说道。(朝阳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