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房山区:打造“家文化”!京南嘉园社区养成秘笈公布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3-07

  近日,2021年度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评选结果揭晓,京南嘉园社区获得“首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

  京南嘉园社区位于房山区窦店镇中心区,总占地面积近14.62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为1373户、近3000人,现有注册志愿者343人,其中,党员83名、团员5名。

  3月4日,走进京南嘉园社区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现场,近距离了解“首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养成秘笈

  秘笈一:成立4支志愿服务队伍,广泛服务居民

  “咱们便民服务的项目比较多,有理发、磨刀、测血压血糖、修补衣物和量身高体重等项目。而且志愿者手艺不赖,特细致,尤其是理发和磨刀,边边角角都能照顾到……”“给我们量血压的姐姐们都很温柔,讲解用药注意事项也很到位……”居民们纷纷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起了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今天的活动外,上周末还开展了环境清洁活动,门口防控卡口随时都有志愿者执勤……社区几乎随时都能看到‘红袖章’的身影。”

  为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提高居民自治共治水平,京南嘉园社区在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工作队的基础上,下设了4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即娘家服务队、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小分队、社区环境清洁小分队、疫情防控小分队。

  以娘家服务队为例,依托每月10日固定举办的“学雷锋便民服务日”,志愿者们集中为居民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测量、理发、磨刀、衣服缝补等多项便民服务,还有一支入户小分队负责为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提供入户理发、代理网购等“零距离”便民志愿服务。

  2021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娘家服务队共开展10次大型便民服务活动,共组织志愿者300余人次参加,入户服务10余人次。

  此外,自2020年年初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疫情防控小分队志愿者累计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次,为筑牢社区疫情防控战线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年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小分队“守桶人数累计达到7900余人次,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社区环境清洁小分队坚持每月最后一个周末的周六固定开展环境清洁志愿活动,为营造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贡献较大力量,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秘笈二:打造家文化”,调动志愿者参与积极性

  通过党建引领,吸收转化社区党员、双报到党员、热心人士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后,如何发动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呢?

  通过梳理多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经验,社区党支部给出“打造‘家文化’,增强队伍凝聚力”的解决方案。“用真心换真心,以热情热情,让志愿者们在队伍中、在活动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志愿者深刻意识到参加志愿活动就是在建设自己的家,只要这个认知一到位、凝聚力一起来,志愿活动就好开展了。”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季颖介绍道。

  志愿队伍“家文化”,社区“伉俪”孙玉柱、曹丽深有体会。

  身为老党员,孙玉柱在2006年退休回社区报到时就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十几年来始终坚持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妻子曹丽在他的带动下,也于2018年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孙玉柱与曹丽,一个年逾古稀一个耳顺之年,在本应该含饴弄孙的年纪,却坚持参加各类社区志愿活动,总是第一批报名,几乎场场不落。

  “我们在队伍里感受到了关爱关心,要把这份关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谈起参与志愿活动的动力时,孙玉柱老两口说起这样一件事,原来,2020年年初,孙玉柱因为脑瘤需要动手术,夫妻俩怕大家担心,硬是谁也没说。

  社区两委人员看老两口总不在社区,觉得不太对劲,经常去关心,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得知真相,并及时送去帮助;孙老拆线当天,社区的工作人员几乎全员上阵,提东西、办手续、背着孙老上下楼……

  “说起这事我就很感动,那时候,疫情刚开始,社区两委人员忙到脚不沾地,还能特意抽空接送我们拆线,比家里人还。他们把队伍打造得跟家一样温馨,我们当然要全力支持、全力参与志愿活动,照顾好我们自己的家。”

  由此,在妻子曹丽的支持下,出院后不到两天的孙玉柱,不顾众人的劝阻,坚持在疫情防控卡口执勤。志愿队各成员也继续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两口的关心,尽量让老两口在白天执勤、适当缩短他们的执勤时间、时刻注意老人的身体和情绪状态……

  面对家人们贴心的关怀,夫妻俩将心中的感动和支持化为实际行动,每天为连轴转的志愿者们送上三菜一汤、按时按质地完成执勤任务、时刻准备响应其他活动号召等。“你都不知道,我们送饭菜的时候都得抢着送,没办法,争着给志愿者们送餐的太多了。可见我们队伍氛围多好。”孙玉柱老两口如是回忆道。

  此外,社区经常会组织为志愿者过生日、逢年过节开展慰问、时刻关心志愿者生活状况……将“家文化”打造融在点滴细节中,让志愿者们时刻感到暖心、贴心。

  秘笈三:建立激励机制,保障志愿服务长效开展

  “基础打好之后,如何吸引大家长效参与志愿活动,是我们现在重点要做的工作。”社区‘领头雁’、志愿者队伍建设负责人李季颖介绍道:“现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建立起了一项特别的激励机制。”即报名参加志愿活动后,志愿者们签到确认,志愿服务结束时须合照‘留痕’,社区安排专人统计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时长。

  年底时,再根据每人的志愿服务总时长,对长久以来支持、坚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优秀志愿者予以表彰,表达对志愿者们付出的肯定,激励志愿者们争先创优,为社区建设贡献更大更多的力量,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的大家庭中来。

  “获得‘首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是居民和社区共同努力的结果,”李季颖坚定地表示:“接下来,京南嘉园社区继续坚持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社区特点相结合,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深化志愿服务、加强社区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