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4日北京市启动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以来,朝阳区已有177名核酸采样志愿者经过初审、培训、完成区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陆续上岗。他们当中,有大学生,有退休居民,还有实习医生。他们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朝阳区核酸检测采样能力。
“00后”大学生贡献青春力量
经过报名、筛选、线上培训、线下考核等环节,核酸采样志愿者李佳琦正式在八里庄街道核酸采样点上岗了。在朝阳区八里庄街道西大望路核酸检测点,只见她拿起咽拭子,采样、开管、拧盖、手消,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2000年出生的李佳琦是首都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大四的学生,5月24日起,北京市面向社会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要求具有临床医学、检验、药学、生物医学相关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人员优先,“专业对口”的李佳琦几乎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从被采样到给别人采样,这种感觉太不一样了。”李佳琦说,核酸采样志愿者上岗前,需要先进行线上培训,线下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线下考核是在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除了考核鼻、咽拭子采样,穿脱防护服也是考核的一项。“安全是第一位的。”医务人员的话让她印象深刻。
李佳琦每做一次采样,就要重复一遍掰管、拧盖的动作,避免标本管受到污染。“由于采样要带双层手套,一开始我觉得手指很难活动,连拧开盖子都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很快,她就进入了状态,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只有真正成为‘大白’的一员,才能明白医务人员是多么不容易。”李佳琦说,从通过考核,她已经参加5次核酸采样志愿服务,平均每次采样300余人次,防护服不透气,她和志愿者们就在防护服里揣上冰袋,这样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为医护人员多分担一些。
令人欣慰的是,李佳琦所在的八里庄采样志愿者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李佳琦告诉记者,八里庄街道的采样志愿者微信群最初只有7个人,后来逐渐增加到30多人,大家都很积极主动,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退休保健医战胜疫情后再休息
“婷姐,真棒,笔试和实操成绩都很优异。”近日,核酸采样志愿者、望京街道南湖西里社区居民刘婷也顺利上岗了,来自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肯定,让她很有成就感。
第一天上岗,刘婷就与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负责为居家观察居民进行上门核酸采样。上楼前,刘婷和小伙伴在通风、空旷的场地换好了防护服,并再次仔细核对了提前贴好条码信息的采样管,按要求,居家观察人员是“多混一”,即每户一管,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发前需要完成贴码工作,并多次核对保证信息无误。随后她又在腰上绑好黄色垃圾袋,才乘坐电梯来到自己所负责的楼层,开始逐户采样。
“采样工作看似简单,但里面的学问真不少。”刘婷说,遇到成年人,采样相对容易,居民也都很配合,遇到老年人或者儿童,则需要采样人员俯下身或者蹲下来,提示他们张大嘴巴、找好角度,采样动作也要更轻柔。一天下来,刘婷完成了60余户居民的核酸采样。
刘婷是一名“70后”,刚刚办完退休手续的她曾经在单位医务室做过保健医生,通过新闻看到北京市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的消息后,她当天就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名。整整三天的线上培训课,刘婷一分钟不落地全部完成,随后,她又来到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操学习,并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考核。
在填写服务意愿时,刘婷在系统中按下了“全选”,“望京这边的点位离我家都不远,只要有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参加志愿服务。”刘婷说,“疫情防控,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个人都应成为美丽家园的守护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社会就能早一天恢复正常。”
当刘婷的孩子知道妈妈报名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都很支持她,“妈妈,您放心去吧,保护好自己,我们为您骄傲!”
实习医生脱下白大褂穿上防护服
对儿科实习医生冀芮来说,今年的6月有点特别,她换下了白大褂,穿上防护服变身核酸采样“大白”,在将台疫情防控一线“与病毒赛跑”。
6月17日是冀芮第二次成为核酸采样志愿者。上午9点,冀芮和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一道,前往芳园南里西区核酸采样点。有了之前的经验,冀芮更加“轻车熟路”,只见她麻利地换上防护服和隔离衣,戴好N95口罩和面屏,还细心地为手套与隔离衣接口处缠上一圈胶带。“上次采样工作尾声,手套就有点往下滑,还好没有脱落,这次加固一层胶带更有保障。”冀芮说。两个小时左右,她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了近200人的采样。
今年28岁的冀芮是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的首批核酸采样志愿者,由于是儿科医学硕士出身并从事了相关领域实习工作,她很快通过了系统审核,收到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通知。培训中,冀芮在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认真学习了核酸采样的整个流程,包括手卫生、穿脱防护服、口咽采集方法、鼻咽采集方法等,通过考核后,她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排下参与采样工作。说起第一次核酸采样时的感受,冀芮说,“最开始,还是有一些紧张,尤其是参与区域核酸筛查,工作量大,也有一点慌乱,很感谢身旁的医务人员给了我很多提示,还在采样过程中不断帮助我梳理流程、规范操作。”
“穿上防护服,感觉自己变了一个人,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冀芮说,尤其采样后,她还会收获很多的“谢谢”,让自己感觉所做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朝阳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