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丰台区:“00后”“80后”“50后”……有了共同的名字

来源:丰台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11

  为尽早阻断疫情的社会面传播,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近日,六里桥街道连续开展多轮区域核酸筛查工作,为满足群众就近检测需求,六里桥街道在辖区内设置31个采样点位。

  在各个点位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职业,他们主动请缨来到“疫”线,当他们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拥有了统一的名字——“大白”志愿者。
  他们当中,有“00后”在校学生、有“80后”上班族、有“50后”的退休居民……从大数据核实到解答弹窗问题,从防疫消杀到维护秩序,大家都练成了服务保障的“多面手”。他们不惧风雨、勇敢“逆行”。
  17岁的志愿者 学习抗“疫”两不误
  “您好!我是六里桥街道疫情防控组成员,您被大数据扫到,如果您去过……”走进六里桥街道金二社区办公室内,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正在拨打大数据核实电话。“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口齿清晰、声音要大,有的老人会听不清;解答问题的时候要说全面,要把‘三天两检’这种比较专业的词说成‘三天内做两次核酸检测’……”17岁的共青团员李晨宇介绍了不少防疫经验。
  李晨宇是金二社区的居民,同时也是一名在校学生。“我看到学校群里很多老师都去做志愿者了,我想我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分担一下大家的压力。”面对严峻的疫情,李晨宇找到社区提交申请,想要为“家门口”战疫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如愿成为志愿者后,李晨宇仔细规划好自己的网课和课余时间,负责起金二社区的大数据核实工作。“别看她年纪小,干起活来可认真了,真顶事!”“早上7点多就过来了,这一天打了五十来个核实电话,真帮了我们不少忙。”身边的“同事们”纷纷对李晨宇的付出表示肯定。
  “80”后党员就地变身 “战”上一线
  “我是医生!我可以帮大家做核酸!”在六里桥村的银座和谐广场核酸检测点,“80后”党员姜浩向村党总支申请。他主动找到现场负责人,在证实医生身份后,姜浩熟练地穿上防护服,立即投入到采样工作中。“我本身就是一名医生,这些都是我该做的,责无旁贷。”姜浩是六里桥村的一名居民,也是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在做核酸时发现医护人员人手紧缺,便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队伍。
  人均年龄60+ 争当防疫一线志愿者
  “大家注意保持两米距离。”“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在丰台路口社区检测点,68岁的郑盈和64岁的张小平正在协助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熟练的话语和干练的动作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不是第一次参加防疫志愿者工作了。“我退休在家,想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到一线去!”自4月26日起,北京12个区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工作,不仅是郑盈、张小平,66岁的杨凤琴、黄桂琴和丰台路口社区多名退休居民纷纷主动联系社区,要求加入志愿队伍,希望能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只要当天有核酸任务,人均年龄60+的志愿者队伍一定会准时出现,他们每一项工作都不落下,一边关注采样点的情况,一边组织维护现场秩序,保证采样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身体好一些的老同志都报名来当志愿者了,社区也体贴地为我们排了班,轮岗志愿服务。”张小平说。
(责任编辑:冯帅)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