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朝阳潘家园街道:让居民心安的“大管家”

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2-06-07

  “嘟——嘟——”5月27日凌晨4点,杨宁被一阵手机铃声震醒。

  “松榆里第一小区有位密接居民……”听到“密接”二字,杨宁立刻坐起了身子。小区出现密接人员,需要立刻转运至集中观察点进行观察。

  作为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杨宁接完电话,马上通知了居民,又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送去手套、防护服、N95口罩等。都联络,她又抓紧在网上填报相关信息……

  忙完这些,已经5点多,杨宁早已睡意全无。她在脑中迅速盘算着一天的工作:今天核酸采样要开两个点位,得去看看现场情况怎么样;还有几位居民的需求要解决……杨宁揉揉太阳穴,简单收拾妥当,出了门。

  杨宁一头利落的短发,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看起来并不高大的她,在疫情最吃劲的这段时间担起了社区“大管家”的角色。

  “密接居民很配合,相关的消杀工作也已完毕。”出门不久,杨宁接到同事电话,得知密接居民顺利转运走,杨宁也放下心来。

  杨宁骑着电动自行车来到核酸采样点,挨个点位转了一圈。看到现场秩序井然,杨宁抽空吃了口早点。随后,她又回到位于松榆里第一小区的办公室处理社区工作。

  不一会儿,就有居民前来:“杨主任,我今天不做核酸能去买菜吗?”“杨主任,怎么给孩子办理出入证啊?”“杨主任,谢谢您这段时间帮忙给我父亲送饭啊。”……面对居民的问题,杨宁一一耐心解释。面对居民的感谢,杨宁笑着说没什么。

  本轮疫情发生后,松榆里第一、第二、第四小区陆续实行封(管)控管理。杨宁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为封控楼居民送物资、上门核酸采样等。同时,杨宁还和同事们一起为管控楼的居民做好日常服务,协调统筹居民就医购药、快递分发等各类需求。“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也很忐忑,从没想过病毒能离我这么近,但我是社区工作者啊,我自己得先稳住了,才能让居民也稳住。”杨宁深有感触地说。

  有老人独居,自己做不了饭,她便组织工作人员送饭;有人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治疗,她协调好相关事项;有居民担心疫情持续,产生了焦虑情绪,她耐心进行疏导……杨宁把居民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想方设法为居民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安心度过居家生活。

  “这期间虽然很累,但也很感动。”杨宁说,一些居民私底下商量好,网购,怕给社区增加工作量;居家办公的白领、回家探亲的军人等主动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志愿者从原来的200多人增加到了500多人。每次有活儿了,大家都积极报名参加。“这些都深深地感动着我,疫情防控他们每个人都功不可没。”

  社区目前已经解封,但疫情防控时刻都得绷紧弦。“现在是吃劲儿的时候,必须得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不能给病毒可乘之机。”在办公室处理完工作后,杨宁坐不住了,又前往各小区卡口进行巡查。

  “咱们一定落实‘四件套’啊,辛苦大家。”各个小区都设置了门岗,这其中有志愿者、下沉干部、物业工作人员。路过小区出入口,杨宁总要值守的人聊聊,提醒他们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社区安全。

  半天下来,口干舌燥,杨宁却说,现在工作量已经少多了,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骑电动车出来,即使出门时电动车电量是满的,也坚持不了一天。

  趁着吃午饭的时间,杨宁又开始梳理起了下午的工作:社区已经解封了,各项工作也要步入正轨,疫情数据核查、居民诉求件等日常工作要好好梳理。几个小区的旧楼改造得继续跟进……(朝阳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