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8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密云,有这样两位教师,以萤火之光,点亮学生心灵。她们是不老屯镇中心小学教师王秀菊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教师李鑫。
王秀菊,1998年参加工作,在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已扎根23年。教学初期,她发现山区小学生普遍英语学习途径单一,到了初中英语学习衔接吃力,成绩普遍不好。作为英语教师,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在课后时间认真钻研教法,并向山区学校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她终于钻研出了针对山区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提高。
“王老师对我们非常好,在课堂上经常鼓励我们,从学单词、词组到句子,每当我们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都会给我们解答,直到我们真正会了为止。现在我们的英语成绩和口语水平都提高了,都特别高兴。”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学生王焓说。
王秀菊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主动和学生们一起玩,耐心沟通让学生们时刻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
不老屯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海琴告诉记者,“王秀菊老师工作兢兢业业,教学质量优异,对待学生能够全身心付出。特别是上学期双脚骨折后,她仍然架着双拐提前返校上课,树立了良好的师德榜样形象,是家长信赖、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鲁迅曾说:“教育,植根于爱。”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老师李鑫看来,三尺讲台不仅仅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质和责任感。
“高中是一个学生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阶段,我设计以学年为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做到持续不断,影响深远。充分抓住教育契机,利用大学期间辅修的心理学知识,从学生容易接纳的角度出发,设计以心理游戏为主体的班会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发现和审视自己的问题。做到从活动中智慧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李鑫说。
在高中阶段,学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越发明显。李鑫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闭环,进行全员育人。她打造的双层班委轮换制度,提升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设计的见字如晤、互写书信活动,给家长和学生搭建了沟通感情的平台;打造的横幅文化,将“我能”的班级理念根植于每一名学生心中。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学生梁欣蕊说:“李老师特别活泼,她会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帮我们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难题。在学习上,我们遇到一些问题请教她,她会非常耐心地讲解,找出我们学习的难点;在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她会帮我们排忧解难,缓解压力。我觉得能在高三遇到她是我的荣幸。我非常喜欢李老师。”
(责任编辑:边玮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