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6-01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病毒疫情对于肩负一方平安责任的干部们来说是一场大战,更是一场大考。考验的是能力、考验的是担当、考验的是斗志、考验的是勇气、考验的是耐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房山区西潞街道机关干部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书写“国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同亲密战友们在1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铸就疫情防控的铁壁铜墙!
冲锋在前重担当,只因心中有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西潞街道领导班子在疫情面前,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迅速进入“全天候”工作模式,靠前指挥、率先垂范,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主要领导24小时在岗在位、在职在责,保持清醒头脑,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落实市区工作要求,研究部署防控工作,精准指挥调度,实地查看工作落实,发现问题,现场办公排除隐患。班子成员全部下沉到所包社区(村),与社区(村)同志谋在一起、干在一处,休戚与共、一盯到底。他们把思想统一到工委、办事处工作安排上,把行动落实在各项工作的第一现场,从第一次区域核酸检测,到第一例确诊病例落实封控,再到全区实现“静下来”的目标,其中每一项工作,都蕴含了他们的心血和努力。
关键时刻勇向前,做到守土尽责
本轮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奥密克戎变种异常凶悍。事实证明,西潞街道机关干部是一批政治优、能力强、作风硬、想得起、找得着、靠得住、拉得出、打得赢的一支队伍。在他们的指导和助力下,社区防控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险挑战,阵地始终稳若磐石,为居民守住了一方“净土”。
马春辉既是城乡指挥组组长也是北潞园社区的党委书记。5月1日北潞芳小区出现确诊病例,在很多人疑虑恐惧的时候,他毅然扛下了这千钧重担。他第一时间带领工作人员落实封控管控措施,昼夜守候在社区卡口,安排核酸检测,为居民提供生活基本保障。每天不知道要想多少事,走多少路,说多少话。特别是在北潞园、北潞春、北潞馨三个社区整体管控后,他毫不犹豫冲在了卡口的最前方,对工作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出入防疫政策,为确保社区上万人的生命健康,声音累到沙哑,几乎说不出话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守土有责的诺言。
生态环境组组长李亮,作为组织派到西潞园南里社区开展社区筹建工作的同志,带领同志们经受住了社区出现确诊病例的巨大考验。作为党组织书记,他不仅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履行第一责任,指挥确诊病例小区的封控和临近小区的管控工作。同时也作为战斗员,带头冲在一线,他亲自帮助古稀老人到医院开药,帮助行动不便者送物资,帮助居民购买天然气,做群众解释工作,每天穿梭在核酸检测点、卡口及困难家庭之间。高负荷的工作让他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然而他只是简单贴膏药缓解疼痛,又回到工作岗位。他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一同下沉的科室同志们,他们放弃照顾自己的老人、孩子,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连续工作,顾不上吃饭、喝水,只为每一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小区创造安全环境。
城乡管理组组长田野和副组长宿景灏是90后干部,也是北潞园社区的包社区干部,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干部”是干出来的,“干部”就是哪里需要去哪里。北潞园社区出现确诊病例后,他们带领包社区干部冲在抗疫最前线。北潞园好转后,他们又带领同志们24小时驻守在将近4000人的南尚岗村、金鸽园社区,缓解人手不足压力。他们经常亲自上阵,担当物资“搬运工”、卡口“站岗人”、检测“扫码员”、服务“贴心人”。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的衣衫,被汗水反复浸湿,脸颊上口罩印清晰可见。他们走到哪里都是一面旗帜,都履行一份责任,守护一方平安。
敢打硬仗靠得住,绝对执行有力
疫情防控考验的是干部的担当,也考验干部的耐力,因为随时面临被感染的危险,所以需要担当;因为时时都是拉锯战,所以需要耐力。一场疫情过后,他们憔悴了、消瘦了,甚至病倒了,但是他们的担当不减,耐力不退,只要党有召唤,人民有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走上战场!
卫生健康组和疫情防控专班在组长王建松带领下精准掌握防控政策,精准传达防控举措,精准统计疫情数据。人手紧、工作多、强度大,但他们心中没有困难,只有执行,每天都在晨与昏的变换中与时间赛跑,在数与字的统计中同疫情角力。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争分夺秒是常规操作。特别是他们和疫情防控突击队负责大数据派单流调工作,总是夜不能寐,打上千百个电话,记录无数的表格,无论多疲倦多困乏,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分析疫情数据,撰写工作报告,反馈大数据派单,持续输出工作成果,完成各项任务,展现了“专班铁人”的风采。
“对上不讲条件、对下不挑毛病”是社会治理组组长王先进的工作信条。他讲政治、强执行,带领社会治理组发扬“铁人精神”,24小时开展重点人员转运、非危急重人员就医的艰巨工作。这项工作时间不固定,需要随时进行信息核对、部门协调、现场对接、开展转运,随时保持战斗状态,对人的精力消耗极大。同时,这项工作也极具危险,直接面对密接、治愈等人员,随时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在一次转运中,他们直接面对190余名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危险程度和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同时,他们还要及时运送有就医需求的危急重症人员,为他们健康搭建一条“绿色转运线”。疫情爆发初期,不少工作人员管控在家,人力不足,5名身为母亲的女同志顶了上来,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在工作最紧急的前两天,她们每个人要持续工作20多个小时。无论多苦多难,“保证完成任务”成为他们践行初心使命的最好注解。
综合执法队一直以来都是维护辖区秩序的坚强队伍。疫情期间,执法队既要维持辖区社会面秩序,既要做好因封控管控而关停商户的思想工作,使商户更好地配合防疫工作,同步还要做好包村工作。队长齐铮带领队员们下沉安庄,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在苏庄三里社区出现确诊病例后,执法队临危受命,服从组织安排,24小时驻守苏庄三里核酸检测点,负责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卡口值勤等工作。一天下来,他们脱下面罩、手套,脸和手都变了形,但他们没有过多言语,没有任何抱怨,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诠释了执法人员无坚不摧的战疫斗志。
默默付出拼意志,全力战胜疫情
在大战大考当中,有些机关干部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做着默默无闻的奉献,体现了扎扎实实的作风。他们并不张扬,然而或在台前、或在幕后犹如受力的桥墩,持续输出自己的力量,保障抗疫之路畅通无阻、顺利向前。
退役军人服务站组长肖先勇是一名有着19年军龄的退役转业军人,虽戎装已卸,但军魂犹在。他第一时间带领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同志下沉月华社区,在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化解群众情绪安抚上,确保社区平稳安全。他同社区负责同志一同召开防疫工作人员政策培训会,对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进行解读,建立解释提示单,减少疫情期间12345投诉量。利用自己法律专业优势,建立“法律咨询小组群”,耐心细致给居民解读政策、化解群众焦虑情绪。“哪里需要去哪里”,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肖先勇由“橄榄绿”化身“抗疫白”,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风采。
栗君作为苏庄三里社区包社区干部,一人肩挑抗疫多重角色。她是一位“大管家”,实时掌握社区防控数据,统筹调配苏庄三里社区各核酸检测点和封管控小区卡口的物资,确保次日防疫物资准备到位,为奔赴一线抗疫的同志们,提供坚实后勤保障。她还是一位“女战士”,亲自参与志愿配送、核酸检测、试管贴签等工作,哪里缺人哪里补。她也是群众的“知心人”,耐心疏导、正面宣传,缓解居民因长期封控而产生的不安情绪,凝聚群众团结奋进的力量,收到群众多封感谢信。
综合协调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虽然他们没有工作在社区第一线,但他们的所有工作都和社区防控紧密相连。第一时间传达会议精神,及时协调各方应对紧急境况,精准掌握辖区防控的各种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他们把办公室当家,吃住在单位,默默付出,用精准办文、办会,为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提供坚强保障。
默默付出的是全体的机关干部,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西潞抗疫的史诗中留下动人的篇章!
西潞派出所的民警一面是严肃的秩序维护者,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严格执法、彰显正义;一面是温情的居民勤务员,为隔离在家的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保障组有10名工作人员被抽调到疫情防控“突击队”,8名女将下沉到西路大街社区。同时,他们还做好业务工作,保障“灵活就业”补缴业务、“一老一小”保险办理正常进行,连续一个月办理业务253件,电话咨询及指导880人次。
干部人事组在社区书记病倒的情况下,承担起海逸半岛社区的防控责任,她们精诚团结、共克时艰、奋战一线,将抗“疫”大旗高高举起,将健康安全带给每家每户。
机关事务组工作人员虽然平时默默无闻,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从每一名一线人员需求出发,做好物资保障、饮食保障、环境保障、物业保障,打造一条给力的钢铁“补给线”。
宣传调研组在包社区工作的同时,奔忙在每一个新闻现场,留下一幅幅照片,制作一个个视频,撰写一篇篇文章,把冲锋号吹响在第一线,把正能量汇聚在阵地上。
文体工作组、生态环境组、西潞东方公司负责收集、运送核酸采样试剂,他们无惧艰险,将拭子安全送达在每一个烈日下,每一个星夜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街道每一名机关干部以他们的方式和力量默默付出,负重前行,他们是西潞最宝贵的财富,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忠诚卫士,是群众眼中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是经受住了疫情大战大考的西潞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