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04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7月“中国好人榜”,全国112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此次评选,北京市共有4人获此殊荣。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被评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点燃创新教育火把的小学校长
王欢,女,汉族,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特级校长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欢在近40年的育人生涯中,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发展使命,在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中践行立德树人,在集团化办学的推进中促进教育均衡,在雄安新校区和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服务国家战略,彰显责任担当。
为成长赋能的“种子计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王欢不断思考教育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时代教育现状,带领史家人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并将其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逻辑起点,创新构建“以家国情怀为底蕴的系统育人模式”及该育人模式的实践模型——“种子计划”。在“种子计划”的感召下,学生们将课堂所学与服务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自发发起“关爱失智老人”“影为爱”“暖冬红围巾计划”等8000多个文化传承、公共安全、养老助老、医学科普、扶贫帮困、关爱留守儿童等服务学习项目。
探索教育发展的“新样态”
当今学校育人样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王欢认为学生未来学习的核心要聚焦打开、连接、融合、协作与创造,带领史家人构建了以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主体的“两级三层”课程框架,让课程不止于课堂,学习不止于教室。秉承“无边界”课程理念,学校组建了由文物专家、课程专家、国博讲解员、学校教师组成的15个课程研发共同体,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研发,带动学校200余名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博悟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理念与课程开发路径,撬动了学校整体课程建设,为各学科教师创新教学思路提供了有力支持与丰富素材。该课程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拓展教育均衡的“同心圆”
2014年以来,面对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王欢带领史家人深入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承担东城区“入盟、入带、一贯制”等多方面教育综合改革任务,一肩挑起4所法人校、2所联盟校、2所城乡一体化校、11所学区课程共享校的均衡发展任务,组建史家教育集团,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区域均衡打造了一个新载体,同时完成了集团发展理念、战略、机制等顶层设计,形成一系列教育均衡发展的“史家经验”。
作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践行者、推进者,王欢依据经验流动、标准输出、模式传导同步的成果辐射思路,不断将其个人及史家教师群体的育人成果推向全国,积极组建面向全国教育精准扶贫的“史家学院”,承接了10期北京各个远郊县170名乡村教师的伙伴培训任务,形成1000余课时的线上教师培训课程,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共享。学校还承担了教育部“影子培训”计划,持续支援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并牵手贵州、内蒙、安徽、河北等教育薄弱地区,支持乡村教师进修,实现了教育教学观摩、学校管理交流的常态化。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