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09在东四二条社区有这样一个组织,他们办传统书画展、开展革命历史教育、组织青少年聆听钟鼓楼文化宣讲,雅致又有情趣。
古槐居文宣社是二条社区第十六支社区社会组织。2021年,在胡同历史文化推广者郑毅的倡导下,在社会动员中心的协助下,二条社区组建“古槐居文宣社”,彰显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魅力,于6月2日正式挂牌。
文宣社以“寄情古槐,文化传播”为口号,涵括了笔会、朗诵小组、舞蹈队等兴趣小组,并依托其为平台开展了广泛而丰富的社团活动。社团主要由二条社区喜好文艺、文化宣传的居民组成,目前已有18位正式社员。团队致力于持续挖掘、吸纳更多的优秀成员加入。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不少精品活动,包括书法绘画、作诗题辞、诗歌朗诵、舞蹈表演等。
社长于闺秀说:“我们既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又关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居民素质提升,真挚的希望居民们能够拥有一个平台来做自己真正喜欢做、愿意做的事情。”
社区党委书记李玲表示,二条社区古槐居文宣社自今年6月成立以来,圆满组织了多项线上线下活动。广大文宣社社员、社区志愿者、青少年爱好者,从各项活动中获取知识和乐趣,收获满满。社区党委将会根据居民需求和爱好,不断增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通过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居民能力,让居民感觉到生活在二条社区是件幸福的事。
“古风雅韵书画”活动
三言两语撩拨心弦,三笔两笔不拘形式。“古风雅韵书画”活动极大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不仅展现出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更继承和弘扬了传统的国粹文化艺术。
革命历史教育——宋公堤的故事
古槐居文宣社在东四街道社会动员中心,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邀请了宋乃德之子宋齐生老师为社员们讲诉宋公堤的故事。
北京的记忆----钟鼓楼”暑期线上青少年活动
东四二条社区古槐居文宣社暑期线上青少年活动,活动主要面向东四二条社区中小学生开展。同学们要通过网上学习,对我国的古建筑钟鼓楼的历史、科技、艺术等方面拥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古文化的热爱!
“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
二条社区古槐居文宣社的党员、志愿者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安门举办的庆祝大会,用自己的诗篇和感悟表达对党无限的崇敬和热爱。
建党百年赞——庆“七一”盛会有感(四字歌谣)
郑 毅
百年建党,风雨兼程。
理想信念,永记心中。
不畏强敌,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甩掉贫困,富裕民生。
以史为鉴,牢记使命。
矢志不渝,党在心中。
开创未来,光荣使命。
千秋伟业,民族复兴。
郑毅是著名的胡同历史文化推广者,“二条社区古槐居文宣社”也是在他的积极倡导下组建起来的。退休后20多年以来,郑毅始终关心着地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并参与编写了许多相关的文化著作。“老一辈们对于历史文化更为了解,我们作为核心成员先把文宣社组织起来,随后就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趣味活动吸收更多力量。”郑毅还特别提到了“笔会”的组建,他认为像画扇面、写诗作词等文艺活动,能够锻炼人们的思维,提高大家的兴趣,进而逐渐扩大组织,广泛吸纳成员。郑毅期待着通过文宣社活动的开展,动员更多居民深入了解地区的历史文化,并参与到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来。
江格宁是古槐居文宣社的一名社员,也是二条社区的一位老党员。“退休以后,我的业余时间就多了,就想着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老有所为嘛!”加入古槐居文宣社以后,除非家里有事走不开,江格宁基本上会积极地参加每一场活动。江格宁最喜欢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诗词活动,他说:“我曾经以‘把酒临风’的笔名在《诗词世界》上发表过1000多首诗歌。现在文宣社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作品的平台。”他表示,自己对于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十分自豪,所以经常跟社员、邻里街坊切磋作品,歌颂它。
对于文宣社未来的发展,社长于闺秀和成员们共同制定出了两个有针对性的方案。在历史传承方面,要注重发掘新的文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为社员和二条社区的居民们递送更加优质、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在具体的专项工作中,要加强与社区及各组织的联动,自觉承担起历史文化传承与宣传工作传播的职能重任,发挥文宣社的积极正向引导作用。
如果您对传统文化的宣扬有热情,愿意展示自己的特长,欢迎加入二条社区古槐居文宣社。