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房山区:全家齐抗疫,守护一个“家”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13

  四月下旬,新冠疫情开始在房山区蔓延。在关键时刻,燕山地区星城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们迎难而上,公安、物业等各个系统参与其中,志愿者们挺身而出,他们为疫情防控贡献者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些人里,有一些特别的搭档,他们从家人到“战友”,全家上阵,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的含义,用责任担当守护了万家灯火。

  肖振是星城街道的一名党建社工,也是一名党员,日常负责党建工作,4月26日起,北京市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25日晚,得知这个消息,她立刻安排好家里的事情,26日一大早,依依不舍地抱了抱还在熟睡中的孩子,奔赴“疫”线。

  “有什么排班都正常排我就行,不用照顾我!”她对组长说。她的孩子只有一岁,尚在哺乳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她不畏危险,主动“请战”。一次“绑管”时,碰到了一位听力行动不便的老人,老人颤抖的拿出身份证,由于身份证上有污点,半天都没识别出来,她耐心地为老人录入信息,录入完成后,搀扶着老人到采样处,老人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真是太辛苦了”,“不辛苦,应该的!”肖振腼腆的语言中透露着坚定,顶着烈日,汗水浸透衣服,她依旧面带笑容。每个检测日24小时待命,平均每日检测4个小时,每日登记居民500余人次。一次母亲带着孩子去做核酸,孩子听出了她的声音,刚会走路的孩子开心地向她“奔赴而来”,她连忙后退,对孩子说“等妈妈回去就可以喂你了。”此时的她,眼里满含泪水。

  肖振莹的爱人徐乐乐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当前,他的单位开始“居家办公”,看到妻子战斗在抗疫一线,同时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发出了号召,他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采样。每栋楼4-5个单位,每个单元有6层,每天要入户近30人。有一次,他遇到了一户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人开门后进到屋中,老人还没有起床,他轻轻叫醒老人,为老人录入信息并采样,出门时,老人拄着拐杖,偏要送他们出门,电梯门关上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家人目送他离开,一切都觉得值得!“退伍之后,好久没这么锻炼过了”,当问到他累不累时,他总是这样说。“我爱人在奋斗,我当然要与她一起战斗!我是党培养出来的儿子,若有战、召必回,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他践行了军人的誓言。

  肖振莹的父亲肖海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已经退休。自从星城街道成立了老兵志愿服务队,他就报名加入。自疫情开始,他就参加了卡口执勤工作,严格执行“扫码、查证、登记、测温”四件套,保障星城小区安全,至今服务了20余小时,检查进入城人员千余人次。听到老兵志愿服务队要队员们报名参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后,他第一时间报名,保证了核酸检测的顺利开展。“只要是我能做的,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做好!”退伍不褪色,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军人的本色。

  “你家真棒,全家总动员参加抗疫呀!”肖振莹的朋友说。她都会说“没什么厉害的,现在国家需要我们,作为党员、退役军人,我们能贡献出一份力量,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都感到非常自豪!”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岗位,肩负不同责任,却有着同样坚定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个普通家庭,他们有着质朴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他们是一家人,更是抗疫一线并肩战斗的战友。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