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3-04春节和冬奥期间,燕山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在燕山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从地区实际出发,采取“夯基础、提能力、重宣传、打疫苗、强检查”的五项举措,快速有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确保地区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顺利举行做出积极贡献。
夯基础,筑牢疫情防控网底
燕山地区始终把防控力量向各街道社区下沉,在守住“两单”上下功夫,严守单元门和单位门,落实四方责任,完善“单元网格”兜底监控体系,着力推动封闭式管控向精准型管控转变,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各街道社区和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各行业系统单位工作人员严格落实测温、登记、扫码、戴口罩、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积极开展“敲门行动”,把群众性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把社区防控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每一户、每个人。建立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燕化医院发热门诊、燕山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以及小诊所、小药店的监测报告功能,最大限度提高疫情及时发现能力,筑牢地区疫情防控的网底。
提能力,增强疫情防控本领
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流调溯源能力。燕山地区高度重视流调队伍建设,以疾控中心为重点,按照专业、特长统筹培养和调配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全员培训,认真梳理流调程序,建立起分工明确、衔接紧密、联防联动的组织框架和工作机制。业务骨干以强带弱,以老带新,搭档工作,把全员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做到每一名疾控人员“人人会流调”。
核酸检测能力。目前燕山已经建立起以燕化医院为主体,以疾控中心为辅助,以第三方检测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式核酸检测体系,充分有效保障全地区核酸检测需求。燕化医院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与门(急)诊量、住院量,设置核酸检测门诊,为不同的采样对象设置不同的采样窗口,保证应检尽检与愿检尽检分开、中高风险区域人员与11类症状采样分开、员工采样单独区域设置,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今年以来,燕山地区已累计核酸检测12.7万人次。
医疗救治能力。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问诊,所有发热病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确保能早期识别新冠病例。燕山医院120急救点承担重点人员转运工作,燕化医院120急救点为出现健康问题的隔离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所有重点地区及重点人群转运及健康保障实现点对点对接,全过程做到闭环管理,确保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严谨有序。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结合地区实际,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呼叫、智能门磁、智慧门禁等新科技手段,使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通过智能呼叫助力疫苗接种。常态化利用“智能语音呼叫系统”电话通知新冠疫苗接种者,并推送短信提醒,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能。通过智能门磁守好隔离门。为居家隔离人员安装智能门磁,远程实时了解居家观察人员开门状态,确保居家隔离人员“不漏管、不脱管”。通过智慧门禁筑牢安全防线。试点智慧门禁,实现自动感应、零接触,戴口罩也能刷脸测温,方便物业精准定位体温异常居民,为小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
提升快速执行能力。“快”是整个疫情防控的关键。在每轮疫情期间,燕山都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并不断总结完善和提升执行能力。主要负责人直接部署,分管负责人一线指挥,其他相关负责人积极协同,地区防控办公室始终处在联合办公的应急状态,保证疫情命令第一时间上传下达,各类文件随到随传,协调沟通及时有效,事件处置不过夜,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有力确保燕山地区在突发疫情时能够快速响应,能够高效协同和有效处置。
重宣传,营造疫情防控氛围
燕山地区站在保护居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维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积极主动加强疫情防控宣传,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引导广大居民增强防控意识,有效降低疫情隐匿传播的风险。一是加强线上宣传教育。利用“直通燕山”等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新冠肺炎宣传知识,引导广大群众科学认识,理性应对。二是加强线下环境营造。制作《迎冬奥 保安全 燕山居民防疫“十注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将疫情防控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概括。街道社区在大街小巷、健身广场、农贸市场等,医疗机构在门诊大厅、候诊区、住院部等人流集中场所设置“十注意”等预防新冠肺炎宣传标语,张贴海报,摆放宣传折页,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视频,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密度宣传网络,精心营造疫情防控强大舆论氛围。
打疫苗,构建疫情防控护盾
应用智能语音呼叫系统推进疫苗接种。面向重要岗位应接尽接人员、老年人、12-18岁未成年人、3-11岁儿童等,通过呼叫语音电话,发送短信通知,提醒受种者及时接种疫苗。“智能语音呼叫系统”在推进新冠疫苗全民接种工作中节约了人力成本,优化了服务效率,提升了居民满意度,有效减轻了基层防疫压力。
采取多项措施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按照“应接尽接”原则,本着协同联动、规范实施、稳妥安全的工作原则,通过再动员再部署,组织各类力量投入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敲门行动,针对不愿接种和暂缓接种的老年人加强宣传动员;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宣传途径,点对点、一对一做好教育工作;发动“党员+志愿者+楼门长”,做好老年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细化管理,逐门逐户建立明细台账。强化各项激励措施,针对暂缓接种人员进一步细化相应的工作方法。家庭医生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动员更多老年人尽早接种疫苗。强化便捷措施,在疫苗接种点设立绿色通道,对老年人优先接种;安排专人专车上门接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接种疫苗,体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有序推进未成年人疫苗接种。通过“直通燕山”发布《致家长一封信》和《致燕山教育系统师生员工和家长一封信》,向家长宣传接种疫苗的好处。召开分层会议,每日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日报,随时了解关注近期可接种疫苗的学生。对有禁忌症者,及时了解治疗情况,掌握治疗结束时间,在不同时间点鼓励家长带孩子及时接种。
截至目前,燕山地区新冠疫苗接种已达24.3万剂次,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建立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奠定良好的基础。
强检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燕山地区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来抓,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及时成立地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设立“一办十八组”,由工委、办事处各主管领导牵头,相关各单位、各部门分工负责,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的统一领导、指挥调度,为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提供各方面保障,确保中央、北京市、房山区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在燕山地区不折不扣地落实。
制定地区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方案,组织召开检查部署会,重点对各街道社区、各行业系统、各部门应对疫情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形成零死角、全覆盖的监督网络体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责任感,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加强社会面管控,组织联合检查行动,以冷链、餐饮、美容美发、宾馆、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诊所、快递、洗浴等重点场所为主要检查对象,重点检查是否严格落实落细测温、佩戴口罩、扫健康码、一米线、消毒记录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及时发现漏洞和薄弱环节并督促整改落实,坚决杜绝因防控不到位导致疫情在社会层面上扩散传播。
(责任编辑:吴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